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2014-08-25 05:44周友金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目标教材思想

周友金

高中现行思想政治必修教材要探究的问题很多,如果每个问题都要进行探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如何科学选择探究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科学设计探究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供一线教师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参考。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探究教学的困境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为此,人教版高中政治四个必修模块设计了大量的探究问题,试图通过开展探究活动来达到降低难度、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发现性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

一般说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学生探究每个问题并得出结论的时间不会少于5分钟。据统计,四个必修模块中每框设计的探究问题平均为6.4个,如果每个问题都交给学生进行探究的话,那么每堂课至少要花去30分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因组织问题探究而耗费大量的时间,不仅会导致每框一课时的教学计划难以完成,而且会削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对高中政治教材中的探究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优化问题探究目标十分必要。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目标的设计与优化

1.探究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

现行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教材中,有不少的探究问题都是从一般意义上进行的设计,例如:查阅××文献,了解××情况;如果你参加了××活动,谈谈印象最深、感受最强的体验;谈谈你从这一图示中感悟到什么;等等。由于省情、校情、学情等不同,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可能会让不少学生感到不着边际,在探究时没有方向,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我们对教材提供的探究问题要进行筛选,重新设计。经过优化的探究问题要能够体现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反映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且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辨析疑难、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问题经过优化,学生才能进行有效的探究,教师才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2.探究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所谓“层次性”,即探究问题的设计要有坡度。古人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要求我们设计探究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体现一定的坡度和层次。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一般分为“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由此设计的探究问题可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我们以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一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这个知识点为例,可以设计三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辩证法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把握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有何意义?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反映了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知识层次。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学生可直接从教材中找到,第二个问题需要组织学生深入探究完成,第三个问题需要通过教师的归纳指导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样,一堂常规课的教学既有学生探究的主体性活动,又有教师教学的主导性活动;既节约了探究活动时间,又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3.探究问题的设计要有发展性

尽管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基础、认知能力上存在差异,但所有的学生都有个体发展的要求及其发展潜力。因此,设计探究目标,应当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仅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摸得到”,有成功的可能,而且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到”,有发展的空间。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如:1.我们手中的笔是不是商品?分别从国家、企业和个人角度,说明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我国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哪些制度保证?3.如何推进我国的文化强国战略?4.创新的哲学依据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既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往往还会生成一些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和感悟,这是对教材现有知识的重新构建和创新,从而使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得到发展。

总之,通过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探究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就低拔高,既能把研究性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既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发展性,又关注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进而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袁妮)

猜你喜欢
目标教材思想
教材精读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阿吾(一首)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