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河东流去》中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2014-08-26 10:41宫笑炎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民族意识

宫笑炎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铸就了华夏民族人民浓厚的土地情结,土地成为他们生活的中心,更是他们生存的保障。正是由于的土地的限制,绝大多数乡村农民思想执拗,不愿接受新的变化,最终造成人生的悲剧。可以说,土地对农民来说,即是依托,又是桎梏,无法移动。这种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复杂关系在《黄河东流去》中得到深刻的体现。

关键词:文化根基;农民和土地;民族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2

引言

《黄河东流去》纪录了国民党“以水代兵”造成“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的悲惨图景,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的黄泛区人民的生活,主要表现的是中原地区的农民在黄河大泛滥中的生活遭遇,歌颂了他们在这场浩劫中表现出来的美好的道德品质、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生命力。黄河泛滥成灾,他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土地,开始了艰苦的逃难生活,但这只是为了能够活着,为了日后活着重新回到自己的家园。在逃难过程中,他们尝尽了生活的艰难辛酸,忍受着各种打击,接受着生活中的各种悲剧;当然,在悲剧的生活中,他们努力生活出轻松的味道,如水上婚礼,大闹盐行,智取驴价等,这些生活的点滴折射出人民群众生活的智慧,更是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道德传统,黄河儿女家族本位的价值观。土地是他们生命的保障,土地是他们的生存的根基,拿起枪杆子保卫自己的土地,保卫自己的家园,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人民群众最终的归宿。小说忠实地表现了人民群众所进行的叛逆的反抗,真实地再现了那一历史时期的典型环境,在这片令人敬畏的土地上,他们演绎了一场壮美的生活情景剧,阐释了生活的意义,生存的价值。

一.农民土地意识的文化根基

1.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封建社会“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深入人心,再加上统治阶级倡导“重农抑商”的政策,这就加强了土地在农民生活中的重要性,形成了农民思想中的小农意识和懒惰思想;几千年儒家思想的熏陶,道德伦理的说教,使人们的家土观念不可动摇。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鼓励着中华儿女勇往直前,积极抗击外来侵略者,保家卫国。

2.特定的地域环境

常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是哺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是中华农耕文明的见证者。黄河给中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养育着这里祖祖辈辈的中华儿女,影响着这里一代又一代人民的思想。在《黄河东流去》中,作者对中原地域自然及日常生活状态的描写,抓住了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以农耕生产为主导,是农业文明的典范。对于中原农民而言,自然环境使耕种成为他们生产的基本方式,土地成为他们生活的凭借与依赖,他们在土地上维系着太多的希望和意义。

3.当时的社会背景

《黄河东流去》所截取的时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压迫人民的三座大山,其中,推翻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人民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获得民族解放的最大的阻碍。随着世界范围内反法西斯战争运动的蓬勃兴起,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并要实施民族自决,推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为保卫自己的土地和捍卫自身的权益,海天亮参加了新四军,并积极宣传抗日思想,为抗日战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打倒日本侵略者,获得独立,夺回属于自己的土地。

4.农民自身思想的限制

当时国内的社会生产力相当不发达,各种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均未得到运用,农民的生活只有依靠几亩薄田,靠自然来决定粮食的收成,对土地有着巨大的恐惧感,农民自身被束缚在土地上,而不是土地的主人。由于受到经济文化水平的限制,当时的农民只意识到土地生产粮食的功能,无法意识到土地的工商业要素功能。因此,那种“土地是生命之根”的执着观念扎根于其思想当中。

《黄河东流去》中农民的土地意识,就是在这些背景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由于黄河决口,洪水淹没了土地,使广大农民流离失所;由于日本殖民主义的侵略,使广大农民一步步走向水深火热的境地。对于农民来说,大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没有了土地就失去了生活的依靠。日趋贫困的广大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有的赶脚,打工,吹响器,有的甚至卖儿,行乞。他们忍受着失去土地的痛苦,努力践行着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灵魂。

二.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小说内容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小说中的主人公们面对着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的固守土地本身的生产能力,排斥社会上其他的一切求生手段,最终埋葬于土地之中;有的虽然没有了土地的粮食依靠,但却能够积极的在这片大地上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以独立自主的现代意识对待土地,在城市中需找一种新的生活。

1. 固守土地的悲剧人生

土地的命运与人民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失去了土地,他们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在《黄河东流去》中,这种“土地是生命之根”的顽固思想,牢牢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造成了各自的生活悲剧。

海长松在离开故乡之时,在自己倾家荡产买下的7亩地里埋下了自己的农具,“填埋下不光是他的镰刀和黄铜烟袋锅,也是填埋着他的心血和希望。”即使逃荒在外,他也谨防自己的孩子学流荡后无法回去种地。这种顽固的土地意识禁锢着他,使他无法拉下面子在城中讨取生活的资格,最终迫使他不得不卖掉女儿,间接导致玉兰的惨死悲剧;海春义这个赤杨岗公认的最老实最可靠的漂亮青年就有着严重的重农轻商的观念,他看不惯妻子凤英做生意时脸上甜蜜的笑容,甚至认为那是卖笑、下贱,从而最终导致了他与凤英的离异。海老清,赤阳岗种庄稼最拿手的善良老汉,他思想中严重的等级观念,使他看不起爱爱的职业,导致他和女儿之间的隔膜,最终,海老清直到被饿死,也没有回到县城女儿的家中。

世代不变的土地无形中限制了农民精神世界的扩展;年复一年与土地打交道的日子给中原农民带来的是一种带着泥土芬芳的质朴与厚重,超稳定的生活状态也给他们带来了思想上的某种狭隘与偏执。可以说,农民的一切劣根性都来源于他们脚下的土地,农民正是有赖于对土地的依附而成为农民的,这些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了他们的生活悲剧。

