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安全性和经济性平衡

2014-08-15 00:46桂文田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线位纵坡技术指标

桂文田

(贵州省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1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现状

1.1 山区高速公路安全现状

(1)受环境条件限制,道路建设的技术标准相对较低,道路的内外落差较大,且多弯道、陡坡、道路相对狭窄等。

(2)驾驶人安全驾驶意识淡薄,高速公路、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上行车的经验不足;

(3)大型、重型载重货车占的比例较大,且超载现象严重,一些车技术状况低劣,出现故障后应对措施失当。

1.2 山区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对策

(1)广泛开展交通安全驾驶宣传教育,提高驾驶人的安全意识

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尤其是在山区建设高速公路,受各种环境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山区高速公路存在的安全隐患众多。而驾驶人对山区高速公路存在的问题缺乏了解,如行车规律、道路特点、驾驶注意事项等。因此,交通管理部门应广泛开展交通安全驾驶宣传教育,如发放宣传单页、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介进行安全宣传。让广大驾驶人员树立安全意识,从而减少安全事故。

(2)增加科技投入,向科技要警力,向装备要警力

要求公路业主部门增加科技投入,特别是增加监控设备和电子技术,可以在山区路段实行24h全程监控。为有效掌握高速路面的通行、车流、天气等情况,可每隔5km设置一个显眼的情报显示板。将实时观测到的路面信息及时显示在这些情报显示板上,以便过往驾驶人员能够随时掌握有效的路面信息。

(3)完善恶劣天气管理预案,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山区高速路段天气较为复杂,多冰雪、雾霾等较为恶劣的天气,这是勤务管理的一个重点。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做到早知道、早准备、早预防。遇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时更要加强路面巡查力度,一旦发现山体有裂缝、松动等迹象,要迅速采取措施,预防由此类原因而引发恶性交通事故。督促业主部门加强物资装备的投入,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并签订相应的安全责任状,促动和牵制业主部门对交通安全管理的资本投入,实行资源有效整合。

(4)增设山区高速公路安全设施,提升硬件等级

由于山区高速公路的硬件设施相对较低,且道路复杂,存在众多安全隐患。因此,改善高速公路道路环境势在必行,是降低安全事故的有效办法。可在道路上设置港湾式停车带,给发生故障的车辆停靠提供场地,避免妨碍道路其他车辆的正常通行。另外,也可设置大货车专行爬坡车道,能有效降低大货在上坡时由于速度缓慢而对交通造成的不良影响。

2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经济性问题的研究

2.1 边界条件与经济合理性

在选择山区高速公路走廊带、确定线位、设计线行时,应充分考虑以下边界条件:物地、地形、地质、生态环境、车速拟定等。将以上边界条件作为高速公路线位选择、线路设计的重要根据。我国有些技术人员在山区高速公路线位选择时往往只考虑其中某一边界条件,而对其他条件有所忽略,这是不合适的。因为山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较差、周边生态环境也较为脆弱,可供布线的条件十分有限。若只考虑其中一个边界条件,则无法保障道路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因此,在选择线位和设计线形时,应综合考虑各种边界条件。

2.2 线形,线位与工程技术经济合理性

在充分利用走廊带边界条件下,合适的线形设计和线位选择,可以降低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在实际应用中,路线线位的选择、线形三维技术指标的灵活运用等,都是工程技术经济合理控制的关键。

山区地形多变,应灵活掌握相关的技术指标,在选用线形时,应根据山区地形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或选用单曲线、直线、s型曲线、复曲线,还是双卵型曲线、复合型曲线等,唯有经过合理的选择,才既能保提高道路设计的科学性,又能降低道路工程造价。大多数研究表明,山区高速公路如果纵坡设计恰当,可节省15%的路基或桥梁、隧道工程费用。我国现行线路设计中,往往把三维技术指标分为平面、纵面设计,致使工程经济合理性难以控制。

山区高速公路越岭线路技术标准和规范以相对高差来控制平均纵坡,最终的量化平均纵坡应遵循以下原则:在连续3km的任意路段,其平均纵坡不得超过5.6%。在山区高速公路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线位穿山越岭的情况。车速拟定后,应按照相关的标准要求,严格执行最大纵坡坡度、纵坡坡长。连续3km可任意组合纵坡,车速设计拟定为80km/h。连续3km平均纵坡可在3.4%~4.4%之间。考虑到汽车尾气排放、驾驶安全、隧道、桥梁等众多因素,山区高速公路的越岭线路平均纵坡可在2.6%~3.6%之间。为适应我国对公路技术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在山区高速公路越岭线路的连续下坡或上坡路段,当相对高度超过500m时,其平均纵坡不能超过4.6%。当相对高度处于200~500m范围时,其平均纵坡不能超过3.6%。

为更经济合理地建设山区高速公路,保证通车后车辆运营的经济性、安全性,建议在确定连续3km平均纵坡控制值时,若相对高度处于200~500m范围,可根据我国各等级公路的最大纵坡采用值的2/3进行控制。若相对高度超过500m,则根据我国各等级公路的最大纵坡采用值的1/2进行控制。

2.3 技术指标强制性、灵活性与工程技术经济合理性

在公路工程的标准体系中,确定强制性技术指标涉及到公路道路使用的安全,以及交通运输行业的相关规范标准。山区高速公路如何进行线形设计和线位确定,使得交通部颁布的“强制性”技术指标得以执行,又使工程整体的技术经济性更趋于合理,这应该是广大公路科技人员始终思考的问题和追求的目标。

在线形设计和线位拟定时,首先应将控制线形、线位的各要素做明确标注,这些要素是公路工程建设上的“红灯”,不可跨越,如我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区、自然环境保护区等。这些要素都受到各自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公路工程不能随便跨越或穿越。在线路选择时,如果我们能提前兼顾并执行这些行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才能保证线位更加科学合理,同时有效降低公路建设的成本。

[1] 周俊丽.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技术指标和设计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11,(11):388.

[2] 宋歌.山区公路造价控制探讨[J].科技风,2011,(5):235.

[3] 李勇坚.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的特点和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2,(1):163-164.

猜你喜欢
线位纵坡技术指标
两港快线下盐公路至白玉兰大道的线位方案研究
基于交通事故多发位置的区间平均纵坡控制指标研究
半柔性复合路面在重交通长大纵坡路段的应用
浅析水文地质条件对某高速公路路线选择的影响
道路最小设计纵坡探讨
区域过河咽喉通道选线优化研究
——以济南齐鲁大道北延工程为例
揭示车路协同矛盾 破解长大纵坡难题
技术指标选股
技术指标选股
技术指标选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