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责任关怀”理念融入化工职业教育

2014-08-15 00:51班磊榆林职业技术学院719000
化工管理 2014年30期
关键词:化工企业关怀化工

班磊(榆林职业技术学院 719000)

20 10年,中国化学工业总产值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化学工业大国,化学工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现代生活中,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离不开化工产品,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到文化艺术、娱乐等精神生活,都需要化工产品为之服务。但是,化学工业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危害。上世纪后期,由于一系列的化工厂恶性事故使得人们“谈化色变”,公众对化学工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敌视。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为了规范化工企业管理,挽回化工公众形象,“责任关怀”理念和方法被正式提出并发展起来。

一、什么是“责任关怀”

“责任关怀”(Responsible Care)于1984年由加拿大化学品制造协会首先提出,1988年由美国化学品制造协会正式推行。1992年,国际化工协会理事会接纳“责任关怀”并形成在全球推广的计划。200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正式在中国推广“责任关怀”计划。

“责任关怀”是指一个化学企业在开展其经营业务的同时,针对自身的发展情况提出的一套自律性、持续改善环保、健康及安全绩效的管理体系。该体系特别强调社区的认知和参与,强调信息交流和沟通,并要求企业必须监管化学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注重对供应商和经销商提出相应的要求。“责任关怀”实施的最终目的,不是着眼于近期的商业和利益,而在于树立良好的行业公众形象,从而使化工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零污染排放、零人员伤亡.零财产损失的终极目标责任。总之,“责任关怀”的宗旨是在全球石油和化工企业实现自愿改善健康、安全和环境。30多年来,“责任关怀”在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推广,几乎所有跻身世界500强的化工企业都践行了这一体系。

关于“责任关怀”的含义、内容等,相关的文献很多,不在这里赘述。但对于其含义的理解,在这里有几点需要特别说明:1.“责任关怀”并非法律法规,没有强制性,一切以自愿为原则,也就是说化工企业要比国际或地方法规所规定的做得更好,并且是自愿自发的。2.“责任关怀”并非只是一种理念,更重要的是一种行动,是一种有助于处理健康卫生、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问题的管理体系。3.“责任关怀”要求企业对化工产品从研发、制造、储运和配送、销售到最终的废弃实现整个过程的管理,以减少源自化工产品对健康、安全和环境构成的危险。4.“责任关怀”有别于H SE。H SE是一项制度,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而“责任关怀”既是一个理念,也是一项制度,其与H SE基本准则一致,但包括开放的内容,同时面对企业内外。5.“责任关怀”有别于社会责任。“责任关怀”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但其专门针对化工行业。“责任关怀”有严格的工作准则体系,而社会责任主要是道德要求。

二、为什么要把“责任关怀”理念融入化工职业教育

1.有利于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化工行业

中国社会发展正进入一个特殊的环保敏感期,民众的环境意识与权利意识在迅速提升。而且媒体多样化、范围全覆盖、以及媒体源全员化的“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成了公民意识觉醒的闹钟。例如全国各地的“PX项目事件”,正是公民意识觉醒所造就的结果。但是,公众对化工行业的恐惧和敌视是一种偏见,这说明公众并不真正了解化工和化工企业本身。其实,化工企业在环境、健康和安全方面已经做了巨大的努力,正在大力推行的“责任关怀”就是对公民的最好答复。

化工职业教育面对的是即将参加工作的职业院校学生和已经在企业中工作的一线员工甚至管理人员。如果将“责任关怀”意识融入日常教学当中,那么这部分人首先受到该理念的影响,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责任意识。当他们进入工作岗位以后,也会积极关心身边的工作环境和人员健康问题,并将这种意识传播给其他的工作人员和亲朋好友,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工作人员和管理者具备了这种意识后,企业会改变以往的封闭式管理方式,逐渐的增强与社区公众的沟通,加强社区对工厂整个生产过程及产品的认知,开展工厂和社区的防护环境污染及事故应急处理的演练合作,从而使公众真正了解化工、理解化工。

2.有利于学生和家长正确认识化工类专业

全社会对化工行业的偏见以及敌视,造成了化工行业人才供需比的“倒挂”现象。很多家长和学生不愿意报考化工类专业,致使化工类专业招生数逐年减少,企业化工人才短缺。根据调查显示,高职化工类在校学生对于化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的巨大作用以及对企业文化、法律法规和健康、安全、环保等问题的认识上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校学生尚且如此,那对于不了解情况的民众就更不言而喻了。所以,通过化工企业实施“责任关怀”可以使社区民众认识和了解化工企业,而通过学校“责任关怀”理念教育使得学生和家长正确认识化工专业,逐步培养学生作为“化工人”的职业自豪感、责任感和自信心。

3.有利于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自然提升。新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职业特质和现代产业文化素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既然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就不仅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应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而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教育和“责任关怀”理念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而这一举措也将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从而也就提高了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是促进了全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三、如何把“责任关怀”理念融入化工职业教育

1.培养学生前先培养老师

职业院校的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关怀意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言行。“责任关怀”虽然在我国化工行业已经开始实践,但在化工职业教育中仍然停留在认知阶段,一些教师甚至都未听过这个词语。所以对教师进行“责任关怀”理念的教育是将该理念融入教学中的前提。学校应该派教师去知名的大型化工企业学习培训,在企业实践锻炼的同时,学习企业先进的文化理念和管理方法,考察了解企业“责任关怀”的实践情况和实施方法,逐步培养教师的“责任关怀”意识,并使之能够应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队伍“责任关怀”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形成后,可以反过来指导中小企业进行“责任关怀”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校企合作。

2.将“责任关怀”理念融入具体课程中

以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类专业为例,还尚未开设与“责任关怀”相关课程,各科教材中也尚未融入相关内容。那么,各专业可根据教学安排情况,新开设关于“责任关怀”的选修课或者讲座,也可以将这部分内容融入现有的课程中,例如,入学教育、化工企业管理、化工H SE与清洁生产、企业认知实习、校内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等理论和实践课程中。这样可以将“责任关怀”的教育贯穿于学生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责任关怀”教育,使学生在进入企业工作之前就形成“责任关怀”的意识。

3.在实验实训室管理和科研过程中融入“责任关怀”

学校实验实训室的管理,实验实训教学过程和教师科研过程中,都会涉及到有毒有害化学原料的采购、管理、储运和使用等;都会涉及到“三废”的处理及排放;都会涉及到发生火灾或者毒品泄露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等;都会涉及到实验人员的健康、安全和防护等问题。所以在整个实验实训和科研过程中,我们要融入“责任关怀”的理念,并使之转化为实际行动。当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都具备了这种意识后,同样带动着学生慢慢接受这种理念和意识,并使之形成一种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习惯。

[1]郝长江.践行责任关怀意义重大[J].化工管理.2012(03).

[2]张滨,黄永茂,吕美丽.浅析如何在化工类职业院校开展责任关怀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25).

[3]卞进发,徐建中.化工成人教育学员“责任关怀”意识的培养[J].江苏社会科学.2011(S1).

[4]卞进,王一男.高职院校中责任关怀理念的推进[J].教育与职业.2012(11).

[5]尤小平.把责任关怀融入企业管理[J].粘接.2014(04).

[6]李莉,范圣楠,闫艳,等.化工企业的“责任关怀”[J].环境经济.2012(1-2).

[7]刘秀凤.责任关怀是企业的一种自律[J].化工管理.2012(03).

猜你喜欢
化工企业关怀化工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化工企业中的工作票制度
某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潜力分析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化工企业与人,人们的安全距离有多远?
应用化工第43卷(1~12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