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史诗性叙事影片的美学特征

2014-08-26 10:41刘子煜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叙事结构中国式

刘子煜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史诗的源头,臆想建立史诗性叙事结构,以此阐述这类叙事影片的审美特征:长篇巨制、英雄传奇叙事、彰显集体力量与现实力量。

关键词:史诗性、叙事结构、中国式、美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长期以来,金戈铁马、磅礴大气的史诗巨片一直是影迷们的喜爱,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宏大壮阔的历史场景,激昂的背景音乐,让我们置身于那些久远的年代。但是,史诗影片在学界上并无完整

明确的定论,甚至有人把史诗片与历史片、传记片混淆而谈,它们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在具体的叙事手法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史诗片不是一种成熟的影片类型,但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模式与美学臆

断,分析史诗性叙事结构在影片中的体现,对史诗影片的理论建构有很大的意义。

一、“史诗”概念与史诗性结构

(一)关于“史诗”的概念

《辞海》(1989年版) 说:“史诗,指古代叙事诗中的长篇作品。反映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塑造著名英雄的形象,结构宏大,充满着幻想和神话色彩”。该定义是西方式的,它

源于古希腊的史诗定义:“关于英雄们所作所为的连续性叙述”,其后被西方文学继承下来。由此可知,英雄传奇叙事和长篇巨制似乎是史诗的两个基本品格。

(二)史诗性结构叙事

我们常说史诗影片,但何为史诗影片,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史诗影片是什么,有人认为可追溯到电影诞生早期的《卡比莉亚》和《一个国家的诞生》,也有人认为是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也有

学者认为应从好莱坞“黄金时代”终结后开始,因为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终结与电视的兴起刺激了美国电影寻找新的方向,宽银幕、立体声技术的应用,给史诗电影铺平了技术道路。

二、史诗性结构影片的审美特征

(一)关于“历史真实”问题

在历史片与传记片的创作中,我们常常遵循“忠于历史”的原则,但在史诗性结构影片中,往往是“超越历史”,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常常存在矛盾。“历史真实是就作品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异同关系而

言的,而艺术真实则是相对于作者、作品、观众尤其是作品与观众间的共鸣关系而言的。”①史诗性结构影片追求的是艺术真实,为了艺术表现效果,彰显全人类的集体力量、现实世界的现实力量,往

往对历史进行艺术性的加工。

当然,也有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的佳作,例如《赛德克·巴莱》,该片以“雾社事件”为原型,讲述了赛德克族马赫坡头目莫那鲁道率众抗日的故事。由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撰的,众文图书公司

民国六十九年印行的《台湾省通志》卷九《革命志》中,详细的记录了“雾社事件”的发展经过。魏德圣导演的《赛德克·巴莱》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对历史的完全演绎,既突出了莫那鲁道的英雄气概

,也不掩盖赛德克族对雾社地区日本人的血腥杀戮,展示了以莫那鲁道为代表的赛德克族人从容面对死亡,崇尚民族图腾的悲壮情怀。也加深了现实世界民众对于历史与现实的反思。

(二)史诗性结构影片的美学标准

1、长篇巨制

由于史诗性结构影片多选取厚重的历史背景,时间跨度大,人物角色众多,剧情波澜起伏,因此在影片的具体表现上是长篇巨制的。长篇巨制并不意味着影片的放映时间一定会很长,影片时间的含义包

括放映时间、故事时间、观众心理时间,而史诗性结构影片侧重的是后两者,故事的气势磅礴,在观众心理造成深远影响。

史诗性结构影片也多表现金戈铁马、磅礴大气的战争场面,宏大的历史场景,传奇的英雄故事,由于电影技术的不断进步,决定了这类叙事风格的影片必定是长篇巨制的。

2、以“英雄传奇叙事”为中心

无论是对真实历史再现的《勇敢的心》、《赛德克·巴莱》,还是以真实历史背景为基础,虚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宾虚》、《阿甘正传》,这些影片的叙事中心都由一个英雄人物构成,故事剧情的

发展,围绕着主人公命运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影像,并且英雄人物往往都具有传奇的色彩。

