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形—背景理论视角对歇后语的研究

2014-08-26 10:41杨海静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歇后语图形

杨海静

摘要:歇后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之一,其传统研究多从其起

源、分类、修辞及翻译出发。本文试图从图形—背景理论来分析和揭示歇后语的理解机制。歇后语的前面部分是突显的、容易被感知的背景,是后面部分的认知参照点,而后面部分是图形。人们在认知过

程中可通过背景来激活图形,从而实现对歇后语的认知和理解。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突显原则,参照点,歇后语。

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Abstract:Chinese Enigmatic Folk Similes (CEFS) is on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s. Its traditional studies usually start from its origin,classification,rhetoric,and

transl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and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understanding of CEFS from figure- ground theory. The first part of CEFS is the background which is

highlighted and percepted easily,and it is the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of the later part. The latter part is the figure. Through the cognitive process in which background

activates the figure,people achieve cognitive understanding on CEFS.

Key words: figure——ground theory,principle of prominence,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CEFS

1.引语

歇后语是中国的独特文化,来源于人们生活经验,产生于劳动实践。由于其生动和幽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反映了中国的文化习俗。因此,通过图形背景理论研究歇后语,既深

刻理解了中国文化,又为歇后语的研究拓宽了思路。

2.图形—背景理论

丹麦心理学家Rubin于1915年将图形背景理论引入心理学。他认为图形背景理论是指当我们关注一个事物时,我们难以同时关注其他背景。此理论反映了图形和背景的关系。图形是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

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部分; 背景则是为突出图形而做衬托的部分,是图形的认知参照点(F.Ungerer and H.J.Schmid,2001)。

图形的确立是建立在对突显原则理解的基础上,因此Langacker(1987)的突显原则在确定图形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突显原则是用一个物体或概念作为认知参照点去说明另一个物体或概念。

Langacker( 1987) 认为一个情景中,图形要比其他部分在感知上更要显眼,情景围绕它组织起来,并为它提供一个环境。随后Langacker提出的认知参照点(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是人类一种基

本的认知能力,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经验之中。CRP 主要包含两个基本因素: 参照点、认知。背景就是图形的认知参照点。图形没有已知的空间或时间特征可以确定; 背景具有已知的空间或时间特征,

可以作为参照点用来描写、确定图形的未知特征。( 文旭,2003)

Talmy将图形背景理论运用于语言研究。他认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是语言组织信息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 Talmy,1978)。图形背景作为一种视觉空间概念,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本文试运用图形背景理论

对歇后语进行认知研究,进一步揭示歇后语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机制。

3.图形背景理论对歇后语的阐释

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前面的部分是背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易感知的场景;后面的部分是图形,通常是描述性或评论性的抽象短语,依赖于前一部分并以其为参考点。歇后语前部分是突显后

部分的基础,后部分只有在前部分的衬托下能显现。歇后语后部分才是说话者的真实意图所在。从内容联系上,歇后语为比喻式歇后语和双关式歇后语两大类。作者试图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这两类歇后语

进行分析。

3.1图形背景理论对比喻式歇后语的分析

比喻式歇后语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部分是形象的喻体,后部分是对前面的喻体做出解释和说明,揭示其内涵意义,即喻意。喻体和喻意之间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在歇后语的结构中,前面的喻体给

人们提供熟悉生动的场景或易感知的事件,可看作是背景;后一部分的喻意是在前面部分的基础上推断的,更为抽象,被看作是图形,是认知焦点。此类歇后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例

如:

1.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2.吃了秤砣——铁了心肠

在例1和例2中,当人们听到这两句歇后语时,在大脑里激活的是“秋后的蚂蚱”和“吃了秤砣”这两个背景,以它们为认知参照点,根据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这两句句歇后语突显的视角是

“秋后天气转冷,蚂蚱会被冻死”和“秤砣是铁做的,人吃秤砣,心肠必然硬”这一图形。因此,在人们对歇后语的背景进行认知时,对图形的正确理解也离不开人们的生活经验、认知经验和语境的作用

3.2图形背景理论对双关式歇后语的分析

此类歇后语是指其后面的说明部分是一语双关,既照应比喻部分的意义,又有引申意义。虽然后一部分是说话者的真正意图,是听话者感知的焦点,突显的部分,但是它必须在说话者说出前部分才能被

感知,换句话说,歇后语前一部分是突显后一部分的基础; 后一部分只在前一部分的衬托下才能显现(刘国辉,2006)。双关歇后语是指后一部分通过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音或谐意来达到双关的效果。例如

1.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2.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在例1和例2中,谐意部分“盐(言)”和“粒(历)”被当作是图形部分,而前一部分以及后一部分的整个解释就是背景。谐意部分通常是成语或惯用语等相对稳定的规约化的文字,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有

了一个固有的模式。而谐音“盐”和“粒”在成语“有言在先”和“ 历历在目”的替换使它们与人们心中原有的固有模式发生了冲突,这种不和谐状态使谐音成为知觉上的突显,成为图形。

4.小结

本文从图形背景理论视角分析了歇后语的理解机制,指出在歇后语的语言结构中,前面的部分是背景,后面的部分为图形;同时指出歇后语是认知突显观的集中反映,对歇后语的认知理解还离不开人们的

认知经验和所处的文化以及歇后语的语境。通過此研究,我们可以揭示歇后语深层次的结构特点,另外,这对传播中国文化和探索中国语言的特点也会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F. Ungerer,H. 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Talmy,L. 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 [A] . In: Joseph Greenberg et al. ,eds,Universal s of Human Language vol.

[3]Lakoff G,Turner M.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4]刘国辉.图形——背景空间概念及其在语言中的隐喻性表征[J].外语研究,2006,( 2) .

[5]匡芳涛,文旭. 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 .外国语. 2003,( 4) .

[6]茅盾.关于“歇后语”[J]. 人民文学,1954,(6)

[7]谭永祥.歇后语新论[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歇后语图形
狗年话狗之歇后语
歇后语知多少
数图形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鸡当了官”
图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