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反向思维的应用

2014-08-15 00:51张加胜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6期
关键词:逆向题目教材

◆张加胜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方城镇中心小学)

一、前言

反向思维可以说成是辩证思维方式,它能够让我们从逆方向去思考问题,打破顺势思维、突破思维定式。拥有反向思维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基础,从小学就要培养学生们的反向思维,让学生养成善于从多个方向看待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是新课程标准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二、反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反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无论是数学课程的设计还是课后习题的安排都有意识地加上了反向思维学习和训练模块。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课后题目中有一个训练题,问“五分之一表示1被分成了几份”。教师们在正常教学中,讲述分数的概念时,一般内容是将1分成几段,就可得到几分之一。这是小学生最先接受的分数概念,而题目从反向的角度提问就引导训练了学生从逆向理解分数,更好地掌握分数的知识。

(二)反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1.充分利用小学数学教材,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

(1)小学教材中的概念、定义、定理只是对数学内容的概括,反向理解则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数学知识。准确和深刻地掌握定义、概念、法则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反向概括教材的定义锻炼小学生的逆向思维。

(2)对公式、方程的反向理解和记忆同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反向思维,例如对乘法口诀的背诵,在要求学生顺势记忆的同时可以要求学生能够逆向背诵,这样能够让学生记忆深刻、加深理解。

(3)精选能用逆向方法解决的数学题目,加强反向思维题目训练。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取能够利用正向和反向思考方式解决的题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加深小学生对逆向思维方法的理解。

2.积极引导,根据学生心理突破思维束缚

人的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一点点形成的,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与知识量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大量学习知识是开拓思维、打破思维定势的有效途径。给予小学生必要的心理辅导,鼓励小学生走出心理的负面影响并加以适当的反向思维题目训练,才能克服学生在数学学习和解决数学题目的心理障碍,提高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和自信地学习数学知识。

3.加强师生间交流,培养学生反向思维的能力

作为教师,应该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教学时严肃认真,课后平易近人对学生无微不至关怀的亦师亦友的形象。通过课上或课下的交流活动给小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环境,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加强团队合作精神,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启迪心智,更重要是优化了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反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总结

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给出了很多反向思维训练的例子和知识,只要教师们深入挖掘,结合日常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加入到数学教学的课程上,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融洽、包容的交流环境,启发学生打破定式思维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加深了师生间交流。

猜你喜欢
逆向题目教材
逆向而行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逆向思维天地宽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