3、彰显全人类的集体力量、现实世界的现实力量

长篇巨制和英雄传奇叙事是史诗性叙事影片的外在表现,彰显全人类的集体力量、现实世界的现实力量则是这类影片的内涵追求。表现英雄传奇的故事影片并不少,单纯的英雄传奇如果不能表现“世界

的完整性”,我们也无法认定它是史诗片。

我们说一部影片具有史诗性的叙事结构,是一部史诗巨作,在于这部影片体现的不仅仅是英雄人物的单打独斗拯救世界,不仅仅是心理的短暂震撼,而是全人类对于自由渴望的集体抗争,对历史和现实

的反思,揭示的是我们认同的普世价值。这类影片的历史不是单纯的过去,不是浮夸的背景,而是对现实的参照,对现实的思考,揭示的是现实世界的现实力量。

三、中国式史诗叙事结构的特殊表现

(一)以意象为核心

民族文化是民族之根。鲁思·本尼迪克在《文化模式》中说:“(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方式。”②不同的民族文化,决定

了在面对史诗性结构叙事上,中西方影片表现出细微的差别。中国人讲究意境之美、境界之高,而意象又是构成意境的重要元素。“意”作为哲学概念,意为情感与思想;作为美学概念,意为艺术家的

志、气、才、情、性等诸方面的情思和意味。“象”是客观化的物象。由此看来,“意象”即是“意”与“象”两者的互相融合和表现。“审美意象的创造,根本上又离不开特定的文化传统的精神意蕴

与符号材料,且成为特定文化传统某种精神品貌的具体体现。”③

在中国式的史诗结构影片中,往往是通过意象的创造,来构造影片的历史背景,烘托厚重的历史感与磅礴的气势,而不是外在的造势。中国式史诗叙事影片是富有文化内涵的,一个人物,一个道具,一

个场景,都是审美意象的塑造,大场面的制造不仅仅是为了造势,而是突出文化,传达中国式史诗性结构影片的特殊力量。

(二)群像式的英雄模式

外国的史诗片中的英雄传奇叙事,往往的主角是单一的英雄,而中国的英雄人物,往往是群像式的英雄。在《开创新的史诗片模式》中,《建党伟业》的导演黄建新在谈及该片创作时,谈到传记片的方

法是“叙述一个人,而我用传记片的方法拍了一群人”。尹鸿教授说到“用史诗线索来串联片段的方法应该说开创了一种的新的史诗片模式,过去的史诗片还是一个主要人物来串联整部电影的情节剧,

像这样以历史事件为线索来串联不同人物的电影很少见。”这段对话中,尹鸿教授似乎很委婉了批评了《建党伟业》的剧作,的确这部影片有很多问题,称“史诗性巨作”稍有牽强,但影片的结构的确

是按照史诗性模式展开的。

灵性激活历史,充满传奇色彩的史诗性叙事影片让历史更加富有现实的存在感,长篇巨制、英雄传奇叙事不断吸引着观众的眼球目光,而彰显集体力量与现实力量又增加了影片的内涵与深度。史诗性叙

事影片是需要经的起时间的考验的,别林斯基说:“每个时代都有不朽的诗。永久的诗,都是能把那个时代中最真实、最实在、最足以显示特征的东西,用最完满最有力的方式表达出来”。创作观念的革

新,电影技术的技术,电影理论的创新,必定推动着史诗性叙事影片理论和创作上的成熟与发展。

参考文献:

①参见于《精神现象学(下)》,艺术宗教.黑格尔.商务印书馆.第283页.

②参见于《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李胜利,肖惊鸿.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28页

③参见于 <美>鲁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转引自丁亚平:《艺术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第40页

④参见于《戏剧艺术原理》.施旭生.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260页

⑤参见于《开创新的史诗片模式》.选自《当代电影》2011年第7期.第35页

⑥参加于《西方美学史( 下)》. 朱光潜 . 人民文学出版社.第516页

猜你喜欢
叙事结构中国式
中国式民主
《哈利·波特》的魔幻叙事解析
贾樟柯电影叙事的板块结构分析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电影《明日边缘》叙事动力解读
《西厢记》与《春香传》的叙事比较
“中国式”的语文意味
另类行为
吐槽“中国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