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之于文学创作的意义

2014-08-26 10:41窦贤赟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真实虚构文学

窦贤赟

摘要:人活着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欲望,还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即所说的要活得有意义。人类进行文学活动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人类的创作活动是一种合目的合规律的行为,符合人类的伦理、审美标准。但在文学创作中真和假、实和虚并不是泾渭分明,而往往是真真假假、虚实交融。对创作者来说,文学语言的含混与含蓄使文学创作的虚构成为可能,有限的语言能够创造出无限的解读空间。同时,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零碎的现实重组、将混乱的情感整理的有序,虚构出一个美丽健康、令人赏心悦目的世界。

关键词:虚构;真实;文学;创作;意义;人

中图分类号:I 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1.虚构的文学意味

1.1 虚构与模仿

西方古典文学以模仿论为主,人们把虚构看作是对现实生活反映和折射的手段,这种认识走到极端时就把文学贬低为社会历史和现实文化的一种简单复制品,如此便忽视了文学作品自身的虚构性。文学模仿的是社会生活,是整体的社会生活,是创作者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所谓整体性,即文学表现的不是单个人的社会生活,它要表现的是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整个人类的情感得失。但是文学创作者作为社会生活的个体,是社会中的具体人,不可能也不需要使自己的作品包罗万象。创作者可以通过文学虚构在个人的有限中去模仿社会生活的无限性。再者,从模仿的方式来看,文学的模仿不是机械的再现社会生活和千遍一律地表现模式化的情感。文学的内涵是无限丰富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却是的。但是文学必须有丰富的内涵才能称之为文学,这就要求创作者表现一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内容。创作着要用语言文字的有限性表现人心的无限性。文学的模仿要达到传神的效果,就是文学故事必然精彩而能吸引人、情感必定丰富而能打动人,那么文学就会不仅仅是模仿,还是改造。

社会生活在人头脑中的观念化反映,是一种虚构的反映,它不具有物质性,它只能存在于文学文本中,供人阅读交流,影响并改变接受着的思想。文学模仿所显示的文学形态只能是虚设、假定的,它还要超越于现实。文学的模仿形成一种虚构的现实,是语言文字与声音图画组成的世界,包罗万象又只是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中的一点。通过作者的想象、重组,虚构的世界成为展现人类丰富社会生活的媒介。文学的虚构不是凭空的捏造,他要通过对现实的模仿才能够达到。而且这种模仿要达到一定的理想高度,不仅源于现实,还要普遍地被人们接受。但是作为文学创作的主体,每个创作者又是现实生活中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独特的情感经历,如何让这些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呢?文学的虚构能解决这个问题,它不仅模仿客观的现实、生活百态,它还模仿芸芸大众的情感体验。如此文学就能够传达出那种普遍的能够打动人心的东西。或是绮丽忧伤的情感,或是深沉悠远的哲思,总能触及读者的体味的美感。中外文学史上能够称为经典的作品都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做出了极其成功的虚构。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以丹麦王室的历史为故事底本,模仿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混乱的现实,虚构出了一个经典的感人泪流、引人入胜的王子复仇记。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以一则报纸上的女子卧轨事件为原始记忆,融合了其妻子和姨妹的形象,演绎了一场封建资本主义社会里追求爱情的悲剧女性。读者和创作者同样生活在一定的社会里,他们的所感所想,他们的共同想象就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文学。

