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

2014-08-15 00:45韦琴英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7期
关键词:田螺腹围内服

韦琴英

(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池546300)

肝硬化腹水是临床常见的难治重症,其成因是肝硬化发展到晚期,引起水液代谢失常所致。笔者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运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6例病例均为我科住院治疗的确诊为肝硬化腹水患者,其中男28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45±5.8)岁;初次腹水者18例,2次出现腹水者22例,多次腹水者6例。诊断标准参照相关文献[1]及全国第十次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相关标准,同时超声检测证实有腹水者。排除合并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

1.2 治疗方法 在卧床休息、护肝、营养、限盐、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外敷。中药内服,组方:黄芪、牡蛎、白茅根各30 g,丹参、赤芍、枳俱子、沙参各20 g,太子参、青皮、白术各15 g,葶苈子、仙灵脾、肉桂、附片各10 g。加减:发热加白花蛇舌草、半边莲;黄疸加茵陈蒿、栀子;下肢肿甚,加益母草、泽兰;舌质暗有瘀斑加路路通、丝瓜络;肠鸣便溏者加干姜、草蔻仁。1剂/d,水煎早晚2次分服。中药外敷,组方:取田螺肉(烘干)12 g,甘遂 10 g,麝香、牛黄各1 g,研制成末。每次取粉末25 g、葱白2根捣泥,用蜂蜜适量调制成药膏,用时将药膏放置在40℃烤箱中加热10 min,用5 cm×5 cm胶布制成贴膏外敷脐部神阙穴,1贴/d,于每晚临睡前使用,每次12 h。以上治疗以30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记录24 h尿量;每日测腹围、体重;每周做腹部B超1次,观察记录腹水量。

1.4 疗效标准 腹水疗效标准参照相关文献标准[2]。腹水消退Ⅰ级:腹水完全消退,B超检查腹水阴性,稳定3个月以上;腹水消退Ⅱ级:腹水大部分消退,B超检查腹水少量;腹水消退Ⅲ级:腹水有所消退,平脐腹围缩小30 cm以上。显效率=(腹水消退Ⅰ级例数+腹水消退Ⅱ级例数)/总例数×100%。

1.5 治疗前后腹围变化 患者治疗前腹围平均值为(105.25±9.61)cm,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腹围平均值为(77.45±8.82)cm。治疗前后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

1.6 腹水消退情况 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46例患者中,腹水消退Ⅰ级12例,腹水消退Ⅱ级27例,腹水消退Ⅲ级7例,显效率达84.78%。

2 讨论

肝硬化腹水是临床常见危重症候,腹水的出现常提示肝硬化已属晚期,腹水的存在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质量。本病属中医“单腹胀、水臌、蜘蛛蛊”等范畴。以肝、脾、肾三脏为病变中心,多由感受湿热疫毒之邪,致肝脾失调、气滞血瘀、水湿内停。其中以脾虚血瘀、水湿内停为关键。因此在治疗上既要益气健脾、活血化瘀,又要利水渗湿。内服方中黄芪、太子参、白术、附子、肉桂、仙灵脾、葶苈子、白茅根健脾益气、温阳利水;枳俱子甘寒,归肝、脾、肾三经,养阴清肝、利水行气;赤芍、青皮、丹参、沙参、牡蛎行气活血、养阴祛邪。诸药配伍,可以改善肝肾功能,激发人体正气,调节机体免疫,使肺、脾、肾三脏功能协调,血脉通行无阻,促进腹水消退。

敷脐疗法是中医常用外治疗法,是外治用药的精髓所在[3]。外敷方中田螺甘咸、寒,能清热利水、除湿解毒。《本草纲目》记载:田螺“利湿热……捣烂贴脐……(能)下水气淋闭。”神阙穴为诸脉汇聚之所,内连十二经脉,为人体经络总枢,经气通过奇经八脉及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用田螺肉、甘遂、牛黄、麝香、蒜泥调敷此处,可以清热利水、疏通经气、除湿排毒,通畅三焦水道,从而达到消除腹水的目的。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中药内服外敷,促进肝硬化腹水消退功效显著,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1):56-60

[2]周静,谢三英,肖春玲,等.中药敷脐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J].现代护理,2004,10(7):591-59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l80

猜你喜欢
田螺腹围内服
田螺姑娘的夏天
孕中、晚期不同特征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的差异性
超声测量胎儿腹围预测出生体重的探讨
内服外敷防疫情
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值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效果
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在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中的应用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摸田螺
田螺
吃田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