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学视角浅谈同源词

2014-08-26 10:41范玉林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语言学文化

范玉林

摘要:同源词音义之间有密切联系,这是汉语词汇的显著特征,也是汉语词汇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同源词研究揭示了词汇发展的规律,纠正了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偏颇之处,具

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同源词;语言学;同义词;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所谓同源词就是意义相互联系,读音上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王力的《同源字典》认为“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①。这些字都有联系的一组词,它们在读音上有明显的

特点:相同或相近。

一、同义词与同源词的辨析

意义相同或相近是同义词的最重要的特征,而意义相通是同源词的最重要的特征。下面结合实例来辨析同义词与同源词的不同。

(一)同源词

“趾”(止)和“址”同源。“趾”本义是脚,本写作止,像足形,引申为山脚、墙脚、地基,写作“址、阯”。“止、趾、址、阯”实际上是同一个词。《易·贲卦》:“贲其趾。”《释文》:“趾

,本作止。”《说文》:“止,下基也。”又“阯,山之基也。址,阯或从土。”《汉书·郊祀志上》:“禅泰山下阯。”师古曰:“阯者,山之基足。”《左传·宣公十二年》:“略基趾。”注:“

趾,城足。”“趾、址、阯”三字都指“某之足”,实际上都有一个共同的义素“足”。

“才”“财”和“材”是同源字。人有用叫做“才”,木有用叫做“材”,物有用叫做“财”,《说文》:“材,木挺也。”段注:“梃,一枚也。材谓可用也。”《说文》:“财,人所宝也。”徐锴

曰:“可以入用也。”三字均有“有用”这一共同的义素。因此,我们可以说同源词有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意义相通、相关,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含有相同的义素,尽管同源词的意义不完全相同,但却

含有一个相同的意义构成要素,这就是它与同义词的最基本的区别。

(二)同义词。

“美”和“丽”两字在“美丽、华美”这一义项上是同义词,但在适用范围上有些不同。“完”和“备”两字在“全”这个义项上是同义词,但是两字的侧重点不同。“青”“苍”“碧”“绿”这四字

在“绿色”这个义项上是同义词,但同时又有细微差别,“绿”指一般的绿色,“青”“苍”“碧”均指深绿色。“骄”和“傲”两字在“骄傲”这个义项上是同义词,而“骄”侧重指心理状态,表示

内心的不满,自高自大,“傲”是一种行为表现,侧重在表示行为上的傲慢,没有礼貌。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同义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共同的义项的词,所以说几个词成为同义词的先决条件是包含相同的义项,这就决定了同义词之间在一定的语境之下可以互相替换;同源词却

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同源词的相同因素是“义素”。我们从是包含相同“义项”还是“义素”,来辨析同义词和同源词就很容易了。故同源词和同义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且,同义词是从语义学

的角度划分的,同源词是从语源学的角度划分的,两者的划分角度也不相同,这样辨析起来更容易。

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同源词

同源词在汉语词汇中非常的普遍。同源词的普遍性使我们认识到,汉语词汇的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具有极强的规律性的。但这种汉语词义发展的规律性却似乎与我们通常接受的语言学理论相矛盾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将语言概括为一种符号系统。语言符号连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能指和所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那么,

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联所产生的整体,所以语言符号是任意的。所以,可以简单地说: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人们说不出道理,完全有社会约定。这样看来,读音和意义之间没有什么必要的联系。但汉语词汇中意义相关的词常常

读音相同相近,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对于这种事实和理论相矛盾的情况,陆宗达先生认为:在语言发生的起点,音与义的联系完全的偶然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发展,在原有语词的基础

上产生新词。新词产生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在旧词引申到距离本义较远之后,在一定条件下脱离原词而独立。有的音虽无变,已成他词。也有的音有稍变,更为异语。

三、同源词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一)民族文化心理证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好比镜子或影集,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②民族文化心理指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

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取向、审美意趣、伦理观念和宗教信仰等心态文化。它影响着词义衍化的方向。从民族文化心理的角度,我们可以探求词义引申和词语分化的轨迹,为同源词之间的同源关系提

供文化学证据。例如同源词“朴—璞”、“为—伪”。认识古代汉民族崇尚自然,以素朴为性,反对矫饰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趣,可以进一步证实它们的同源关系。“朴”的本义是指未加工的木材,“

璞”的本义是指未雕琢的玉石。在古人看来,人的天性和本质应该是自然的,如同未加工的木材和璞玉。这种以素朴为性的文化心理为“朴”与“璞”的同源关系提供了有力证据。自然素朴的对立面是

人为的加工修饰。应该说,人为的加工修饰可以产生积极的结果,但古人认为“自然素朴”才是人和万物的本性,所以把“伪”、“饰”看作是人和万物的假相。老子认为“智慧出,有大伪”。他特别

反对人类运用智慧技巧对自然加以改造,从而满足一时的物欲私利。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至迟从老子开始,汉民族就有了用智有为导致虚假诈伪的文化心理。至庄子,他认为“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

,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老庄学说所反映的汉民族对“为”、“伪”关系的认知为二者同源关系提供了有力證明。

(二)古代习俗证

习俗是特定社会或民族约定俗成并长期相沿的礼仪风尚、行为模式、道德规范等文化传承现象的总和。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古代持续到后代的习俗,来探求受这些文化因素影响的词语的分化路线,进一步

论证同源词之间的同源关系。例如通过考察我国古代“坐”习俗的形成背景及其变迁就可以来论证“居—踞—倨”三词的源流关系。在远古时代,没有坐具,先民是席地而坐的。坐姿是两膝着地,而脚

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古人认为这是最规范的坐姿。此外还有一种较轻松和随便的坐法,即“居”,又称“蹲踞”,故《说文》曰:“居,蹲也。”据段玉裁考证,这种坐法是脚板着地,两膝耸起

,臀部向下而不挨地,和蹲一样。后来有了高出地面的床榻、椅子等坐卧之具以后,人们感到臀部着物、两腿向前伸而张开是最为舒适的坐姿,因其与“居”的姿势比较接近,所以称为“踞”,又叫“

箕踞”,因为分张的两腿像簸箕形。这种坐姿被视为傲慢无礼的行为,故“踞”又滋生出表傲慢义的“倨”。通过考察“坐”的习俗,“居—踞—倨”三者的同源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

同源词的存在说明了词汇发展具有规律性,不是杂乱无章的状态。同样,利用西方语言学的理论能更好我服务于学者理解同源词。反之,对同源词的掌握也能是西方语言学理论得到从实。我们应做到将

同源词和语言学理论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去解决语言现象。

参考文献

[1]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苗守艳 赵 君.浅析同源词与同义词的辨析[J].现代语文,2006,(10).

[3]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夏中华.现代语言学引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5]陆宗达.训诂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6]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7]刘静.论同源词与文化的关系[J].社会科学学科研究,2010,(5).

[8]戴茂堂,江畅.传统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注解:

①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②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猜你喜欢
语言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分析
谁远谁近?
传承 民族 文化
The Application of Hedges in EFL Class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The Influence of Memetics for Language Spread
什么是文化
EmploymentAgeDiscriminationonWomen
ItIsBetterToGiveThanItIsToRece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