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4-08-08 02:12晓,
关键词:组内指标体系实验教学

陈 晓, 张 蕾

(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 江苏 江阴 214411)

论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陈 晓, 张 蕾

(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 江苏 江阴 214411)

构建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要遵循全面性、可测性、方向性三个基本原则。在评价方法方面,采用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实验学习类型的不同,有目的地进行选择和创新,旨在激发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实验学习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自然地理;实验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

0 引言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体现在教学方面,在评价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评价理念方面,新课标“关注学生在学校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行为的变化;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提倡多种评价手段、评价方式和多元化评价目标;注重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因此,在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评价学生的地理实验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摆在地理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

1 构建发展性学生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笔者认为在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构建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 全面性原则。是指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依据高中地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进行构建,使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学生实验学习的主要方面。

2) 可测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对评价指标体系的编写,要使用可操作性的评价动词来描述,并且评价指标要有可测性,以便对学生的实验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3) 方向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成为判断高中自然地理实验学习质量的标准,而且要成为学生实验活动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因此,在制定评价标准时,要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为落脚点,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地理素养为目标。

2 构建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通过研究,本文从三大方面构建评价指标,即:地理基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的指标里,地理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地理基本知识、操作技能、观察技能。过程与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和表达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参与态度、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将评价指标分为三个等级,A(优)、B(良)和C(加油)。

在评价方法方面,本文采用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2.1 学生评价法

学生评价法的实施主要是实验小组成员自评和互评。教师制定了评价体系和等级标准,学生对照评价标准,对自己在整个实验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实验成果、情感体验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自我剖析、自我提高的过程。学生自我评价后,实验组长带领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商议,进行组内评价。对于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制作类实验和实践类实验,在小组合作实验完毕,小组成员每人撰写自己的实验报告单;然后组内交流自己的实验心得,组内其他成员依据其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表现情况以及表达交流情况,给予组内评价的等级。

2.2 教师评价法

教师对学生实验学习的评价包括两方面:一是观察评价法,二是书面评价法。

1) 观察评价法。观察法是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依据评价指标对学生进行观察,尤其对那些不易量化考核的内容,如学生地理实验的态度、兴趣、习惯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积累信息,从而为教师总评提供评价参考。教师进行观察时要尽量保持公正、客观,避免主观意识的干扰,不能因为学生有过不良的习惯和行为就给他贴上差生的标签。

2) 书面评价法。书面评价法是教师对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后撰写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的方法。实验报告的项目由教师给出,从实验名称、实验类型、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以及结果反思等。学生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利于梳理整个实验过程,反思实验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把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者结合起来,最后给出总体评价和寄语。寄语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实验活动中表现较好的方面给予肯定,以及存在的问题给予建议。

3 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评价案例

在人教版必修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节中,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一是产生地转偏向力,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这一知识点以往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告诉学生这个规律,能够记住并学会应用就可以了。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缺少灵动,学生学习缺少热情。笔者在摸索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设想如果能用一个简易的小实验来模拟地转偏向力,岂不是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直观地克服学习难点。如果能让学生亲自参与,自己模拟,效果会更好。基于这样一个设想,在学生预习这部分知识后,布置他们一个任务:每个小组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一个模拟地转偏向力的实验,要求:科学、可操作、简易。

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同学们对实验学习充满了期待,他们认真地预习、设计、思考、修改、操作。例如在进行小组模拟演示时,多数小组是把墨水或者颜料滴在转动的地球仪上,从而模拟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而“小强四人组”的同学们则创造性地使用雨伞来模拟,不仅效果显著,让人眼前一亮,而且他们还给大家模拟了南半球的地砖偏向力,受到大家的一致赞扬。

在各小组模拟演示地转偏向力结束后,进入实验学习评价阶段。首先是学生自评,学生们非常认真客观的填写评价量表,对不确定的评价等级,会仔细斟酌认真衡量,咨询老师后再填写。进入组内互评阶段,小组成员组内逐个交流自己的实验报告单,其他成员根据其实验报告单和表达交流情况对其进行等级评价。在自评和组内互评之后,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单和其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自评、互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例如对“小强四人组”王志健同学的评价,因为该生通过正确演示地转偏向力的实验,说明他已经掌握了与地转偏向力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故地理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演示技能、观察技能、实验设计、演示步骤等方面自评、互评和师评都是A(优)(见表1),但是,该同学在表述实验过程和结果时,语言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不够清晰,他自己也明显感觉到这方面的不足,不过在他表述的过程中,同学们还是给予了掌声鼓励。在小组合作方面,由于该同学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平时和同学的交流也不是很活跃,所以在这次实验过程中,他这方面的不足也显现出来(见表1)。通过自评剖析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互评欣赏他人,给别人以鼓励,这也是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目的所在。

4 构建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时的注意事项

4.1 发展是核心

发展性学生评价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要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

表1 演示地转偏向力的实验学习评价表

4.2 倡导个性化

由于学生的先天素质和成长环境有不同,所以学生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倡导个性化评价。

4.3 重视反馈性

发展性学生评价必须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否则评价就失去了意义。发展性评价应该从两个方面提供反馈信息:一是教师向学校或家长提供学生的素质现状、学校或家长应该给予哪些帮助等有关信息;二是向学生提供其优缺点,及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和提高的信息。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通过评价——反馈——提高,实现综合能力的螺旋式提升。

[1] 李春燕.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 孙俊梅.高中地理实验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3] 雷鸣.新课程下提高地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地理教学,2010(2).

[5] 魏洁英.以实验探究营造地理思维的磁场[J].地理教学,2012(11).

[责任编辑:张 超]

2014-02-14

陈晓(1981-),男,江苏江阴人,主要从事地理实验教学研究。E-mail:244790226@qq.com

G633.5

A

1671-6876(2014)04-0346-03

猜你喜欢
组内指标体系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