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符号学角度评析《红楼梦》的杨译本——以第三回为例

2014-08-15 00:47
唐山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符号学译者译文

安 然

(华东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37)

一、引言

符号学认为世界是由符号组成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看作是各类符号系统中的一个符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和皮尔斯(Charles Peirce)被视为现代符号学的奠基人,他们几乎同时提出了“符号的科学”这一概念[1]。索绪尔提出语言是一种“表达概念的符号系统”,语言研究的重要对象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皮尔斯则将符号分为:相似符号(icon)、相关符合(index)、相契符号(symbol)[2]58,认为交际的过程其实就是符号代换的过程。但真正对符号学的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的却是莫里斯。他对符号关系的三个方面——语义关系,句法关系和语用关系进行了区分。

之后,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提出语言这一符号系统是在社会中产生发展的,主张用社会符号学的观点研究语言,以符合语言与语境及社会不可分割的特性。

尤金·奈达是将社会符号学应用于翻译的代表人物。在他看来,翻译实质上就是一种符号转化活动。他的社会符号翻译法的核心是符号学意义观。社会符号学将意义分为三类: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

之所以采用符号学的语义模式作为讨论翻译问题的基础,主要原因是:一是符号学的语义模式概括了译者可能遇到的最多种类的意义,增加了语用意义;二是符号学的语义模式主张将语言置于相应的语境下进行研究。

鉴于翻译活动的复杂性,以及各民族语言的独特性,很难达到理想的“等值”或“等效”翻译,做到“信达雅”中的“信”,尽力使译文与原文相“似”倒是切实可行的。因而,社会符号学的翻译标准为:意义相等,功能相似。意义包含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功能则是指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提出的语言的六种功能:信息功能(information function)、表 情 功 能 (expressive function)、祈 使 功 能 (vocative function)、美 感 功 能 (aesthetic function)、酬 应 功 能 (phatic function)和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2]65。

下面通过《红楼梦》①本文的中文例句均引用曹雪芹,高鹗的《红楼梦》,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三回原文与译文的对比,分析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及其相应的功能在译文的体现与得失。

二、指称意义的翻译

指称意义是语言符号和它所描绘或叙述的主观世界或客观世界的实体和事件之间的关系,主要同交际主题有关[3]22。由于在大部分情况下,指称意义是语言符号的基本内容和它所传递的主要信息,因此也被称为“概念意义”或“认知意义”。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指称意义和字面意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指称意义是词语同它之外的某个实体之间的关系,而字面意义则是单个词语最先在语言使用者脑中唤起的概念或形象[3]23。两者思考的角度不同,前者考虑信息发出者的交际用意和语言符号的外在所指;后者只是机械地将源语中最常见的意思翻译成译语中具有这种意义的符号,如表1所示。

因此,在英汉翻译中,译者应当充分考虑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将原作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

范畴按照等级可以分为基本范畴、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词汇范畴是最基本的语义范畴,它又可以分为两类:一般范畴词和特定文化范畴词。

(一)一般范畴词

一般范畴词大致包括颜色词、量词和动作词。

1.颜色词

本章回部分颜色词使用很丰富,翻译情况也是多种多样。

例1: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

Several maids dressed in red and green rose from the terrace[4]36.

例2:入一黑油大门中。

Entered a large black-lacquered gate[4]41.

例3: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

A maid wearing a red silk coat and a blue satin sleeveless jacket with silk borders[4]43.

例4: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

Miss Lin can stay for the time being in his Green Gauze Lodge[4]50.

例5:丹唇未起笑先闻。

And before her crimson lips parted,her laughter rang out[4]39.

例6: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布。

The large kang by the window was covered with a scarlet foreign rug[4]42.

