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貌未必都要换新颜

2014-08-15 00:54沈者寿
杭州 2014年9期
关键词:功绩新颜古井

文 沈者寿

旧貌未必都要换新颜

文 沈者寿

我的老家紧依浙北杭州湾的海滨,在儿时的记忆里,那是一个繁荣热闹超过县城的集镇。镇上的几条街河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方园二、三十里之内的农民可以摇着农船来赶集。

我的家门口就有一条宽六、七米的街河,每当农民将农船靠岸上街去的时候,就是我偷偷解开绳索,跳上农船,学习摇撸撑船的好时机。我七、八岁的时候,到了夏天就一丝不挂地在河里与小伙伴们嬉水,还爬上岸又纵身跳入河里扎一个猛子,潜水而游,乐得忘乎所以,常常要母亲在岸上催促多次才无奈歇手上岸。离我家不到15步路,还有一口古井,井水冬暖夏凉,常年取之不竭,附近上百户人家每天手提肩挑汲取井水,络绎不绝。古井旁边有一棵树冠开阔浓密的大树,是遮阴乘凉的好地方,夏秋时节结满的果子往下掉,邻居们拿它来搓洗衣服,所以称这树为“肥皂树”。这街河、古井、肥皂树,也就成了我挥之不去的乡恋情结。

离开家乡已有几十年了,前几年偕家人重游故里,发觉昔日贯通全镇四条街市的河道都被填满变成了平地,我家旁边的那口古井也不在了,那棵“肥皂树”大概因为没有了河水、井水的滋润,也逃脱不了被枯死的命运。唉!故乡已面目全非不是我孩提时代的故乡了,记忆中的故乡历史遗存已从人间蒸发了,从此乡愁也就没有了依傍着落,心里不免感觉空兮兮的,泛起了一阵阵失落、伤感的滋味。

不知读者朋友们的家乡变得怎么样?也许与我故乡这种遭遇差不了多少吧!因为到处都经历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深挖洞广积粮”、“旧城改造”等一次又一次的运动。在当年“改天换地”、“横扫四旧”、“誓将旧貌换新颜”和改造旧城“一年变个样,五年大变样”的口号鼓动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被洗劫一空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沉重的历史教训!

我知道,世上的万事万物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变化着,不断地由“旧”向“新”转化着,这是一条无可置疑、不可抗拒的“否定之否定”的宇宙规律。所谓否定之否定,那也不是一概否定,而是一次次地“扬弃”,就是扬优者,弃劣者。人类社会的文明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否定之否定”的扬弃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然而,反思近几十年来的思想和实践历程,我们对“旧貌”一概的嫌弃否定和对“新颜”的一概热衷追求,是不是有些形而上学、绝对化了呢?

诚然,改变破烂城市的落后面貌,让现代人享受到先进的现代物质文明成果,以满足提高生活品质的渴望,这不仅没有错,而且是功不可没,劳苦功高!问题是,对城市旧貌中的“旧”应当作具体分析,并非凡是“旧”的一概都不好,一概都得抛弃、消灭。在“旧”的事物中,也有好的东西,有值得珍惜、继承的东西。比如经过千百年来各种自然灾害考验的城市河道水系,比如反映出中华民族独特文化审美观念的城市设计形态、格局和风格,比如具有历史符号记忆的古刹、古庙、古井、古宅、古桥的各种历史建筑,等等,这都是一代又一代的先辈们留给后代人的文明成果和智慧结晶。在改造破烂城市旧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把洗澡盆里的小孩同脏水一起倒掉”的错误,小心翼翼地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才对。

其实,保护的功绩并不亚于兴建的功绩,有些保护的功绩甚至胜于建设的功绩。因为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特别是因其具有不可再生性,它们把各个时代的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以实物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能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文明演进的轨迹。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不应该只考虑城市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而忽视维系保护城市的文化精神、历史记忆和城市个性,不能再一味追求城市的现代化气派而把城市的“旧貌”不加区分地统统换成“新颜”。

猜你喜欢
功绩新颜古井
霍州市冯南垣村 宜居家园展新颜
斥资1500万!这家老牌料企焕新颜,海科安新厂揭牌,动保板块全新出发
瑰丽新颜
古井里的青蛙爷爷
浅谈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的历史功绩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刘邦妙喻刀箭说功绩
古井
被吹捧出来的名将
家居服新颜花式宅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