2. 积极求生的异样生活

在《黄河东流去》中,广大劳动农民在逃难的过程中,都努力的生存着。在反映海长松他们顽固守旧的悲剧生活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新型的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他们既立足于土地,又不被土地所困,實现了农民文化心理的历史性转变。

陈柱子一家,赤阳岗的饭铺老板,逃难来到西安,依然干起自己的老本行,在这片人生地不熟的土地上打下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在离开土地粮食的保障下,他们依然能够找寻生命的依靠;海爱爱,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在生活的逼迫下,毅然决然选择了说书这一为人所不耻的职业,担当起养家的重任。她同样冲破了土地的束缚,找到了生存的依托。同时,在这样的生活中,爱爱找到了自我并开始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凤英在黄河水泛滥成灾的时候,被父亲嫁给了邻村的海春义,本以为是给女儿找到了依靠,却不料生活往往不是按照我们所想的那样继续。凤英没有了农村小媳妇那样的腼腆姿态,而是大胆的融入城市的生活中,干起了自己的饺子馆。为此,她与海春义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最终两人分离,海春义远走异乡他地。

凤英依然在城市生活中顽强的生存下去,她开起了自己的缝纫店,找寻人生的真正意义。

陈柱子,爱爱和凤英他们所经历的是以前没有想过的生活情景,他们这些人在城市商品观念的冲击下,放弃了以往“土地是生命之根”的执拗观念,随着空间、眼界的拓展,他们实现了精神世界的扩张,形成了独立自主、开放进取的性格。他们不再像以前的农民那样匍匐在土地上听任土地的摆布,而是屹立于大地上,以别样的目光俯视着脚下的黄土,以独立自主的现代意识对待土地。

三.农民土地生存意识向民族独立意识的升华

《黄河东流去》所展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失去土地的悲惨生活,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这时的土地意识不仅表现为农民在土地上只是简单的寻找粮食依靠,还表现为争取民族独立,家国完整的思想观念,他们思想中固有的“小土地”观念逐渐转化为保家卫国的“大土地”意识。

在作品中,农民对新四军的认识由不错逐渐发展到常驻军,这军队是咱们的军队,农民思想中的自我意识逐渐被家国意识所代替,李麦曾有这样的感想:现在已经不在意自我的牺牲有多大,只希望全国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安定的生活。参加革命后的李麦,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即使是在她和宋敏两人开荒的时候,她的生活依然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这种土地意识的转变还体现在海天亮身上,这个昔日的船夫,现在已经是新四军战士了,他极力宣传抗日思想,夺回自己的土地,找回自己的家园。

这种土地意识的转变,还体现在农民知识分子——徐秋斋身上,他是一个生活在农民群体中的一个知识分子的代表,作为穷苦人的徐秋斋和蒙学先生的徐秋斋,生动而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形体上。他的形象代表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传承者。他的头脑中融透着中华民族忠正、侠义、骨气的思想。他钦慕的是伯夷叔齐的节气,津津乐道的是岳飞抗金的故事。他常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为李麦出主意,迫使海福元出棺材殡埋李甲子;他大闹盐行,为素不相识的妇女追回被诈的盐钱;他自愿地做着这一切,就因为觉得“情理不顺”。徐秋斋坚定地反抗着这个黑暗社会的压迫,他进行斗争的方式,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独特丰富的生活经历,对于自己敌人的洞若观火的了解,使他常常采用某种奇特的方式,出其不意地战胜敌手,而绝少用硬拼的方法。他曾略施小计,就叫汉奸团长呕出了王跑的三十五元驴钱,只不过用一点鸡血,就保住了村头的两棵大杨树。徐秋斋身上保存了中华民族的风俗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活化石,作品中,徐秋斋对梁晴的说教,就是一个传承者对民族继承者的谆谆教诲,是一个传承者对民族文化的传播的体现。

没有了土地,就没有生存的基础;没有了土地,就没有民族的独立;没有了民族的独立,又何来自己的土地、家园。黄河泛滥成灾,使人民群众失去了生产粮食的土地;日本侵略者惨绝人寰的杀戮,使中国老百姓失去了自由生活的家园。《黄河东流去》中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种庄稼,收粮食的温饱问题,而是升华到民族独立、民族尊严的层面,面对外来侵略者,中华民族的人民绝不会以苟活的态度求取生存,而是以主人公的身份,拿起枪杆子打走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最终,个人的归宿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结束语

《黄河东流去》名冠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之首,作品内容展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生命意志、家庭观念及其土地意识,这些已经融入民族性格,已经成为民族认同的文化要素,是支撑黄泛区人民战胜苦难的最终决定力量。作者以锐利的眼光发现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生活现象,揭示了蕴藏其中的民族文化精髓,找到了民族的活力之源,阐释了生存的艺术意义。

注解及参考文献

[1]谭解文:《现实主义道路上的新探索—读李准的<黄河东流去>》,《理论与创作》,2001年02期

[2]孙荪,余非:《李淮十新论》,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3]吴道毅:《南方民族作家文学创作论》,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

[4]李凖:《黄河东流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

猜你喜欢
民族意识
先秦文学教学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策略探究
沈连洙与尹东柱创作生涯的比较与研究
论当前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日益强烈对我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影响
中华民族追逐“复兴之路”的历史足迹
伪满时期东北文学的节俗书写
论老舍文学创作中民族意识的多重性表现
根植民族 与时俱进
美国早期白人弱势群体的民族意识分析
从天国到人间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