世界是由各种颜色组成的。尽管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但是他们对基本颜色的概念大都是一致的。例如,汉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红、白、黑、绿、黄、蓝、褐、紫,在英语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表达red,white,black,green,yellow,blue,brown,purple。上面例1、例2和例3中“红”“黑”“绿”的翻译就是如此。

在同一种语言中,相同的颜色可以找到不同的表达。例如,例3中的“青”,可直译为blue;例4中的“碧”原义是“青绿色的玉石”现多用来表示“绿色”,故译者直接将其译为“green”,传达了原文的信息。

但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颜色词并不都是基本颜色范畴词,还有许多下位范畴词。如上述例5和例6中的“丹”“猩红”属于“红”的下位范畴词,在翻译时译者将其处理为“red”“scarlet”,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指称意义和信息功能。

2.动作词

第三回为林黛玉辞父进贾府的一段,作者对书中各个人物的动作、神情以及人与人对话进行了详细地描写。因为汉语中多重复,因此出现了很多“……道”之类的表达。杨宪益夫妇在翻译的过程中,结合当时的语境,以及英语避免重复的特点,将指称意义及其相应的功能成功地再现于译文当中。下面为文中出现的一些带有常用动词“哭”“笑”“道”的句子及其相应的译文。

例7: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Dear heart!Flesh of my child!”she cried,and burst out sobbing[4]36.

例8: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

All the attendants covered their faces and wept[4]36.

例9: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

“You don’t know her yet.”the Lady Dowager chuckled[4]39.

例10: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

“You’re making that up,I’m afraid.”teased Tanchun[4]49.

例11: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Most works,apart from the Four Books,are made up;am I the only one who makes things up?”he retorted with a grin[4]49.

例12: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

“I’ve already done that.”replied Xifeng.[4]40

例13:时贾赦之妻邢氏忙亦起身,笑回道:“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At once Chia Sheh’s wife,Lady Hsing,rose to her feet and suggested. “Won’t it be simpler if I take my niece?”[4]40

例14: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

A maid came in to announce.“Baoyu is here.”[4]46

例15: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I’ll give you one then,”he proposed with a chuckle.“What could be better than Pinpin?”[4]48

例16: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

“You wicked monster!”she scolded[4]49.

“哭”和“泣”同为“哭”的意思,译者根据书中人物感情的不同,将它们分别译为“sob”和“weep”。根据字典中的释义,sob是指“to cry noisily,taking sudden,sharp breaths”,而weep的意思是“to cry,usually because you are sad”,两个词感情程度不同,前者较后者剧烈。例7为黛玉初进贾府,贾母见到外孙女时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女儿,顿时大哭起来;例8是仆人们见到贾母和黛玉相拥而泣的场景而落泪。二者感情程度不一样,译者通过“sob”和“weep”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指称意义、信息功能和表情功能。

同样,在“笑”和“道”的翻译中,虽然原文都是“笑”和“道”,但是译者却结合不同的语境以及英语避免重复的特点,在英语中找到了不同的表达,忠实地再现了原文人物的性格特点、社会地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特定文化范畴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尤金·奈达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类:生态学(ecology)、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社会文化(social culture)、宗教文化(religious culture)、语言文化(linguistic culture)[5]273。下面将重点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方面,结合本回中的译例,就如何处理翻译中遇到的文化问题提供一些方法。

1.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指在特定生态环境下形成发展的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生态文化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包括植物、动物、气候、季节等等。中西方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两个民族的认知差异,进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生态文化。

例17:王夫人忙携黛玉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是一条南北宽夹道。

Lady Wang at once led her niece out of the back door,going west along a corridor and through a side gate to a broad road running from north to south[4]44.

通过例17中方位词的翻译来说明汉语和英语中生态文化的不同。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南尊北卑”的说法,把南视为至尊,把北视为失败、臣服。人们经常说“从南到北,南来北往”,常常将“南”前置。而在英语文化中却恰恰相反,诸如汉语中的“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在英语中多翻译成“northwest”“southwest”“northeast”“southeast”。因此,译者将原文中的“南北宽夹道”译 为“a broad road running from north to south”,符合目的语的生态文化,再现了原文的指称意义。

2.物质文化

汉英两个民族生活在不同的物质世界,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样,物质也是文化的载体。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

例18: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

The nurses urged Daiyu to sit on the kang[4]43.

例19:最喜在内帏厮混。

Delight in playing about in the women’s apartments[4]44.

例20: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

He still wore the torque,the precious jade,a lockshaped amulet containing his Buddhistic name,and a lucky charm[4]47.

