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气质”之迷思

2014-08-22 00:33胡桢
艺海 2014年8期
关键词:电影

胡桢

[摘 要]跨性别扮演现象在影视,戏剧中时有出现,本文通过对电影《雄雌莫辩》中的跨性别现象的讨论,进行相关女性文化讨论。

[关键词]跨性别扮演 电影《雄雌莫辩》

一、性别展演

电影《雌雄莫辩》是一部色调冷峻的爱尔兰电影,主人公阿尔伯特家道中落,又在14岁时遭到强暴,从此将自己装扮为男性,以服务生的身份安稳生存了近四十年,她的梦想是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开一爿烟草店。片中出现的第二位女扮男装者是木匠佩吉,佩吉为了躲避酒鬼丈夫的暴力对待,从家中逃跑,从此也以男性的外表和身份来生活。可以看出,她们变装的原因之一都是由于外界的压力,她们对男性装束的模仿,是出于对自我的保护,并借此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而不至像当时的女性一样因身份低贱而任人摆布,这种模仿可以用“性别的结构与权力结构共存”①的观点来解释,福柯第一次质疑,颠覆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关系,对于这种观点,李银河在为《消解性别》一书的序言中做了简要解读:“生理性别(包括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都是随历史的演变而变化的,是话语的产物,是异性恋霸权的产物,它是在性实践和性别实践中形成的。”②用巴特勒的“展演理论”进一步解释就是,“纯粹天然的身体并不存在,我们所说的‘身体,实质是重重社会规范,依赖社会强制反复书写的结果。”③阿尔伯特的做法,正是要冲破这种制约(regulation),而这个词显示了性别对人的规范化是如何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显示了目前被当做天经地义的性别差异实际是由权力生产出来的,在当今,何种性别依然持有特权不言而喻。尽管阿尔伯特在做出选择的当时并未预见所有可能的不平等:社会权利机制对女性身体的物化,以或褒或贬的态度将其形容为充满性欲;或在社会机制之中对其生育权加以控制;将家庭义务与其相捆绑等等。

二、渴望承认

与阿尔伯特多年谨小慎微的清冷生活截然不同的是,佩吉已有妻子,值得一提的是,佩吉与妻子的关系是依据主流异性恋家庭构建的,她们相对平静的生活是建立在对世人隐瞒生理性别以及对一夫一妻制的严格模仿之上的,结合现今的酷儿理论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妥协:以传统父权制家庭的情感模式构建了一种看似平凡的家庭亲情,以这种策略试图掩盖同性恋身份认同的焦虑。阿尔伯特开始计划自己的个人生活:她幻想能与旅店的美丽女侍海伦一起构建“家庭”,并让她成为烟草店的掌柜。由这个决定可以看出,三十年的“伪男性生涯”无可避免的对她人生指向造成了影响,这进一步佐证了我之前提出的观点:男人与女人都不是天生的,只要存在着固化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性别就是可模仿的,它我们来说更近似于一种习惯而非既定,甚至异性恋也是可形成,可习得的。巴特勒在《消解性别》一书中强调:“性别是以生理性别为基础的社会建构,每个人生而为男为女,并没有天生的性别认同,他们是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性别认同的,在经过社会的建构之后成长为男人和女人。” ④社会的建构包括了时间与文化的不同与演变,为人熟知的实例如:当某种文明要求女人被动和柔顺,那么当地女性的人格特征就会这样建构起来。

阿尔伯特真的喜欢同性吗?究竟哪一种性别才是她从内心深处更愿意接受的呢?影片给出了答案:佩吉妻子曾留下两件意味深长的遗物——亲自剪裁的女式长裙,两人穿上它们来到了海边。暌违三十年,阿尔伯特再次穿上女装,戴着阔檐帽,连脚步都激动地开始发抖,在远离人群的海边,她抛开了长年作为侍者的拘束谨慎,在沙滩上漫步,快走,最后迎着海风完全奔跑起来,她享受裙摆的弧度,享受将天性释放给吐纳秘密的大海。与她形成对比的是远远落在后面的佩吉,她显然不适合也不爱女装,佩吉是确定自我性向的同性恋者,但阿尔伯特的情感则注定被自己所扮演性别的条框所挟持,继而无法自如选择最适合真实自我的伴侣性别。社会性别不仅是一种对生理性别的认同,它也限制了性欲必须指向异性,是性别分工创造了男性与女性,并把他们创造为异性恋。“既然选择了男性身份,那么就应该去爱一个女人”这种看似非常自然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她的思想。所以在阿尔伯特决定以男性身份将生活进行到底时,真正的麻烦出现了:她遇到了迄今为止最难扮演的一个任务,唯有激情是无法模仿的。 她的僵硬,不懂得如何示爱归根于其不知该以何种身份性别去行动:作为心理女性,阿尔伯特对姑娘没有性爱慕,这也导致了作为外表上的男性,她无法表现出冲动的言行举止。

阿尔伯特在爱情之中是压抑的,不自由的,她对于自身定位也存在着误差,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判定她的整个人生是失败的。我们并不能妄言,女性的一生是她该有的归宿,真正经历的路途反倒是第二人生;我们惊喜地发现,在她的身上,性别正在被消解。

