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发展高端农业可行性分析

2014-08-15 00:45张云刚
潍坊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寿光高端农产品

张云刚

(中共寿光市委党校,山东 寿光 262700)

寿光作为闻名全国的“蔬菜之乡”,其农业发展一直保持领先优势,特别是蔬菜产业,在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等方面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为高端农业的发展积累了优势条件,使寿光发展高端农业变得可行。

一、高端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从本质上讲,高端农业是指凭借区域特有的农业资源优势,将高端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结合,瞄准高端市场,生产高标准、高品质的农产品,以获得高附加值的一种农业形态,是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市场及高附加值的有机统一。[1]高端农业属于现代农业范畴,但高端农业又不等同于现代农业,与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农业相比,它对产品的标准要求更高,对消费群体要求的方向性更加明确,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具有顶端优势,是现代农业的高级形式。发展高端农业能够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方面带来良好的预期效益。也正因为如此,发展高端农业已经成为许多地区未来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发展高端农业有利于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近年来,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频频出现,其重要原因就是农产品质量不高,附加值低,难以满足食品安全的现实背景下人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而城镇高收入消费群体对高品质农产品的强劲消费需求又凾待得到满足。因此,通过发展高端农业,生产面向高端消费群体的高附加值农产品,获取较高的品质溢价,从而有效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二)发展高端农业有利于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与传统农业相比,发展高端农业就是通过高端农业科技的应用,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使其满足高端消费群体在绿色、生态、安全方面的高标准要求。同时运用现代管理方法进行营销与品牌运作,提升农产品品位,塑造高端形象,增加品质溢价,从而实现农业科技、产品品牌创建、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生产诸环节的转型升级。并且,发展高端农业使农业与旅游、会展、休闲、创意等诸多产业相互融合,即在巩固传统农产品生产功能的基础上,向休闲、审美、生态、创意等方面延伸,发展多功能农业,进而通过提供非实物的服务类产品提高附加值,从而促进产业的融合升级。[2]

(三)发展高端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

由于农业所提供的农产品同质化趋向严重,产品之间具有很强的替代性,这决定了它是一种竞争力低下的弱质产业。而要提高农业竞争力,就要切实改变过去单纯数量的低水平的重复生产。高端农业是以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着力点,通过增加高端的农业科技要素投入,引进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达到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及市场化经营,从而实现整个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的良性互动,提升农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二、寿光发展高端农业具备的基础优势

多年来,寿光积极探索创新,以农业的特色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努力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有机连接,形成完整高效、相互促进的农业产业体系,为加快高端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体系以及品牌、技术、设施装备等基础优势和条件。

(一)实施“四化”战略,筑牢高端农业发展的产业基础

一是实现了科学合理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了北棉、中粮、南菜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布局,出现了万亩辣椒、万亩西红柿、万亩香瓜、万亩韭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菜基地,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格局,涌现出“中国韭菜第一乡”、“中国胡萝卜第一镇”、“中国香瓜第一镇”等专业镇村587个。

二是形成了完善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多年来,寿光根据农产品生产实际,先后出台了《蔬菜标准化生产考核奖惩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有效地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同时,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对蔬菜质量安全的要求,重点围绕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以市场为导向,抓住主导产品,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寿光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汇编》等36项标准规范,将农业生产全部纳入标准化体系,解决了无标生产、无标流通、无标销售的问题,先后荣获“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示范县”、“全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三是健立了完善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多年来,为提升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水平,寿光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在产业化经营中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了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工厂化”模式、以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联合型”模式、以农民分红为特点的“股份制”模式等三种模式。目前,全市潍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9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25家,带动80%的农户进入了产业化经营体系。探索出了“绿色通道”、海上“蓝色通道”、网上通道等多种蔬菜销售模式,让寿光蔬菜辐射到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是积累了成功的品牌化实践经验。农业品牌化是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多年来,寿光坚持把推进“三品”认证、商标注册和名牌申报作为实施品牌战略的三大内容,不断强化措施,推进品牌创建工作。目前,全市建设了6个国家级蔬菜示范基地,有17个产品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552个产品被认定为“三品”产品,“乐义”、“七彩庄园”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带动全市70%以上的园区产品以品牌形式进入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高端市场。

(二)实施科技创新,增强高端农业发展的动力基础

一是农业科技核心优势不断增强。种子是农业的核心。近年来,寿光高度重视种子研发,注册1.5亿元成立了大型种子企业——山东寿光蔬菜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了育种研发中心,引进了30多名育种科研人员组建育种技术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达成了蔬菜新品种定向研发合作协议,与国内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培育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品种20个。建设种子创新创业基地,重点建设2000亩国家蔬菜种子试验基地和3000亩国家创业园,吸引种子科研机构、企业和人才到寿光创新创业。搭建国际平台,积极促成荷兰农业部、经济部、创新部与我国农业部的中荷共建示范园项目,建立中荷合作交流国际平台,加快引进荷兰蔬菜新品种、育种新技术和新设施。

