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与现实意义

2014-08-15 00:51王晋明
支部建设 2014年2期
关键词:作风内涵理论

■ 王晋明

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与现实意义

■ 王晋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作为一种理论创造和我党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群众路线”频繁地出现于党的理论文献及领导人的论述中,其基本内涵被毛泽东同志通俗地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四句话。而事实上,群众路线在我党的理论语境中包含着多重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我党90多年的发展历史雄辩地证明,只要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党就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事业就能不断攻坚克难,铸造辉煌。

群众路线的多重理论内涵

群众路线是一种世界观。党的群众路线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中国共产党正是科学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真谛,准确地把握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才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群关系奠定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因此,我党长期以来形成的诸多正确认识和科学理论并非凭空而来,准确地说,是来源于伟大的群众实践,来自对于群众实践的直接而深入的接触。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没有群众的实践,认识便无法开始,但如果没有党对于认识过程的掌握,也无法形成真正的认识,甚至连实践本身也无从开展或者失去其根本价值。群众路线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世界观,其根源就在于党要形成、发展和验证某种认识,就必须接触和深入群众。

群众路线是一种方法论。党的根本工作就在于动员、领导和组织群众,因此能否做到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成为检验党的具体工作内容、方法与成果的根本标准。具体来说,就是党在具体的群众工作中必须摆脱空谈空想,更多地关注实际工作;党员干部必须走到群众中间,考察群众的状况,关心群众的具体生活;党在工作中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应时刻关注群众的需要和情绪;此外,党还必须在工作中选择灵活多样的、适当的具体工作方式。

群众路线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衡量尺度。方法论强调党在实际工作中的方法问题,而作风建设则强调我党工作中的态度问题。群众路线与作风问题密切相关,只有自觉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才能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可以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极为形象地体现了群众路线对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作用。

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群众路线是我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法宝。纵观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历程,我们可以发现,群众路线的实践使我们党的事业真正赢得了全国人民广泛而持久的支持与参与,而我们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转折关头根据国际环境变动和历史发展趋势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所做的调整或建构,都使我们党有效地把握了影响中国发展的整体局势,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两者在党的领导实践中的结合与统一,成为党具有先进性的重要标志。群众路线必将成为我党时刻保持先进性,并进而长期执政的重要法宝。

群众路线是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法。我们党在如何站稳群众立场、如何走群众路线、如何做群众工作方面,已经形成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所有这些都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看问题、处理问题方面,又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和做法,并相应制定了一批规章制度,我们应该把它们贯彻落实好。但是,也必须看到,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和中国全面加入国际社会,现有的体制或做法在有些方面不利于贯彻群众路线、不利于推动中国全面加入国际社会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例如,如何在群众利益日益多元化、社会财富占有日益两极分化的条件下,借助政府税收和财政政策去更好地进行利益调整,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公平分享发展的成果?如何保证群众在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公共问题的处置上能有效地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如何保证党和政府各级领导人员的选拔任用能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使这些领导真正对人民群众负责任?如何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而能够有效地应对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的各种风险?所有这些问题,如果只是停留在现有体制和做法上,可能都得不到满意的答案,出路只能是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群众路线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而在党的建设的诸多内容之中,“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刘云山同志在出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时指出,要围绕为民务实清廉开展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因此,坚持群众路线,对于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从改进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到深化改革激发民生红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为民情怀一以贯之,人民底色日益鲜明。在当前的历史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序开展,这也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坚定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全面小康必将成功在望,中国梦想定然前景可期,而“全面小康”与“中国梦”亦是群众路线的落脚点和最终归宿。

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作风内涵理论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