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铁凝短篇小说中的“微型对话”

2014-08-26 10:41郑丽萍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铁凝短篇小说

郑丽萍

摘要:“微型对话”是巴赫金提出的理论,即潜在的对话,人物对话中回响着他人话语和自身话语的抗辩和诘问。铁凝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尽显了“微型对话”巴赫金

的这一理论,本文通过简要的剖析将铁凝短篇小说对话的这一特点做粗浅的梳理。

关键词:铁凝;短篇小说,微型对话

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微型对话”是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文的论述中提出的理论。他说“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到处都是公开对话的话语与主人公们的内心对话的对语的交错、和音或间歇。到处都是一

定数量的观点、思想和语言,合起来由几个不相融合的声音说出,而在每个声音里听起来都有不同。”①简而言之,微型对话即内心对话,是建立在双声语基础上的一种小说话语,这种话语包含着潜在

的对话,回响着他人话语和自身话语的抗辩和诘问。

铁凝的短篇小说中微型对话主要表现为人物与自身的“虚拟”对话,即表现为这场对话的虚拟性,看似一场无声的对话实则有声。表面上看来这场只说不答的“独角戏”显得孤掌难鸣,毫无意义,其实

这是话语表达者用自己的语言同自己交谈,即一个声音代表心灵深处的自我,另一个声音代表可能存在的“他者”的话语,真实的“我”与暂时替代了别人的另一个“我”在进行沟通与协商。

一、话语接收者的真实在场——话语屏蔽

在话语交际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表达与接受双方都在现场,但是由于某种原因,话语一方占据话语主导权,有意或者无意将话语转为无声语言使信道受阻,导致对方无法接受信息,这就是话语屏

蔽现象。话语屏蔽是祝敏青在《当代小说语境中的对话审美》一文中提出的理论,她认为话语屏蔽就是对话一方有意或者强制性地将话语屏蔽,使交际双方信息通道堵塞,使本应获悉传送来言语信息的

接受者处于未知收状态,因而不能领略表达者的言语意图。话语屏蔽在显性的作品人物之间呈零交流状态,但却开启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信息通道,表现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审美。如:

我在大雾里醉着走,直到突然碰见迎面而来的一个姑娘——你,原来你也正踉跄着自己。你是醉着自己,还是疯着自己?感谢大雾使你和我相互地不加防备,感谢大雾使你和我都措手不及,只有在雾里

你我近在咫尺才发现彼此,这突然的发现使你无法叫自己戛然而止。

——铁凝《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在大雾里,“我”和迎面而来的姑娘你变得得意忘形,我们可以踉跄着自己、醉着自己、疯着自己,这种搞怪,流露出本真的自己。“我们”在这朦胧的世界里发现了对方,“我”开始对你进行来了一

系列发问,但是你没有反应,因为这是“我”发自内心的声音,你听不到,近在咫尺的“我们”一笑而过。在这大雾的世界里将你我与整个世界阻隔起来,才能体会驾驭属于自己的这个世界,放肆的我

们可以在大雾里清晰地注视自己,才能在心灵上获得片刻的自由与宁静,自己才能感受到自己,大雾中的你我不同于现实生活中常态的你我,这些都是大雾赋予我们的权利。处于朦胧世界的“我”,出

于话语的主动权,让对面的你出于话语的被动接受状态,由于没有发出有声语言,你出于未知状态,交际活动没有开始已经结束。但是这时交际活动交际主体发生了转移,现实的交际对象“我”和“你

”退居后位,作者与读者之间开启了信息通道,获得了意外的审美趣味。

二、话语接受者的隐性在场——话语独白

巴赫金提出的在深刻的独白性的言语作品之间,总存在着对话关系。一切话语都具有对话性,不仅对话形式的话语如此,独白形式的话语也同样具有对话性,他说“独白与对话的区别是相对的。每个对

语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独白性(因为是一个主体的表述),而每个独白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个对语,因为它处于讨论或者问题的语境中,要求有听者,随后会引起论争等等。”②与传统的你来我往式的

对话相比,这里信息直接接收者出现了真实“缺席”的现象,其实这时候的话语接收者是隐性存在的,是话语表达者和接收者合二为一,一个自己上演话语信息发送者,另一个自己扮演话语信息接收者

而进行的一场“潜在的对话”。

铁凝短篇小说中常常发现话语接受者出现了显性的缺失,读者要深入文本内部才能发现出话语接受者“真在场”。在铁凝短篇小说里,隐性存在的那个话语接受者有时候是话语发送者自己,即这场对话

表现为自己与私底下的自己进行的一场“内心辩论赛”如《与陌生人交流》的一场自我间的对话,即自己与另一个自己进行的一场对话:

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再去唤起她那爱美的心意。那小吃店的门口该不会有“欢迎卫生检查团”的标语吧?城市的饮食业,总

要不时迎接一些检查团的;那小吃店的门前,会不会有电视摄像机呢?也许某个电视剧组,正借用这店作外景地。我庆幸我的车子终究是一晃而过,我坚信愿意坚信的:她的焕然一新分明是因为听见了

我的感激。

——铁凝《与陌生人交流》

这里的“我”与另一个自己“你”进行的一场议论。小时候在吃早餐的那家小店里发现了一位炸油条的姑娘,那时候她给了“我”美的启发,促使我向她学习,开启了对美的追求。几年后,当“我们”

第二次相遇的时候,她已被岁月消磨,变得麻木消沉,毫无生气,“我”顿时发出感慨“似乎害怕被人识破,当年的我,专心崇拜的就是这样一位妇女。”又一些年过去,当“我”再一次关顾那家小店

的时候,“我”鼓足勇气向多年前“我”崇拜的他“表白”了。对于“我”突如其来的“表白”,她用一声“嗯”表示她接受了一个陌生人的赞美。第四次,“我”再次见到她的时候,她容光焕发,“

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重新焕发了生活热情。这一切说明在陌生的“我”的启发下,炸油条的姑娘重新燃起了对美的追求。这段话是“我”看见那位姑娘重新恢复了对生活的

热情、对美的追求之后,自己与心里的那个自己的一场对白。作者用第二人称“你”来区分另一个“我”,对于“平淡的生活里处处会充满陌生的魅力”发表的感慨是一场自我对话。“我”对另一个自

己“你”说,正是因为“你”的成长与领悟,“你”在获得美的启发的同时,知道回报这陌生的感激,重新唤起她爱美的心意。对于自己一系列的发问,“你”也许没法知道答案,但是有一个答案“你

”是确定的,那就是对美的重新唤起,让那位姑娘焕然一新。这场“潜对话”表面上似乎失去了信息的直接接收者,实际上却隐含其中,这样的对话往往更加耐人寻味。

参考文献:

[1]铁凝.巧克力手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俄]巴赫金著,钱中文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巴赫金全集第5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

[3]祝敏青.文学言语的多维空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注解

①[俄]巴赫金著,钱中文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巴赫金全集第5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73页

②[俄]巴赫金著,钱中文译.插入第2号笔记本的内容提纲[M](巴赫金全集第4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58页

猜你喜欢
铁凝短篇小说
铁凝三谢张守仁
结缘《短篇小说》
一声姥姥
孙犁与黄豆
大作家与小黄豆
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短篇小说没有问题
王齐君主要作品年表
我见到了作家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