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汾湖叶氏家族女性诗歌创作研究

2014-08-26 10:41王菀林芳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诗歌创作

王菀 林芳

摘要: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孕育出了众多的名门世家和著姓望族。本文拟对叶氏文学世家女性作家群及其诗歌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而对沈宜修、叶纨纨、叶小

纨、叶小鸾的文学成就及其在古代文学史的影响进行较全面的把握。

关键词:叶氏文学家族;女性作家;诗歌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汾湖叶氏风雅满门,是明清时期较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世家,“叶氏五子三女并有文藻,一门之中,更相唱和以自娱。”形成了以沈宜修为中心,三个女儿叶纨纨、叶小纨、叶小鸾为代表的汾湖叶氏女性

组家群,她们擅长诗词歌赋、戏曲文章,组成了中国女性文学中很突出的一个创作群体。

(1)沈宜修的创作

沈宜修,字宛君,副都御使沈珫之女,戏曲家沈璟侄女。幼年便聪慧非常,她“(八岁)即能秉壶政,以礼肃下,闺门穆然”。①其叔父甚以为奇,所以将她许配给好友叶重弟独子叶绍袁。婚后困顿的生

活并没有减少生活的乐趣,他们夫妻俩“挑灯夜坐,共诵鲍明远《愁苦行》,笑以为乐。”②而这样的生活并没能长久持续,自崇祯五年开始,三女小纨、长女纨纨及冯太宜人先后亡故。此后宛君也被

肺病缠身,崇祯八年(1635年)九月初四子夜安然离世,年四十。著有《鹂吹集》,含盖诗词文各个方面。

《鹂吹集》中诗歌从题材上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悼亡、感怀、咏物、赠答怀人、拟古。悼亡诗均是崇祯五年以后,宛君人生最后三年之内的作品。共六十三首。主要哀悼两女及亡子,还有表妹

张倩倩。

诗集中第二类作品是以送别怀人为主题。这些诗可以从侧面考察诗人的交游情况,诗人怀想的人有仲绍、君庸、君晦、张倩倩、六妹、周姐、昭齐等,都是作者的亲人,可见诗人交往圈子较为狭小,生

活基本以自己的丈夫为中心,怀感仲绍的诗作占主体。崇祯元年到四年,叶绍袁游宦北京,四年之中丈夫在外做官,作为妻子宛君虽然“别恨长悠悠”,但也不忘记时时安慰丈夫“聊歌送君曲,且做无

情游”(《送仲绍北上戊辰》)。在诗中抒发对丈夫的思念,但感情平和,结句往往会安慰丈夫,体现出“怨而不怒,衰而不伤“的诗教影响。

诗集所存最多的是感怀诗,这部分诗歌是《鹂吹集》的主要部分。这些诗多有感而发,以“有怀”、“有感”、“偶怀”、“感怀”为题,抒写生活中的小片断,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绪。这些诗奠定了《

鹂吹集》诗歌的感情基调一一愁。有学者曾对《鹂吹集》出现的“愁”字进行统计,发现共出现了244次。③而在闲愁之外穷愁、病愁亦占很大比例,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贫病交加的生活,折磨着诗人

敏感的心理,尤其是到了晚年病倒之后更是感慨于这样的人生境况,她这样写道:“病骨未消应似沈,愁丝渐看欲垂潘。”(《秋怀》)

(2)叶纨纨的创作

叶纨纨,字昭齐,沈宜修长女。幼年就许配给了袁傲的第三子,三岁“读《长恨歌》不四五遍即能朗诵,无不惊?”④天启六年十月与袁氏成婚。但此次婚姻十足是场悲剧,不睦的夫妻关系使得愁怨日夜

侵袭着叶纨纨的身体和灵魂。加之小鸾突然去世的噩耗使她的肺病彻底爆发,崇于祯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632年)卒,时年二十三岁。纨纨有诗集《愁苦》一卷,又名《芳雪轩遗集》。集中共收诗九十

五首。

纨纨生性敏感,又生活于文学气质厚重的午梦堂中,不幸的婚姻使她敏感的心灵对愁怨的感悟远比他人敏锐。《愁言》中共出现“愁”四十次,纵使满目的“愁”字也难以写尽她的愁怀。叶绍袁说她“

七年之中愁城为家。”这些愁常年郁积于心中,招之不来,挥之不去,终日凄凄惨惨。所以纨纨诗中无论感怀、咏物、赠答的诗作,无不被凄凉愁怨色调所笼罩。如《春同看花有感》:

