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原理》双语课程建设研究

2014-08-15 20:17王丽华李鑫金晓红
科技视界 2014年18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研究

王丽华 李鑫 金晓红

【摘 要】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符合时代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本文以《物理学原理》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为例,从课程体系、双语教材选用、教学方法与手段、课件建设和考核方法等五个方面对双语教学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物流学原理;双语教学;教学研究

随着对外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物流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双语教学是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培育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方法。现今,部分高校已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实践,但是受教学经验、师资水平、学生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双语教学尚存部分问题。双语教学不同于专业英语教学,更有别于普通英语语言教学,所以必需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

本课题组选择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实证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访谈调查和实地观察。主要技术路线如图 1 所示。

具体实施内容包括:

1 科学地设置课程体系

物流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物流系统由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和信息处理等七大系统构成。从物流工作的活动范围上看,可分为国内物流和国外物流;所以,需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因此,在对物流学原理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时,首先必须推进科学的课程体系。①课程主体应多元化。由原来的教师单一主体转变为包括学生、学生家长以及代表不同团体利益的人员的多元化主体。②课程内容应从单一走向丰富。③双语课程的实施方式要从传统的课堂传授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全方位学习,转变为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结合。

2 合理地选用教材

对于双语教材选用上,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双语教学应该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原因是原版英文教材信息量较大、数据详实、图表丰富、案例生动、语言纯正、逻辑性强。没有英文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已成无源之水。另一种观点认为,双语教学材料应采用自行设计的,原因是外语教材的购买成本太高,针对性不强,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的教学内容和条件,且有一定难度,对于一些外语水平较差的学生会形成较大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笔者个人认为双语教学采用什么类型的教材,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由于我国物流起步较晚,专业理论研究也晚于美国、日本等国家,大部分物流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都是源于国外,国内的有关教材也多是在参考国外书籍的基础上编制的,所以可以考虑选择难度适中,与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外语水平较符合的外语教材,并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外原版教材作参考。

3 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物流学原理的课程性质要求老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如果课堂上教师全程用英语,照教案一字不少的讲解,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并不是老师的英语水平越高或英语讲得越多就越好,应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定的一个合适的双语比例。因此,结合我们学校物流学原理学习现状, 可以采取一种由半英型到混英型再到全英型的循序渐进的双语教学模式,使学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能力上都能有一个从生疏到熟悉的过程,有一个由用汉语思维逐步发展到用英语思维的过程。

同时根据物流学原理课程知识体系多、技术性强的特点,考虑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例如:采用图表、数字、视听资料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直接置身于英语课程的情景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确保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应及时对多媒体内容作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和练习时间,努力使双语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4 建设双语课件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其优势也得到了极好的体现。《物流学原理》的多媒体课件(中文版)已经有多个版本,但遗憾的是一直未见有规范的双语教学课件(中英文版)。为了弥补双语教学课件的欠缺,推进我校的双语教学,我们要制作合适的双语课件。

建设双语课件时应立足于本科生的双语教学,参考国内外前沿的文献资料,关键知识点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模式,便于学生跟进式学习。课件制作时以中文为纲,让学生认识到该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不会因为英语词汇的绕繁而对学习失去兴趣。

双语课件应采用丰富、生动、极具时代的典型意义和特点的案例,并且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注重了这些案例在每章节开始、过程以及结尾中的编排,使得案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

课件中使用动画和配音视频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直观、形象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抽象的概念、未听懂的词汇和课程的难点。

5 灵活实施多种双语教学考核方法

由于《物流学原理》是很多高校的专业必修课,当前的考试主要以期末试卷为主要依据来衡量学生学习的情况。这种考核方式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质,也不能真正达到公平和全面考核的目的。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高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传统的考核方法必须加以改变。要建立一个多方面全过程的评测体系,使用多项指标进行评估并注重结果与过程的并重,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效果。根据课程要求设置综合的考核方式,(下转第70页)(上接第14页)如“积极性考核+理论考核+实践考核”的模式,积极性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课堂出勤、习题、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回答问题情况等各方面,理论考核包括课后作业、期末考试,试卷可以尽量少设置客观题目,多设置论述和案例分析,题量不要太多;实践考核则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案例讨论、课后作业完成等情况给出客观评价。

6 结语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双语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许多不足,很多问题也有待解决。我们应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双语教学,力求为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世贞,吴绒.国际物流学 双语课程教学建设研究[J].物流技术,2011,30(12:总第243期).

[2]吴静激.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探讨[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8,(49:总第508期).

[3]杨月锋,刘娜翠.“第三方物流”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24(01).

[责任编辑:许丽]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