一道数学高考试题的多元透析

2014-08-08 03:24
中学教研(数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消元浙江省方程

(嘉兴高级中学 浙江嘉兴 314031)

1 问题的提出

2014年浙江省数学高考文科试题第16题,条件简洁,问题清楚,但学生普遍感觉比较“难”,或无从下手,或因思路不清、计算困难等半途而废.本文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列举学生采用的几种常规解法进行障碍诊断、评析与题源探究,同时,给出高观点下的再审视,提出几点教学反思与改进.

例1若实数a,b,c满足a+b+c=0,a2+b2+c2=1,则a的最大值为______.

(2014年浙江省数学高考文科试题第16题)

2 常规解法

2.1 函数的视角

解法1由条件a+b+c=0,得

c=-(a+b),

代入a2+b2+c2=1,整理得

(1)

由求根公式解得

2.2 方程的视角

解法2由解法1的分析,得

从方程的视角,此式可看作是关于b的一元二次方程,因方程有解,故Δ≥0,即

2.3 不等式的视角

结合不等式(b+c)2≤2(b2+c2),得

a2≤2(1-a2),

3 诊断、评析与探究

3.1 障碍诊断

因感觉离目标很遥远而止步,殊不知,在此基础上,运用基本不等式,消去b和c,便有如下的解法:

将b+c=-a代入得

至于解法3,很多学生也会想到用基本不等式去解,但他们的经验往往是会解决只含有“二元”、直接用基本不等式即可解决的问题,如例2和例3.

例2若实数x,y满足x2+y2+xy=1,则x+y的最大值为______.

(2011年浙江省数学高考文科试题第16题)

例3若正实数x,y满足2x+y+6=xy,则xy的最小值为______.

(2010年浙江省数学高考文科试题第15题)

从本质上看,例2、例3和例1是相同的,均是已知2个或3个变量间的关系,求其中1个变量(或2个变量的组合)的最值.

可见,学生感到此题“难”,是因为所给的条件a+b+c=0,a2+b2+c2=1中所含的变元有3个,而平时常见的变元只有2个.究其原因,还是没有领会好“消元”这一最基本的思想方法.

3.2 评析

以上3种解法,都基于一种最自然、最朴素的思想方法,即消元,以达到减少变元、化繁为简、化多为少的目的.视角1通过消元,化“三元”为“二元”,化“二元”为“一元”,最终将问题化归为一元函数的最值问题,虽道路曲折,但目标明确.视角2通过消元,抓住方程的定义(即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将问题化归为一元方程的有解问题.视角3借助不等式,通过整体消元,将问题化归为一元不等式的求解问题,简洁明了.可见,函数、方程、不等式等是解决此题的基础知识,但要成功解决,还需理清题意,抓住本质,运用消元的思想方法.

3.3 题源探究

探究发现,消元的思想方法在浙江省历年高考卷或模拟卷中屡见不鲜,在各大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中也时常出现,比如:

例4若正数x,y满足x+3y=5xy,则3x+4y的最小值为

( )

(2012年浙江省数学高考文科试题第9题)

解法1(“1”的代换)

由x+3y=5xy,得

展开并结合基本不等式,得

教学时,教师常常局限于这种“高技巧”的展示,却忽视了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其实,例4和例1有相似的地方,仍可用上面2个“朴素”的方法解决.

解法2(函数的视角)

从函数的视角,z=3x+4y为二元函数,通过消元,转化为一元函数.由x+3y=5xy,得

从而

解法3(方程的视角)

从方程的视角,x+3y=5xy为二元方程,通过消元,转化为一元方程.令3x+4y=t,得

代入方程,化简整理得

15x2-(5+5t)x+3t=0.

此方程可看作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方程有解,故Δ≥0,即

(5+5t)2-180t≥0,

(3x+4y)min=5.

4 高观点下的再审视

对于例1,还在如下的解法:

4.1 参数方程的视角

解法5由解法2的分析,知

解法6由a2+b2+c2=1,得

b2+c2=1-a2.

a=-(b+c),

4.2 非线性规划的视角

解法7由解法1的分析,知

令a=-x-y,b=x-y,代入得

2x2+6y2=1.