春去几人愁,春来共娱悦。采去总无关,予怀空郁结。愁心难问花,阶前自凄咽,烂漫任末君,东君情太热。独有看花人,冷念共冰雪。

即使在繁花似锦的暖融春日,诗人的感受却仍然是“冷念共冰雪”,让人隐约感觉到诗人没有任何寄托的生活状态,真是一字一泪。

(3)叶小纨的创作

叶小纨,字蕙绸,绍袁与宜修次女。小纨精于曲律,以其《鸳鸯梦》杂剧的创作为世人瞩目,有《存余草》存世,收录于《午梦堂集》中。叶小纨卒于1657年,在其四十五年的生命中,经历了父母兄弟

姐妹许多亲人的去世,经受了一次次悲痛欲绝的煎熬,血缘至亲接二连三逝世带来的巨大伤痛,使叶小纨创作了大量的悼亡诗词,在其为亲人的凋零而逐年哀悼悲伤之时,其内心郁积逐年增厚,使得她

的作品染上了悲伤忧郁的色彩,这在其诗歌中表现尤为突出。

小纨经历过明清易代的大变革,时代的沧桑,社会的巨变,她都曾亲眼目睹,亲身经历过,所以在其作品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反映。如《恭和大人初度韵》(其二):

分湖回望烟野迷,梧竹犹存凤不栖。莲社欲游庐阜下,草堂重赁漉溪西。

儿声古寺传钟磐,何日中原息鼓鼙。注就金刚参妙理,安心好自证菩提。

这首诗作于丙戌(1646年),是为庆祝父亲叶绍袁五十八岁生日而作。时局的动荡,战火的蔓延,昔日的家园分崩离析,家不成家。小纨对战争充满厌倦,急切的盼望和平,但对中原的声声鼓鼙,她也是

非常无奈,宽慰父亲“注就金剐参妙理,安心好自证菩提”,既然改变外界无能为力,那就不如在佛光摇曳的世界里保持内心的寂静。

(4)心游天外——叶小鸾的创作

叶小鸾,字琼章,又字瑶期,绍袁和宜修的三女,其文名于姐妹间最是突出,十七岁于出嫁前五日而卒。在其短暂的十七年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歌赋,数百年来为后人所称道。在她死后,叶绍袁、

沈宜修夫妇辑其生平诗103首。词36调90首,曲1首,文3篇为《返生香》,收入《午梦堂全集》。

叶小鸾短暂的十七年都在闺阁中度过,生活环境较为狭窄。而闺中自幼习在多愁的诗人气质的渲染下,养成了敏感而多愁的性格。“惜” 、“恨”、伤”成为小鸾诗的主题,诗中所流露出的超出常人的

生命悲剧感,并不是辛弃疾笔下“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无病呻吟,而是对生命,对人情世故的超脱的体会。舅母张倩倩的人生遭际以及大姊叶纨纨的婚姻不幸都使她对即将到来的婚姻

产生莫名的忧虑,一面是对自由爱情的呼唤,一面是封建礼教的束缚,这种矛盾心情造成小鸾对未来命运的不安,并从而导致叶小鸾的诗中有着挥之不去的哀感。叶小鸾诸诗或感时伤事,或抒写闺情,

或咏物,或写景,女性生活中常见之景成为她笔下的题材。虽然诗作题材上较为狭窄,且短暂的人生使她缺少透过人生历练所达至的深远意境。然而这些并不能掩盖小鸾诗作上的才华:小鸾以其女性特

有的敏感气质感知着周围的事物,并把对它们的感触诉诸笔端。

参考文献

[1]叶绍袁,《午梦堂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

[2]吴秀华,林岩,《枫冷乱红凋——叶氏三姐妹传》,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3]曲向红,《吴江叶氏女性诗词研究》,苏州大学.

[4]林晓玲,《论叶小鸾和她的诗歌创作》,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5]关春燕,《明代吴江女性文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

注解

①叶绍袁《亡室叶安人传》,《午梦堂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25页。

②叶绍袁《亡室叶安人传》《午梦堂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28页。

③关春燕《明代吴江女性文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第

猜你喜欢
诗歌创作
论道教对刘禹锡诗歌的影响
谈徐志摩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独特性略析
偏爱这不息的变幻
浅论龚自珍诗歌中的爱国主义
卞之琳和穆旦受T.S.艾略特影响的比较分析
送学生一方舞台,展学生多方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