例18中的“炕”,不同于“床”,是中国特有文化负载词,在英语中不能找到相对应的表达,因此,译者采用了音译的方法,将其译为“kang”。例19中,“内帏”是指“内室,女子的居处”,其中“帏”是“幕帐”的意思,多为皇宫贵族或大户人家使用,未见小户人家使用此词。因此,译者将其译为“women’s apartments”只是传达了原文的字面意思,没有将这个词蕴含的文化传达出来。例20中,“寄名锁”和“护身符”都是挂在儿童胸前,作避灾驱邪、保平安之用的配饰。杨氏采用了意译的方法,将这一对文化负载词的隐含意义传达给读者。

由以上例子可以得出,由于汉英物质文化的差异,汉语物质文化词的指称意义很难在译文中得到完整地体现,因此,汉译英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音译、意译的方法向目的语读者传达原文的意思。

3.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产生的特定文化,包括体现社会关系的称谓语、维持社会关系的寒暄语以及社会风俗习惯等等。下面为第三回中出现的汉英部分亲属称谓语对比。

例21:原不忍弃父而往。

Could hardly bear to leave her father[4]34.

例22: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

She had to comply with the wishes of her grandmother[4]34.

例23: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

With no mother to take care of you,no sister or brothers to look after you[4]34.

例24:已看了妹丈之书。

例25: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

“Thank you very much,aunt,you’re too kind,”said Daiyu.Really I shouldn’t decline.But it might look rude if I delayed in calling on my second uncle[4]41.

例26:因你姑妈去世时。

But when your aunt was dying[4]49.

例27:这是琏嫂子。

This is Cousin Lien’s wife[4]39.

例28: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Daiyu lost no time in greeting her with a smile as“cousin.”[4]39

例29: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

“Your aunt and sisters-in-law don’t dine here,”said her grandmother with a smile[4]45.

例30:又有王夫人之兄嫂处遣了两个媳妇来说话的。

With them were two maid-servants who had brought a message from the house of Lady Wang’s brother[4]51-52.

汉英亲属称谓系统属于不同的称谓系统,前者较复杂,属于描述制,即母亲方的兄弟姐妹与父亲方的兄弟姐妹有区分,每个堂亲相互之间有区分,堂表亲与同胞兄弟姐妹之间也有区分;而后者较简单,属于爱斯基摩制,强调核心家庭,特别分出母亲、父亲、兄弟、姐妹,把其他所有亲属,如姨母和姑母,叔伯和舅舅,兄弟,姐妹分别统称为aunt,uncle,brother,sister,不需要区分是母亲方的还是父亲方的[6]146。具体见例21-26中亲属称谓语的翻译。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还要结合语境灵活翻译,不应死搬硬套。例如上述“嫂”的翻译,一般情况下,“嫂”翻译成“sister-in-law”,但是译者将例27,例28中的“嫂”分别译为“Cousin Lian’s wife”和“cousin”,前者是“嫂”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而后者是黛玉初见王熙凤时,与她姐妹相称。例30则对“嫂”进行了省译,但是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同时也符合英语多简洁,汉语多重复的特点。

除了亲属称谓词,本回中还出现了体现反应封建礼数的词,如下所示。

例31:雨村一面打恭,谢不释口。

Yucun bowed with profuse thanks[4]34.

例32:方欲拜见。

Before she could kowtow[4]36.

例33: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

Baoyu paid his respects to the Lady Dowager and upon her instructions went to see his mother[4]47.

“打恭”“拜见”“请安”的指称意义和信息功能在译文中得到了忠实的再现。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指称意义是语言交际中出现最早、使用频率最高的意义,也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时所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翻译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正确理解并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指称意义。尽管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但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一致的,这也就决定了指称意义的可译性。但是,由于各民族的独特性,并不是源语中所有的客观事物都能在目的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表达,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当借用音译、意译或者音译加意译的方法来翻译。

三、言内意义的翻译

言内意义是词语成分之间、句子成分之间和篇章成分之间关系所反映的意义[5]71。它在语音、词汇、句子和篇章等层次都有体现。

首先,在语音层面表现为韵律的平仄、双声和押韵[5]71。

例34: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He wastes his time and his ability,Failing his country and his family[4]47.