8x2+12ax+6a2-1=0,

令Δ=0,得 (12a)2-32(6a2-1)=0,

4.3 柯西不等式的视角

解法8由解法7的分析,知

2x2+6y2=1,

由二维柯西不等式,得

4.4 平面解析几何的视角

解法9由解法3的分析,知

4.5 空间解析几何的视角

代入化简得

2z2+2tz+2t2-1=0,

令Δ=0,得

4t2-8(2t2-1)=0,

5 教学反思与改进

一道所谓的难题,经过不同视角下的透析与再审视,其实问题简洁,解法自然,让人回味,发人深省.同时也激励我们反思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习惯.

5.1 重结果、更重过程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重视学生的体验,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如学生在学习“基本不等式”时,不仅要知道它的结论,更要理解它的推导过程,关注它所蕴含的几何意义、产生的背景以及简单应用.又如在解题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解题结果的正确与否,还要关注他们的思维过程.特别是在那些学生易错、易漏、不严谨、欠规范或对知识的理解出现偏差或错误的要害处,更要让学生去体验,引导他们去交流、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让错误充分暴露,甚至有时可以将错就错、以错纠错,自然地达到“示错、知错、改错”的目的.必要时,教师可以加以点拨或评价,帮助学生认识各种思路的优劣,解法的长短,和学生一起探求最优解.这样,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积极参与中得到体验、感悟.

5.2 重知识、更重能力

新课程理念强调“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而言,有用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要在数学知识发生时,重视挖掘它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知识,主要表现在重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如基本不等式与柯西不等式间的联系,不等式与函数、方程的联系等.这样,通过内部的联系,把握知识的本质,并从中培养学生类比、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5.3 轻技巧、重通性通法

高考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水平的检验,现行的高考试卷计算量较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有些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也是有必要的.但是,技巧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难以想到,没有普适性.因此,在平时的解题教学中,我们更应引导学生去分析思维的起点与突破口.注重知识间的逻辑联系,讲“套路”,更讲“套路”背后所蕴含的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本题中所涉及到的消元的方法、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化归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让通性通法成为学生解题的“家常菜”.

5.4 尊重差异、关注个性

新课程理念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如果说例1中的前4种是“大众化”的常规解法,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吃得饱”,那么,后6种“高观点”下的解法,则可以让优秀学生“吃得好”.这些“高观点”下的视角和解法,有些是必修内容的拓展,有些是选修内容,还有些涉及到高等数学的有关内容,对大多数学生可不作要求,但对于那些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适当“加餐”,或根据他们自己的爱好和需求,鼓励他们来点“自助餐”.

浙江省新一轮课改加强了选修课程的地位,也正是基于“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这一理念,我们何不借课改的春风,让必修课程校本化多一点,让选修课程特色化多一点,让必修、选修课程一体化多一点呢?例如,针对那些喜爱数学或者今后想在理工科有关专业发展的学生,是不是可以尝试开设“高观点下的高中数学”、“奇思妙想的数学世界”等选修课呢?这样,学生的兴趣才能得以提高,个性才能得以彰显,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发展,我们的教学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6 结束语

罗增儒教授曾说:“数学解题无禁区,数学教学有讲究”.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有意积累知识环、方法链,让知识环环相扣、方法链链相连,学生才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唯有如此,我们的教学才能减负.重知识的建构,更重思维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把握知识的本质,体味其蕴含的思想方法,唯有如此,我们的教学才能“增效”.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更关注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唯有如此,新课程理念才能落到实处.笔者认为,这正是新形势下数学教师应努力追求的.

参 考 文 献

[1] 王剑明.方程思想与判别式法[J].中学教研(数学),2013(3):9-12.

[2] 李金兴.2013年数学模拟卷(二)[J].中学教研(数学),2013(2):46-4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 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消元浙江省方程
《初心》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能力起航
方程的再认识
方程(组)的由来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检测题
圆的方程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观察特点 巧妙消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