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2014-08-15 00:51王丽超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6期
关键词:事例生活化政治

◆王丽超

(河北省滦平县第七中学)

一、实施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们的生存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在信息高速发展时代,迅速传播的信息里存在着各种不良信息。这就要求初中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课堂上不但要教导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还要指引学生如何把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代入到教材中去,把教材里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再者,初中学生的生活范围逐渐扩大,需要学会如何处理好很多种关系。而初中政治课正是立足学生生活实际与现实发展的需求,能帮助学生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

二、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存在的误区

1.教学目标上,弱化知识掌握

新课标提出课程教学目标:要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养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政治教学有了弱化知识掌握的问题,好像认为学科知识不重要。其实,这是对课程改革的错误理解。在政治课程教学目标上不能离开学科本质,去谈价值观的养成,这样的想法明显是一厢情愿的,很难实现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上,缺乏对生活实例的锻炼

为了让学生喜欢上政治课,很多教师在课前会搜集大量的事例,学生听的很兴奋,但是学生除了高兴外,对事例表现的意义没有多大印象。这是由于教师对事例的分析不到位所造成的。因此,很多教师总是喜欢让学生回去查找资料,写调查报告等,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不能指引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提炼。这样不但不能资源共享,对将认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3.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主导型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教师认为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新课改就是为了针对这些问题,明确提出学习方式要多样化,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学习中,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真正的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但同时有一些人认为,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学方式已经过时,认为既然要学生自主学习,那么教师主导作用会影响学生的发挥,所以教学中不注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也不指导,这种形式表面上看是学生自主学习,实际就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显然这样的学习方式不能保证学习的正确方向和效率。

4.信息技术运用上,过度追求形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也运用起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但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将每一段文本都设置成不同的播放方式,但是这样频繁的刺激学生的感官,容易造成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兴趣点转移。这时,多媒体的优点就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干扰,与教学初衷南辕北辙。还有一些教师利用多媒体容量大的特点,把屏幕当做可以活动的黑板,写大量的板书,把信息一下子全倒给学生,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使信息技术的使用流于形式。

三、避免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进入误区的措施

1.强化知识掌握,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培养

新课改中的焦点是知识和能力谁更重要。一般来说,能力比知识高一个等级,但是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有知识不一定会有能力,但是没有知识一定不会有能力。要想要学生具有最基本的政治学科素养,必须要记忆一些重要的基本原理、专业术语。这样才有可能在生活中自然的运用到。教师还应当教会学生找出一些记忆的窍门。

2.细心提炼生活实例,把握到实例教学的精髓

面对众多事例,不能不分主次。应当依据课题需要,选取最为典型的事例。事例选的准了也就成功了一半,但是另一半工作也不能忽视,就是在具体表达时,不仅要求平实,还要求新颖、意境,让学生能够受到感染。有时只依靠叙述事实不能把意义充分表达出来,需要点睛的议论或者精巧设问的引导。另外,还可采取小组合作等方式,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让学生学会资源共享。

3.注重探究性学习的同时,继承及加强有效的教学方式

教学改革,改革的是传统教学中与现代教育要求不合适的东西,传统教学中很多好的东西,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不能丢掉。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方法需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整体的接受水平来教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点不能照抄硬搬,照猫画虎,必须要发挥好传统中优秀的东西,使教学方法改革逐渐向前发展。

4.把握好教师主导的度,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课堂活动必须要在教师有效控制下,要有一个合适的度,失去教师的有效控制就不是课堂活动。“动”主要指的是学生动脑、口、手,根据学习要求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但是也要控制在教师的控制范围之内,不是放任学生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些都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把课堂控制好,把学生的精力都调到学习上。例如,在学习法律部分的时候,老师可以举出一个实际的法律案例给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和分析,并按照已经学到的知识来判断哪方可以得到法律的支持,应当进行如何的判决等,这样既让学生主导课堂,也不会过于分散学生精力。

5.信息技术运用上,以内容定形式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政治理论相对比较枯燥,这就需要丰富的形式开展教学,多媒体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为了使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课件制作应该有一定的艺术性,给人以美感。但是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需要服从内容的需要,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都需要从实际出发。如在学习货币时,老师要注意选取货币相关的素材要具有典型性,选择一些较为常用或者具有代表性的物品,另外在播放方式的设置上,千万不要华丽繁琐。

四、结语

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主题性思想是以学生为本,是希望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开放式教学。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是希望可以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上添加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气息,使政治学科更具有活力。

[1]张春光.生活化的化学课堂[J].现代教育科学,2009,(04).

[2]宋秀艳.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J].林区教学,2008,(03).

[3]关明琴.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

[4]李凡.如何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J].新课程研究,2010,(05).

猜你喜欢
事例生活化政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