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实效策略浅探

2014-08-18 02:59林德媛
文教资料 2014年3期
关键词:教学实效中职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林德媛

摘 要: 本文针对中职学生易忽视语文教学的现状,结合教学实例,提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以听说读写为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开展有专业特色的活动课,切实增强语文教学效果等具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教学实效 教学策略

长期以来,中职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课,而忽视语文课,尤其厌恶语文,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多数学生认为语文教学内容没有专业特色,无法提高学习兴趣,致使语文教学完全丧失活力,语文课甚至成为中职学生的“牢笼”。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中职语文教学实效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例,提出如下看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实效

中职学生大多十六七岁,他们在初中阶段或许成绩不理想,或许性格叛逆,或许行为粗暴,但仍有判断正误、评价世界是非的个人观点,更渴望获得包括教师在内的社会的理解和包容。每一位教师不仅是教书者,还是教育者。教学过程不应单单归结为传授知识,而要表现多方面的关系。共同的智力的、道德的、审美的、社会和政治的兴趣把教师跟学生结合在一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所要教授的内容,而要想方设法地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智力的、道德的、审美的、兴趣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学习。

许多老师面对学生的错误时常恨铁不成钢,每每学生哪怕犯一点小错误都会严词训斥。如果教师一旦不分青红皂白地误会、责怪或辱骂学生的话,那么他们年少而柔软的心从此就对这类事情、这个教师感到反感甚至完全封闭。教师要爱学生,要把欣赏的目光投向学生,多看学生的优点而不是缺点,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你殷切的期望,从而有信心、有希望获取向上的动力,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果我们能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甚至包容他们以前养成的坏习惯,勉励他们积极改进,他们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而不断前行。大多数中职学生此时会对老师产生敬爱或喜爱心理,语文学习兴趣更浓厚,课堂氛围良好,学生思维自然活跃,教学效果自然不错。中职语文教师特别要学会宽容,对学生宽容,既是教师良好形象的展示,又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方式。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说:“教师不应当只限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技巧,还要教育学生,这是教师的神圣职责。”面对逐渐长大成人且自认能够认识、判断世界是非又迫切需要人生观、世界观的正确引导与做人做事模范标准要求的中职学生来讲,语文教师如果以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实效,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

二、以听、说、读、写为主要手段提高教学实效

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自然更高,对老师的教导也会听从,对于语文课的一些基本任务,学生乐意完成。中职学生由于语文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特别是男生,识字量和词汇量少得惊人。短短一篇文章,读错的字居然有几十个;短短的一篇作文,错别字也有十几个。很难想象,以这样的基础,如何学好专业知识,毕业后如何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为此,笔者变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要求为教学手段,每天围绕“听、说、读、写”环节进行语文教学。听即要求学生听课文朗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文磁带,听教师及同学们的朗读,这样有利于记住课文内容。听的基础打好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高。特别是对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而言,听的能力提高后,上课更专心听讲了,注意力也集中了,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大大增强了自信心。因为听意味着心灵的沟通,意味着信任,意味着对讲话者进行及时的反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会听是一门学问,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本领。

说即口语交际能力,现行教材安排了口语交际训练内容,笔者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材,采取多种形式,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都有授受训练的机会,扭转中职学生课堂不爱发言的沉闷气氛。如笔者教学《荷花淀》一文时,让学生注意角色对话的不同语气,表达出小说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这样既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培养了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对于读,笔者认为有两个层次的理解:一是在课内学习时,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找出来,多读读背背,并对语句内容与表达方式进行探究,加深感悟。如在读老舍《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让学生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然后引导他们关心家庭、关心父母,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为习作打下基础。二是在课外,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广泛了解各方面知识。要让学生知道,没有广泛的阅读,很难培养出过硬的语文能力。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读得多了,说和写的能力就会增强。

写即培养写作兴趣,诱发创作能力。语文教学一贯注重写作,这是毋庸置疑的,现行教材在“写作”这一部分增加了想象作文和应用文的比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实用作文能力。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常让学生写日记、写周记、写自己的真实见闻,抒发真情实感。在批改文章时,我常常与学生交流,谈看法,少给一些生硬的评语。这样让学生渐渐地从心里接受,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自然顺理成章。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能力的四个方面,是语文教学中要抓的四个重要环节,如果将之紧密相连,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则既能全面训练学生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三、开展有专业特色的活动课,提高教学实效

单纯的课堂教学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在紧张的课堂思维活动中,学生容易感到疲劳,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主动学习积极性下降等现象。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专业特色,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活动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开展有专业特色的活动课呢?笔者曾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课上,举办过“幼儿故事会”。由于主题符合专业特色,切合实际,学生在准备阶段主动、积极,准备的材料较充分,如《皇帝的新装》、《丑小鸭》、《海的女儿》等经典童话故事。在说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对于虚拟听众(儿童),展示了不少生动、丰富的语言,一些俗语、成语的运用也恰到好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但不会觉得沉闷,反而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思想认识和听说读写能力都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高。又如在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中开展“汽车检测报告汇报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汽车动态消息,布置他们在汽车实训时对各类汽车性能进行研究,再准备有关材料,以便在活动中发表“汇报意见”。对于就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也可以说让他们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他们不但认真对待,更乐意参加和发言。大多数学生不但将自己对汽车的了解滔滔不绝地说出来,甚至还下载了相关图片和文字信息,内容丰富多彩,语文课气氛活跃,十分精彩。这样的活动课上,学生有展现自己的空间,此后一上语文课,他们都跃跃欲试,各种能力得到提高,学习成绩自然获得提高,从此,语文课不再乏味。

当然,开展语文活动课,教师要懂得依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对象的特点及教学设施和条件,设计有关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所学的专业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如学前教育专业的“故事会”、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电脑产品推介会”、航空服务管理专业的“商务礼仪简介”等。通过这些既简单又具专业特色的活动训练,学生不但提高了学习兴趣,还获得了知识与技能。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要增强教学效果,有何困难呢?

综上所述,在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日益受到忽视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追求教学的多样化、实用性。所谓教无定法,就是要求教师大胆创新,进入自由、艺术和具有教育智慧的境界中,建立师生互信的和谐关系。只有文化课为提高专业技能创造条件,才能切实增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吴洪城.有效教学的技能与艺术.[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3]宋涛.语文教学课堂提问题之我见.[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6.

[4]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李海霞.发挥职校生学习能动性,培养学习兴趣[J].成才之路.2009(29).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实效中职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