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能培养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2014-08-15 00:46张瑛花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实践性基础技能

张瑛花

(延边大学师范分院,吉林 延吉133000)

1.信息技术教学中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提升,不仅带动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教育进程的推进。信息技术教学作为计算机技术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在现代化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也逐渐成为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全面培养,首先会有效的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信息技术这一新兴的现代化课程,从计算机技术到程序设计与分析,课程内容的学习与训练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整合性,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运用灵活性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信息技术教学中,针对学生开展技能培养不仅为多门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也为信息技术人才的输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各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必须针对学生的实用性技能进行培养,从而使其能够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全面高效地处理实际问题。

2.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2.1学生技能基础差异大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技能基础的巨大差异。受到成长与学习环境的制约,不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基础也不同,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环境较好,因此便有机会更早地基础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而也有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接触计算机学习时间比较晚,因此其信息技术学习基础也相对薄弱。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知识基础的巨大差距使得课程教学的难度进一步增加,针对计算机的技能培养也无法得到全面深入的开展,因此,如何在学生知识基础差异明显的前提下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师亟待处理的问题。

2.2技能培养教学方法的缺失

除了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基础上的差异,技能教学开展过程中有效教学方法的缺失也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开展中,教师始终扮演着教学中的重要角色,从课程讲授到信息技术知识的分析和运用,学生过多地依赖于教师的讲授,这也导致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学习中,无法主动地接受知识并加以运用,被动性的知识灌输不仅阻碍了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问题的灵活思考,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技术的技能化培养。教师教学方法的缺失,也表现在课堂互动性的缺失中,教师在知识讲授及实践讲解的过程中,互动性的缺失使学生无法积极的参与到课程学习中,这也影响到了学生听课效率的提升,从而制约了其信息技术技能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信息技术技能培养教学策略探究

3.1制定实践性学习任务

由于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知识基础的差异较为明显,因此为了保证技能培养课程对学生的普遍适用性,就要在教学的同时全面开展实践性的知识学习,通过更多的接触计算机操作了解信息技术,并在完成实践性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技能水平的有效提升。在信息技术的技能性教学与培训中,为了使信息技术基础欠缺的学生能够跟上课程进度,实践性信息技术学习任务应从基础学习开始,通过逐层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逐渐掌握信息技术相关技能,例如,在课程的初学过程中,布置的实践性学习任务可以是网络信息的检索与收集,以及office相关软件的基础操作等,随着技能教学课程知识的不断加深,实践性任务内容也要从基础转向深入,如办公软件的熟练运用以及网页制作等,通过安排不同内容的实践性学习任务,学生能够在掌握信心技术的同时,更多的开展探究性学习,从而实现基础知识的有效巩固与技术能力的迅速提升。

3.2引用案例分析法辅助技能培养

对于实际问题进行处理也是信息技术技能培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为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并完善其对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就要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处理信息技术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以此完善学生的技能实践能力。例如在网络认知这一课程的学习中,为了使学生在会使用互联网的同时全面了解网络数据的传输路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路由器,调制解调器以及网卡等网络部件,并通过阐明不同部件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其工作原理。为了使技能培训课程的开展更为切实,教师还要收集网络安装及调试的案例资料,并让学生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处理,并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总结出最为优化的处理方案,在这一教学策略下,学生不仅积极的参与到了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中,并且更多的掌握了实际应用技能,这对于其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3建立信息技术学科探究小组

小组学习是信息技术技能培养课程的重要方式。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为了使技能培养课程更具开放性,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并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问题的分析与处理中。信息技术小组的创建,可以使学生在信息技术实践问题的探究中相互协作,通过协商讨论等方式提高问题的分析效率,从而在保证处理方式正确性的同时,探究得出更为高效率的处理方法。在开展小组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制定信息技术课程问题,小组组长根据问题内容进行任务划分,不同学生负责处理对应的学习任务,在问题处理完成后,再通过讨论与交流相互学习,进而增进对信息技术问题的深入分析,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对应的信息处理技能,也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性意识,为今后信息技术技能的深化与提高奠定了基础。

3.4结合基础差异开展针对性教学

提高教学针对性是处理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的有效策略。在开展信息技术技能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能够使学生的基础能力得到迅速有效的提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程教学进程的加快,从而使学生更多地接触技能培养。对于信息技术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在保证课程进度的同时,帮助其更多的进行基础能力培训,从而更快地掌握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而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课程辅导中,教师则应更多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训练,通过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知识更多地运用到实际中,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4.结语

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始终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为了在信息化社会中更为全面深入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就要在原有的课程教学基础上,更多从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实际出发,运用实践课程教学等手段提高学生的技能实践水平,从而实现对机其综合技能素质的培养,促进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1]刘志杰,祝智庭.面向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7-13.

[2]张红,李青松.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优化及学生技能培养的有效实现[J].信息技术教育,2009(11).

[3]张湘婷,刘丽英.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21):11-20.

[4]刘洋.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及哦啊与研究,2010(4):41-60.

猜你喜欢
实践性基础技能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劳动技能up up!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PPP项目运作中几个实践性问题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