1.2 虚构与文学的存在

人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西方很早就流行的“人道主义”,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文学研究会宣扬的“人的文学”。[1]文学其实就是“人学”,书写人类存在的千姿百态,人生活的环境、不同人的不同性格、不同人的命运、芸芸众生的所爱所恨。[3]文学创作也是如此,作家就是要不断创作能够满足社会主义广大人民的审美需求的文学作品,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毛主席在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上就曾说,社会主义文学要为工农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样,文学的存在本身就了阶级的倾向性、为政治的虚构性。但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这样,西方的唯美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都不符合社会主义文学创作的纲领,前者是唯心主义创作论,后者是机械唯物主义创作论,它们都迎合了一个时代的文学品味。所以说虚构并不是文学的存在条件,但它影响着文学的存在。它的影响和宗教一样悠久,但是比宗教温柔。在黑暗的中世纪,欧美文学自古希腊、罗马文化遭到毁灭之后,一直受着宗教的奴役。文学一度成为宗教的传声筒,它愚弄百姓、通过种种幻想麻木教众。各种虚幻的圣徒历险、圣徒赎罪、圣徒升天故事,它们宣扬着宗教的原罪论。而且这些虚假的故事,在中世纪时铁律,谁若说真话或者怀疑必然遭到消灭。而虚构则是对现实的形象概括、生动地叙述,真假善恶都在无言的美中,读者自己体会。人类发展的得失、人类的生命生存、人类社会的复杂形态都在文学中精彩地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故事,故事的背后则是人们对自己生存发展的反思。文学的虚构,就是作者创造出一个美丽的世界或者是一个衬托美的世界,任读者在其中驰骋。读者在虚构的文学世界中再次认识这个经过创作者分析理解后的社会、体验创作者净化过后的人生情感,读者也在这里重新认识了自己,感受自己的存在意义,感受什么的存在。

人生的意义可以在文学虚构的文本世界里去寻找。如卡西尔所说,文学引导人们积极向上。“虚构给文学以力量,赋予文学超越平庸的力量,赋予文学净化人心灵的量。虚构而优美的故事,不仅能满足人类的感情需求,同时也满足人类的理性需求,也满足了人的欲望,满足人类渴望超越自我的愿望。即马克思所谓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文学决不仅仅是对现实生活世界的简单反映,而是既有现实又有虚构交织在一起的“可能性世界”,能够给人以真正的“存在”感觉。[2]

2.虚构之于文学创造的价值

文学创作者虚构作品一定会涉及人类现实生活的道德内容,而且发挥一定的伦理效应。过分强调文学不与生活发生关系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那些都是一种主观唯心的创作论。另一方面,文学虚构对现实生活不合理的道德伦理进行全新的评判,排斥了现有的道德权威,同时自身还产生了新的伦理观点。其次,如泰勒的文学观点,每个创作者,即作家都是生活在具体的国家、民族、种族和时代等现实中,自然有着不同的个性和脾性,有自己对自我和人生的不同看法,他们受着自己环境和思想的约束。作为文学创作中的个人,虽然经常出现现实人格与创作者虚构出来的作品思想不一样的现象,也只是个别现象,而且大多有着修正主义的缺点。虚构的世界和事物基本上与真实世界相接近。因此,要探讨文学虚构的伦理,就要看作为其基础的现实伦理到底如何。现实是零散的碎片飘浮在人类世界中,人们走马观花的欣赏不可能获得有益的见解,只有经过作家的虚构,让现实更加美丽、具体、感人,我们才能认识。而作品的创作本来是一种文字的编织,是一种言语的记录,没有扬善弃恶的功能,而是创作者有意为之。作家的虚构传递着文学作品善的价值。

我们引用王尔德的一句话理解文学的虚构的善的价值:“艺术家接受生活中的事实,然后把它们转化成美的形体,让它们去传达怜悯或敬畏的心情,他展现它们的色彩要素,它们的奇迹,还有它们真正的伦理意义,用它们去创造一个比现实本身更真实的世界,并且具有更崇高也更高贵的含义。”[3]

参考文献

[1]夏志清.人的文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68

[2](加)诺思洛普·弗莱.神力的语言[M].吴持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3-14

[3]奥斯卡·王尔德.谎言的衰落[M]. 萧易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67

猜你喜欢
真实虚构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虚构
虚构的钥匙
虚构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文学小说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
文学
完形填空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