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引流术治疗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

2014-08-15 00:53
实用临床医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侧脑室蛛网膜引流术

陈 超

(修水县中医院神经科,江西 修水 332400)

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在多种病因作用下出现的一种恶化脑血管出血性疾病,青中年比较多发,患者症状多表现为恶心呕吐、意识障碍以及脑膜刺激征,极易并发脑积水等恶性并发症。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是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并不能有效治疗患者疾病。笔者采用侧脑室引流术治疗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27 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 年4 月至2014 年4 月修水县中医院收治的67 例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男37例,女30 例,年龄46~74 岁,平均(60.0±1.2)岁;发病至治疗时间<12 h 32 例,12~24 h 19 例,>24 h 16例;合并心肺功能不全20 例,高血压12 例,冠心病14 例,糖尿病21 例。所有患者入院48 h 内均接受常规头颅CT 检查,可见环池、后正中沟、侧裂、前正中裂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情况,脑脊液显示为血性;排除凝血机制障碍、手术部位感染、呼吸循环衰竭患者。将67 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 例、观察组27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保持患者绝对安静,禁食、禁饮。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抗感染、降颅内压、吸氧、止血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侧脑室引流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体位,并根据CT 扫描结果确定颅表穿刺点,尽可能选择的穿刺靶点位置在非优势大脑半球的侧脑室额角,并对皮肤进行局部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采用枪式电钻沿着穿刺点钻透硬脑膜以及颅骨,将导丝插入引流管,两手分别手持引流前端以及末端,沿着双耳连线的垂坠方向向后下约进管5 cm,可见有脑脊液流出后,再进管0.5 cm,与无菌引流袋相连接,并采用1 号丝线固定引流管,采用无菌纱布覆盖和固定穿刺点。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治疗1 个月后复查头颅CT,比较2 组再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疗效标准[1]:治愈为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临床症状消失,无后遗症;改善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无效为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死亡。有效率=治愈率+改善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4.5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40 例治愈14 例、改善16 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5.0%;观察组27 例接受双侧脑室引流18 例、单侧脑室引流4 例、二次脑室引流5 例,治愈15 例、改善10 例、无效2 例,有效率92.6%;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 个月后对照组再出血7 例(17.5%),观察组再出血1 例(3.7%),观察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对照组颅内感染2 例、额叶少量出血3 例、血压明显上升4 例、呼吸节奏变化2 例、抽搐4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5%;观察组颅内感染1 例、血压明显上升2 例、抽搐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急性发作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以及较高的致死率特点。该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脑表面或脑底出现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并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以及再出血等[2]。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是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但临床效果不佳。为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纪杰[3]采用侧脑室引流术治疗30 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结果表明侧脑室引流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操作方便,可有效减少患者出血,有效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情况,改善恶性循环,减少死亡率以及致残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6%比75.0%,P<0.05),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7%比17.5%,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14.8%比37.5%,P<0.05)。表明对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侧脑室引流术治疗较内科保守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再出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1]史彩芳,张静.20 例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侧脑室引流术后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75.

[2]段有强.侧脑室引流术在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1):3281-3282.

[3]纪杰.钻孔血肿抽吸联合侧脑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30 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24):26.

猜你喜欢
侧脑室蛛网膜引流术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147例侧脑室增宽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