二是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力度不断强化。健全完善了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和推广国内外一系列蔬菜生产新技术300多项、新品种1000多个、种植新模式30多种,实现了国内外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汇集、转化和交流。实施了17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目前全市蔬菜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面分别达到95%和98%。组建了140多家农业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广泛开展了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全市农村基层干部和95%以上的农民掌握了2门以上农业新技术。目前,已有10万农民获得了“绿色证书”,2.4万农民获得了“农民技术员”资格,180名农民被评为“农民科技专家”。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高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坚持把基础设施投入的重点转向农业和农村,不断改善和提升农业的生产条件。

一是着力打造农业示范园区。在其他地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之时,寿光抢先一步,大力发展农业园区,继续引领全国农业向规模化、规范化、高端化的方向发展。在农业园区建设中,创新了“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种植基地”、“公司+试验基地”等多种运作模式。目前,在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辐射带动下,全市规模以上的种植园区达到126个,标准化畜牧园区达到503个,标准化水产养殖园区达到9个,寿光农业已经跨入“园区”时代。

二是积极培育专业市场。抓好市场建设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寿光全面实施市场升级战略,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档次。目前,总投资20亿元、占地3000亩亚洲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园已经投入运营,年交易蔬菜、水果及农副产品100亿公斤,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蔬菜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2011年,又着力打造区域性果蔬配送、集散中心,构建起了以农产品物流园为龙头,乡镇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镇村集贸市场为基础的覆盖城乡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三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以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等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兴利、除害、防洪、减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寿光紧紧抓住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的机遇,先后投入资金9500万元,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总面积18.4万亩,实现年新增节水能力2700万方、粮食2.7万吨、经济作物产值6500万元,项目区农民年均增收380元。

四是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寿光通过落实购机补贴各项政策、建立农机合作社等措施,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市机械总动力达到139.36万千瓦,综合农业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85%以上,在潍坊市各县市区名列前茅。目前,已经基本实现小麦、玉米等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蔬菜生产方面,电动卷帘机达到20多万台,田园管理机近8000台,蔬菜机械化生产强市地位更加巩固。

三、寿光发展高端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必须选准优势产业

由于农业本身受自然条件制约较大,不同的地区受大气、水土、地形等影响,在粮食、蔬菜、水果、林木、畜牧、鱼类等农业产业中,具有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也不尽相同。在发展高端农业的过程中必须对本地区的优势农业产业进行判别和评估,进而确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因为只有在对区域农产品资源类别详细普查和客观评估的基础上,对辖区所属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予以明确,才能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农产品发展高端农业[3]。通过走高端化道路,辖区的优势农业产业会表现出比其他地区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带来更高的收益。荷兰的花卉产业、法国的葡萄产业、平度的芹菜产业等高端农业产业发展的实践说明,选准优势产业是发展高端农业的前提。

(二)必须坚持政府主导

高端农业发展的前瞻性决定了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没有政府的规划、统筹、扶持,高端农业的持续、高效发展是难以实现的。首先,在政府的主导下培育体现区域资源禀赋的特色优势产业,并通过政府的积极宣传推介,提高生产经营者的认知度,进而影响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行为选择。其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农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方面建立稳定资金投入增长机制,在农产品品牌创建方面建立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机制等,以此调动发展高端农业的积极性。再次,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指导、协调作用,督促农业、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部门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为高端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4]。

(三)必须强化市场营销

高端农产品代表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市场认知度,过硬的产品质量靠生产过程来实现,良好的市场认知度则依靠强有力的市场营销来实现。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高端农产品大多存在管理缺失,导致生产销售渠道受到很多限制,甚至在品牌定位方面,高端农产品销售居然与普通农产品销售战略存在类似性,从而制约了高端农产品的市场扩容和消费认可。因此,要在明确以城市居民高收入消费群体为主的目标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消费潜力、消费心态等诸多方面,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与销售渠道,形成可以稳定发展的高效农业销售体系。

(四)必须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由于农业本身具有生产周期较长,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存在农产品产出风险,广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经济薄弱,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低下,高端农业发展战略框架下的参与农户,其生存发展的需要也对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完善提出了相应要求。高端农业的发展依赖于高水平的农业高新技术及其设备的广泛应用,也存在技术的适应性问题。因部分品牌农产品经营业主的不正当经营行为,可能导致花费巨大经济投入建立起来的高端农产品品牌存在品牌信任危机问题。以上这些,都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进行危机化解。地方政府应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抗灾减灾技术研发、建立市场风险信息预警系统、建立高端农业风险防范基金、成立高端农产品行业协会等措施,最大限度的让高端农业规避风险,促其健康发展。

[1]王中.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

[2]覃多贵.北京市高端农业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3]于爱芝,裴少峰,李崇光.中国粮食生产的地区比较优势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1,(6).

[4]王中,卢昆.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基本内涵及其经验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9,(12).

猜你喜欢
寿光高端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高端油品怎么卖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澳”式无双开启高端定制游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行情
寿光大葱
寿光果树“三大怪”栽培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