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社区报的“小阵地 大传播”作用

2014-08-15 00:54陆华洲武林街道安吉社区
杭州 2014年2期
关键词:增进感情安吉场馆

文 陆华洲 武林街道安吉社区

发挥社区报的“小阵地 大传播”作用

文 陆华洲 武林街道安吉社区

所谓场馆,就是为业主服务的设施。目前杭城不少社区都办有社区报,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报及其编辑部就是社区的一个文化场馆――社区居民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来交流思想,传播新闻,增进感情,凝聚共识。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虽然不少社区已有社区报,但由于缺乏相关条件,仅靠两三人操作确实勉为其难。而且人们没有意识到社区报可能产生的巨大作用,不少社区报的现状让人遗憾,更多时候仅仅像份简报,信息量少,且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与“报纸”相去甚远,对社区读者群而言缺乏吸引力。

其实我们完全有可能在这个最最基层的“小”阵地,做出不寻常的“大”成绩,继承传统好文化,凝聚时代正能量。

我们可以科学利用社区所辖区域里各个机构的人财物等资源,通过社区报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培养社区文化,互帮互助,传递社区的温暖和力量。以安吉社区为例,社区范围内有幼儿园、中小学校、设计院,还有两岸咖啡等企业,那么教师、学生就是良好的稿源,而企业可以提供一些资助。必须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即编辑部,吸收各年龄段的老中青热心人士参加,平时积极出点子、投稿,并由具备较强执行力的人士牵头统筹,集思广益,使发表的文章反映社区的状况,体现办报的水平,而不仅仅当作一项日常工作对待。

在表现形式上,社区报起点要高,向专业报纸学习,把握大方向——图文并茂,两翼齐飞。内容以社区里的事为主,同时结合本市、本省的有关内容,甚至国家大事,关注热点,设立有趣的栏目和版面。对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可以组织居民进行讨论,同时相互了解和增进感情,增强向心力、凝聚力。采用的照片要具备相当的水平,选择时要有比较专业的眼光,形式上不必一文一图,以免过于呆板。各版要有特色,突出重点。同样重要的还有筹集资金保障日常运作,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办事,向作者发放稿费,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并且充分利用网络建立网上沟通渠道,方便传稿、发图、交流,以便低成本高效率办成一张高质量的社区报,在居民心中树立良好形象。理想情况下,较高水平的社区报能够为提供资金的单位产生价值,产生双赢的效果,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还可以利用社区名人资源扩大影响。比如安吉社区有著名书画家骆恒光,请他为社区报题写报名后,更需有精彩的内容来与名家书写的报头相映生辉;安吉社区还有一个音乐世家,也是宝贵的资源,在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比如民乐时可请来指导。当安吉社区报在形式、内容两方面都接近我们平时看的报纸,让读者瞥一眼就能被打动,就是成功。

现在报纸上有一个词与大家见面的频率很高——转型升级,社区报也亟需转型升级,成长为对社区居民而言有用、受益、耐看的小报,体现自身价值,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的文化场馆、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增进感情安吉场馆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魔性“三角舞”
浅谈歌唱对人的影响
小丑拉绳
看到了什么
场馆风采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