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认知的途径

2014-08-26 10:41郑伟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事件神话经历

郑伟

摘要:柯文的《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以义和团运动为例,考察了历史认知的三条路径:事件、经历和神话。柯文深入阐述了解读历史主体的历史学家、

历史事件的经历者、神话的制造者三者怎样以不同的方式理解过去。

关键词:《历史三调》;事件;经历;神话;认知路径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柯文(PaulA. Kohen)所著《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以下简称《历史三调》)主旨是以义和团运动为例,考察历史撰写的一系列问题,而“义和团只是这项工作的陪衬”①。在柯文的

笔下,这些“问题”包括:历史亲历者讲述或者记录的历史;历史学家叙述的历史;为特殊目的而创造的历史神话;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柯文回答了人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认知历

史及历史学家如何获得信史这一中心问题。

一、 作为事件的历史

作为事件的义和团是指历史学家描述和解释的义和团。柯文在绪论中提出了历史学家式的历史认知路线。历史学家以理解和解释历史、探求历史真相为目的,对过去进行重塑。历史学家的目标不仅要解

释历史事件本身,而且要解释它与之前和之后的历史进程的联系。

历史学家叙述的历史具有“倒放电影”的回溯性。历史学家在解释历史时容易进入由果倒因的陷阱。历史学家已经知道结果,在“重塑历史的过程”中,“普遍是以已知的结果为起始点”来“解释为什

么会产生这一结果”②。

知道结果给予历史学家极宽泛的视角。他们“可以自由跨越时空,可以理清一些人的精力是怎样与另外一些人的经历发生联系的,还可以理清在空间(和时间)上没有关联的一系列事件是怎样形成范围

更广……的历史事件的”③。这种宽泛的视角,使叙事化历史有别于历史事件参与者亲历的历史。但是,这种优势也有其局限性。“他们的结论中都(间接或直接地)体现了他们对后果的预知”④。

二、作为经历的历史

作为经历的义和团是指由经历过义和团事件的人讲述或者记录的义和团。柯文提出了作为经历的历史认知途径。文中所使用的“经历”有两种含义:一是“对历史形成过程的直接参与”;二是“通过感

觉来认识世界”⑤。

柯文在开篇即指出“完全恢复人们经历的过去本来面目是不可能的”⑥。原因有二:一是“在任何历史环境中,只有一部分人的经历被记录下来,传至后世”⑦,即历史记载的片面性;二是历史的不可

重复性,即“用文字或世界资料(如照片等),或者二者兼用,来重塑过去,而不能再现经历本身。这种经历的历史具有选择性、盲目性(对未来的不可知性)、带有个人主观性等特点。

身处历史事件演进过程中的亲历者对于一些难以忘怀的人或事,个人觉得“有一些不值得记住”⑧。因此对于这些处于辅助地位的事或者人物,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慢慢消失,而“历史学家很少强调

,神话制造者则从未考虑过”⑨。

经历的历史具有盲目性,“参与‘历史事件的个人事先对整个事件的发展并无清晰的预见”⑩。因此,他们并不知晓历史的发展走向。对未来的不可知性使“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往往(虽不是一律如此

)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应付不可能发生的意外变故”。所以说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也面临着文化、社会、和地理等多方面的限制。

作为经历的历史带有个人主观性。直接参与者对历史的看法带有不同于历史的个人意识。“从某种角度来看,历史事件是我们认知历史的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事件是超

历史的,是每个参与者个人经历的终合体”。柯文将其称之为历史的“凝聚”。但是直接参与历史事件的每个人,却最终都“消散”在历史中。

三、 作为被神化的历史

与历史学家重塑的历史不同,被神化的过去是以过去为载体,而对现在进行一种特殊解读。从现实需要的角度而非再现真相的角度解读历史,把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其某一方面嵌入历史的宏大叙事,以满

足某种现实的需要。用柯文的话说,神话制造者的“出发点诚然是理解过去,在许多(虽然不是全部)事例中,他们也许真的相信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然而,他们的目的不在于扩大加深这种理解

,而是要使之为政治、意识形态、自我修饰和情感等方面的现实需要服务”。

四、什么是历史?——作为事件、经历、神话的历史

杜维运先生认为,“历史于往事的记录而外,应是研究往事的学术”。在这里,杜先生不仅强调历史的记录功能,而且更注意历史学家的解释作用。但在柯文这本书中,“‘历史一词……涵盖了认知

历史的各种途径,包括经历和神话在内”。

正如柯文所言,“优秀的历史学家撰写史书时,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在尽量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尽可能准确和真实地再现过去”。同时,历史学家因知道历史事件的结果,因此可以以更宽泛的视角

描述和解释历史的复杂性、细微性和模糊性。大多数浩瀚的历史证据已经消失,被保留下来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并且留存下来的那部分还不一定能够准确的反映历史,使“探求历史真相的行动具有很大

的相对性……即使是最有造诣的历史学家,在某一被神话化的历史事件提出质疑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制造出另一些神话”。

那么作为经历的历史呢?柯文在第二部分的绪论中首先即指出“完全恢复人们经历的过去的本来面目是不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在任何历史环境中,只有一部分人的经历被记录下来,传至后世”。另一

个原因是 “用文字或视觉资料(如照片等),或者二者兼用,来重塑过去,而不能再现历史经历本身”。如“1900年夏被围困在北京使馆区的数百名外国人中,有不少人写过信函、日记和书籍,详述他

们的亲身经历,但这些记载至多是对亲身经历的概述、描绘和有水分的重塑,而不能全面和准确地再现过去”。

神话化的历史是应现实的某种需要而被创造的历史,但这并不代表它们是被凭空捏造的。对神话制造者而言,也许他们不在乎目前的观念对历史事实的影响,但他们绝不会不在乎自己历史神话的可信度

。“即使是经过深思熟虑制造的神话,也不是彻头彻尾捏造出来的,而是通过对不符合或者有悖于其目的的历史资料的歪曲、简化和省略来完成的”。进一步讲,“神话化的过去不需要太准确的历史事

实,但是,如果它要有效地说服或调动过去现在的民众,它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经历、事件、神话的历史只是作为认知过去的“三种途径”,在逻辑上或认知上并没有一定的优劣之分。正如文学平先生认为,“三种历史认知路径,各具特点,各有其真实性及其限度,在认识论上都

不可能达到纯洁无暇的绝对真实,而且没有任何一条路径可以达到绝对的历史真相。因此,在认知历史的过程中,如果可能的话,我们最好是三种路径并用,以获得三维的历史之相对真实”。

注释:

①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神话的义和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以下简称《历史三调》),序4;

②第5页;

③第10页;

④第9页;

⑤第47页;

⑥⑦第46页;

⑧⑨⑩第48页;

第52~53页;

第181页;

第46~47页;

第182页.

猜你喜欢
事件神话经历
画与理
冰尜8级 经历风雨
保罗·利科的“话语事件”思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热点事件中的“舆论搭车”现象探析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神话”再现
经历与感悟
答案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