这是原文中后人用《西江月》来描述贾宝玉的一句话。原文中“光”和“望”押尾韵,杨氏将其译为ability和family,既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又保留了原文押韵的形式,再现了词语在语音方面的关系。

其次,在词汇方面表现为谐音相关、一语双叙、拈连、仿似、飞白等修辞格[5]71。

例35: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She’s the terror of this house.In the south they’d call her Hot Pepper.Just call her Fiery Phoenix[4]39.

例36: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更名袭人。

Paoyu knew that her surname was Hua and remembered a line of poetry which ran,“the fragrance of flowers assails men.”So he asked his grandmother’s permission to change her name to Hsi-jen[4]51.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在介绍《红楼梦》中人物名字的由来,前者是说王熙凤,后者是说贾宝玉的贴身丫鬟袭人。王熙凤性格泼辣,敢作敢为,人称“辣子”,又因为她的名字中含有一个“凤”字,所以又称为“凤辣子”。原文中,前后两个“辣子”意思一致,但是杨译中“Hot Pepper”和“Fiery Phoenix”意思不一致,因此可以说译者没有忠实地传达原文的信息。相比之下,霍克斯将前后两个“辣子”都译为“peppercorn”①Hawkes,D.By Cao Xueqin and Gao-E.The Story of The Stone,Vol.1:The Golden Days[M].London:Penguin Classics.1974.,忠实于原文,让目的语读者很好地了解“凤辣子”的来源。同样,在后一个例子中,杨宪益夫妇的译文很难让目的语读者理解“花”和“袭人”的逻辑关系,而霍克斯通过解释“花”即英语中的“flower”,用“aroma”表示“袭人”②,很好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

在句子层面表现为排比、对偶、层递、设问、顶针、回环、倒装等修辞格,语序、句子的长短、句子结构的紧凑或松散都体现了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例37: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Pearls on the dais outshine the sun and moon;Insignia of honour in the hall blaze like iridescent clouds[4]42.

例38: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But his natural charm appeared most in his brows,for his eyes sparkled with a world of feeling[4]47.

以上两例,原句对仗工整,但是杨译文只是体现信息功能,没能将原文的形式美传达给目的语读者。相比之下,霍译文用了“May the jewel of… .May the insignia of….”(例37)和 “a world of… ;a world of….”③(例38)的排比结构,在传达信息的同时,再现了原文的形式美。

再次,在语篇层面上,言内意义体现在篇章的内互文性和外互文性上。内互文性包括语义衔接和结构衔接,外互文性包括显性外互文性和隐性外互文性。

例39: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She looked more sensitive than Pi Kan,more delicate than Hsi Shih[4]48.

比干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为不世出的贤人,有一颗“七窍玲珑心”。作者在这里借“比干”来说明林黛玉的聪明伶俐,属于显性外互文性中文学典故一类。在译文中,作者使用了音译加注释的方法,向不了解中国文学典故的目的语读者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言内意义。

通过以上的例句分析可以看到,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以及汉英文化的不同,仅仅采用直译的方法很难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言内意义。因此,我们应当结合具体语境,适当采取多种翻译方法,尽可能再现原文的言内意义。

四、语用意义

语用意义是指语言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即语言在实际使用时产生的意义,与语境密切相关。语用意义包括表征意义、表达意义、社交意义、祈使意义和联想意义。

(一)表征意义

表征意义指话语中揭示发讯人身份及其地理、历史和阶级、背景、性别、年龄、在交际中的态度(友好、冷漠、高傲或卑下)等等成分[5]271。

例40: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

“What a lucky coincidence!”exclaimed Ruhai.“Since my wife’s death my mother-in-law in the capital has been worried because my daughter has no one to bring her up”[4]33.

在贾雨村面前,林如海将自己的妻子称为“贱荆”,由此可以体现出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人社会地位低下。但是,“贱荆”在目的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表达,所以译者直接用“my wife”表示,没有忠实地传达原文的语用意义,不可避免地造成语用失误。

(二)表达意义

表达意义是指语言符号的情感内容及其表达发讯人个性或个人创造性的成分[5]75。一般情况下,能够表达强烈感情的语句包括:反语、咒骂和禁忌语。

例41: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

Now she has gone before me,and I didn’t even have one last glimpse of her face[4]37.