三、性别展演的现实意义

女性究竟如何才能不被损害,不在有色眼镜之下生活工作?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影片中,更多的见诸于当今的现实生活:在大多人眼中,如果一个女人没有家庭,她就什么都不是。反之相同的问题对于男人,第二套莫名宽容的说辞就立刻出现了。这些陈腐的思想甚至曾被某些男性哲学家持有并至今遗留着极坏的影响,黑格尔曾无理地说:“女人担任征服首脑时,国家就立刻陷入危险。她们不按标准办事,而是凭自己的偏好和冲动。”这是黑格尔被称为“女性的掘墓人”的原因之一,但这绝非黑格尔一人的想法;很容易举例:当在任的某位女性政要或高管决策出错时,人们喜好将她的问题与她的性别联系起来,(对于女作家,女演员,女画家,女政治家,人们更乐于讨论其性别,窥探其情感生活,能否将家庭照顾好,而非她们的成就);而当男性政要有相同错误出现时,从古至今是否有一个人说:因为他是男人?将一个人的成败与其性别相联系,严肃地说,这与凭肤色判定人种是否劣等别无二致,而这种荒谬的待遇在今天依然被半数的人类享受着;人们习惯于心里想着,嘴里咕哝着:哦,因为她是女人嘛。这些性别歧视在男性(包括女性)口中不仅登得上台面,而且深入生活中的边角以至于无法大多数人已经麻木,无法感知。一个性别居然就这样被随便否定着。endprint

四、性别角色固化之弊端

黑格尔同样为女性主义者所诟病的是,他建议将女性限制在家庭领域,将家庭领域的活动和道德等同于女性的活动与道德,他掘的墓就是“家庭”与“私人领域”,而我们坚决反对将“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自然化,永恒化。戴锦华说:“在社会的性别秩序中,‘女人是一系列的固定角色,如果拒绝这些角色,必须付出代价”,要求女性呆在家中的父权制,长久以来都将女性界定为情感,内心,从而导致其内在性,事实上,一切生存者都应该同时是内在性与超越性的。女性的身体并不天然代表着要养育,以及照顾别人,或者成为外表美的载体。

男人在今天代表积极的人,是他举着生活的旗帜向前,就是说他既代表男性,又代表人;而女人被放任沉溺于自己的情感,她整个是内在的,她注定内在性,她只是消极的人——女性,“她不论何时作为一个人去行动,都要宣称自己是与男性一致的。在男人为‘主体(subject),女人为‘客体(object)的既定扮演中,她若是扮演主体角色,就是做出了不真实的选择。”⑤有人质疑,阿尔伯特表现出了对自我女性身份的极大不认同,以及焦虑逃避,那她的举动是否是对男权妥协助长?是否是对女性自身的贬低?

“女性之所以感到劣等,是因为某些做女性的要求确实贬低了她,是缺乏男性特权的,因此她本能地选择了健全的人。” ⑥如果说这一选择具有男性化倾向,这就说明了,已有的女性化气质意味着不健全,亟待被审视,被推翻,被重建。阿尔伯特身着男装,表现出男性的举止,甚至比男性更儒雅,更有风度,不错,这是演戏,但这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这是“男性化”的抗议,她已经拒绝把自己变成客体。

“有人反对说,当女人和她的男性一模一样时,生活将失去其精华和趣味。这个观点并不新鲜。希望永远保持现状的人,才会为过去即将消失而流泪,却不为年轻的未来而欢笑。正如消灭奴隶贸易就是意味着布满山茶杜鹃的美丽壮观大种植园的消失,就是意味着整个高尚的南方文明的毁灭。某种“女性魅力”也处在到达同样布满灰尘的陈列室的路途上。”——西蒙娜·德·波伏娃⑦

我相信,男女气质的差异终将消失在人类发展史之中,因为这种差异是基于贬低打压一种性别而使另一种性别获得红利。股神巴菲特说:“我之所以获得如此大的成功,是因为我只需要与人群之中的一半竞争”,而当代戏剧家林奕华也温柔地表示:“如果占人口半数的女性们不快乐,我们的生活怎么会不出问题?”之所以引用这两位国籍相异,专业领域悬殊的男性的话语,是为了表明,女性的力量正在被看见,被期待。而女性自身应该做的是:消解陈腐消极的性别气质,反思传统性别思维定式究竟还在如何影响现代女性的选择;少从性别差异去思考问题,是女性解决自身问题的唯一方式。

(责任编辑:蒋晗玉)

注释:

①米歇尔·福柯,《性史》,范千红,林莉,张廷深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1月,第279页

②朱迪斯·巴特勒,《消解性别》,郭劼,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11月版,第17页

③朱迪斯·巴特勒,《消解性别》,郭劼,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11月版,第37页

④朱迪斯·巴特勒,《消解性别》,郭劼,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11月版,第5页

⑤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ⅠⅡ》,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9月版,第500页

⑥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ⅠⅡ》,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9月版,第516页

⑦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ⅠⅡ》,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9月版,第519页

参考文献

[1]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ⅠⅡ》,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9月版

[2]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朱迪斯·巴特勒,《消解性别》,郭劼,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11月版

[4]米歇尔·福柯,《性史》,范千红,林莉,张廷深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1月

[5]海德 《女性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6]威蒂格《人类性心理》,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7]谢丽尔·桑德伯格《向前一步》,颜筝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6月版

[8] 斯坦能《行动超越语言》,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影
徐克电影的视觉风格解读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电影《飘》中的女权主义意识研究
由《万物理论》看英国传记文学的改编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
论胡玫《孔子》编剧艺术得失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