例42: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But poor ill-fated little cousin,losing your mother so young![4]39

“死”在中国是一种禁忌语,所以,文中提及黛玉母亲的死时,都会用“去”“去世”等词代替,以免使听话者伤心。译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译文中使用了“gone”和“lose”,再现了原文的语用意义,达到了相同的语用效果。

例43: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

“You wicked monster!”she scolded[4]49.

同样,例43中咒骂语的翻译也可谓准确传达原文语用意义的佳例。

(三)社交意义

社交意义又称为“情境意义”或“人际意义”,是语言符号同建立、保持某种社会关系有关的方面[5]75。主要体现在:①称谓;②交际的内容是实质性的还是寒暄性的;③语域(register),表示词语或话语的正式程度,分为刻板的(frozen)、正式的(formal)、商谈式的(consultative),随便的(casual)和亲昵的(intimate)五级。

例44: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

You mustn’t worry either about any expenses that may be incurred——I’ve made that point clear to my brotherin-law[4]33-34.

林如海与贾雨村并不是真正的兄弟关系,他之所以将贾雨村尊称为“兄”,只是体现了年龄上的长幼,幼者对较自己的年长者的尊称。由于词汇空缺现象,这种语用意义没能在译文中得到完美再现。但是,并不是所有具有类似意义的词语都不能在译文中再现。例45就将原文“令亲大人”的语用意义完整地传达出来了。

例45:雨村一面打恭,谢不释口,一面又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只怕晚生草率,不敢骤然入都干渎。”

Yucun bowed with profuse thanks and asked:“May I know your respected brother-in-law’s position?I fear I am too uncouth to intrude on him.”[4]34

例46: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

“Dear Ancestress!”coaxed Baoyu.“Let me stay outside Green Gauze Lodge.I’ll do very well on that bed in the outer room.Why should I move over and disturb you?”[4]50

贾母对宝玉极其宠爱,把他当做“心肝”“命根子”一样来珍视。例46中,宝玉一句撒娇式的“好祖宗”足以显现出二者之间亲昵的感情。译文“dear ancestress”符合目的语文化中表达亲密感情的习惯,传达了原文的语用意义和表情功能。

(四)祈使意义

祈使意义指发讯人企图改变收讯人行为或心态的意向,具体表现为命令、敦促、说服或乞求[5]75。

例47: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I’ve only just dried my tears.Do you want to start me off again?”said the old lady playfully.“Your young cousin’s had a long journey and she’s delicate.We’ve just got her to stop crying.So don’t reopen that subject.”[4]39

例47中译者没有把“快再休提前话”译为“let’s drop it”等较随便的说法,而是译为“don’t reopen that subject”,较为正式,再现了原文中贾母具有至高无上权威的艺术形象。

(五)联想意义

联想意义指语言符号唤起的联想以及它所暗示的或者作为它的一部分的概念和印象[5]75。

例48: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That’s my dreadful son,the bane of my life,who torments us all in this house like a real devil[4]44.

例49: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In repose she was like a lovely flower mirrored in the water;in motion,apliant willow swaying in the wind[4]48.

原文中比喻的修辞手法在译文中得到了相应的再现,传达了原文的语用意义及其功能。

五、结论

通过对《红楼梦》第三回原文以及译文的对比,可以得出杨译本基本上重现了原文的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虽然不同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但是由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大体是一致的,因此指称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译的。语用意义通过一些翻译方法的结合,也可以在译文中得到体现。然而,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特点,原文中的言内意义很难在译文中得到忠实地再现。因此,三种意义的可译性,从高到低依次是:指称意义、语用意义和言内意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三种意义并不是孤立的,一个句子中可能体现了两种或三种意义。对意义的翻译,我们不仅要考虑原文的语言环境,还要考虑非语言环境,即社会文化。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有助于译者更好地把握三种意义之间的关系,权衡轻重,从而更加科学地传达原文的信息,真正做到了传神达意。

[1] 王铭玉,宋尧.符号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1.

[2] 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 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 曹雪芹,高鹗.A Dream of Red Mansions:VolumeⅠ[M].杨宪益,戴乃迭,译.北京:外文出版社,1978.

[5] 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6] 裘燕萍.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对比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9(3):145 -149.

猜你喜欢
符号学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匼河“背冰”民俗活动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基于图像符号学的品牌联名设计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符号学的三域问题剖析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