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中“龙”参构的成语语用例析

2014-08-26 10:41张宜乾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成语语境语言

张宜乾

摘要:语用是人们运用语言能力进行思想表达、情感交流的过程。语言交际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交际双方对话语意义的理解,而对任何一种形式的话语意义的理

都不能离开语境单独进行。本文试从语境视域出发,对“龙”参构的成语的语用进行例析。

关键词:“龙”;成语;语用

Abstract:Pragmatic,the process of using language ability to express ideas and communicate feelings. The success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discourse meanings,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any discourse meanings of two parties cannot live without context. 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tries for analysis the pragmatic of the

idioms constituted with“Long”from the contextual perspective.

Key words: “Long”; idioms; pragmatic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2

语言的使用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语境即言语环境,也即使用语言的环境。”[1]从语用角度上考察语言尤为重要,一方面,其在功能上体现出作者的语言组织和文字表述的能力;另一方面,在

效果上折射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并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

(一)语境与语用

“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的,分析语言现象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段孤立起来分析,就难于确定这个语言片段的意义。”[2] 同样地,语境在语

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达者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编码,这样语言表达才合乎具体的情境要求;同样地,接受者也要从实际的语境出发才能理解和接受语言内容和编码者的意图,表达和接受的

顺利进行必须在同一语言界面内完成。

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脱离了语境则不存在语义。”[3]语境对语言的使用有着制约功能,是在于特定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对语境的同一认识。在学术会议上不

会穿“嘻哈”的服装、跳街舞、唱摇滚歌,同样的在娱乐圈颁奖的发言席上不会读学术论文,这些都体现了语境对语用的制约作用。

(二)语用功能

成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是古代先贤由长期的生活积累和人生思索结合而成的,蕴含着人们生活规律的方方面面的闪光思想。不同的成语会有不同的特性和语用功能,恰到好处地使用它们,会使语言

的表现力事半功倍。

1:描述指称对象、表达感情

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有些成语的使用是用来说明一件事情。它的语用功能是对具体的对象进行描述,描述事情的某些特征或内容,增加其感染力使其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

水溶见他语言清楚,谈吐有致,一面又像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

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贾政忙

陪笑道:“犬子岂敢谬承金奖。赖藩郡余祯,果如是言,亦荫生辈之幸矣。”

——曹雪芹《红楼梦》

例中的“龙驹凤雏”是北静王“水溶”用来形容贾宝玉的。不管是从外貌、品性,还是从行为举止来说,贾宝玉的与众不同是无可非议的,林黛玉在初见他的时候就觉得他是:“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

难知其底细”。然而,“龙驹凤雏”本为恭维语,是用以形容英俊秀颖的少年。宝玉的外貌俊秀是毋庸置疑的,但他“性乖张”的独特行为举止和思想方式确是包括其父亲在内的封建势力所唾弃,不以

为然的。然而北静王用“龙驹凤雏”形容宝玉,并在此后将皇上御赐的鹡鸰香念珠转赠于他,足见在北静王对贾宝玉极为看好,在其眼里,贾宝玉应该是聪颖少年,将来能成为国之栋梁。

2:表示人生态度、人生体验

用于表示人生态度、人生体验的成语一般会被用来评论一个社会现象或描述某一事物,从作者对这些现象或事物所抒发的情感中可以察觉出表达者对世事的看法以及自己的人生态度。例如: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李贺《将进酒》

例中的“烹龙炮凤”是用来形容美味佳肴,用于衬托享受、美好的生活。李贺这首诗以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切体验。前面大段篇幅的及时行乐场景突然在结尾二句猛作翻转,变成了死

的意念和“坟上土”的惨淡景象。前后似不协调而正具有机联系。前面大段的人间乐事是用来反衬末句死的可悲,并且,后段的终日饮酒作乐以及青春将暮的哀愁又显露出生的无聊。这样,前后鲜明的

对比就最大程度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死既可悲而生亦无聊矛盾和人身感悟。这个乐极生悲、龙身蛇尾式奇特的诗歌结构,有力表地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体验。“烹龙炮凤”的人间美味只能最大程度

地反衬诗人心中对于生死体验的悲凉。

3:描写生活场景、自然风貌

描写生活场景或自然风貌的成语,一般用于形容景物风貌的特点,以渲染气氛,加强其表现力。在吸引读者眼球的同时,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例如: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

岸。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

喧天丝管。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时见。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两两轻舠飞画楫,竞

夺锦标霞烂。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

争收翠羽,相将归远。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

——柳永《破阵乐》

例中的“曼衍鱼龙”以写实的手法描写“鱼龙戏”表演的热闹场面,是一幅气象开阔的社会风俗画卷,是当时都市风貌的艺术实录。它描写都市的繁华景象,是柳词在题材上的新开拓。写金明池热闹场

景,并未用只言片语描述人头攒动、灯火通明,而是通过周围景物的描写侧面烘托出处游玩的盛况。从“曼衍鱼龙”中不仅可以领略到戏曲的精彩,表演的高超,还可以读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

(三)语用效果例析

所谓的语用效果,就是表达着通过适当的语言组织发生的作用对接受者产生的影响,是语言表达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和目的。成语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而成的,其语言凝练简洁,蕴含丰富

,是一种十分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形式。鲁迅先生曾说过:“成语和死古典不同,多是现世相的精髓,随手拈掇,自然使文字分外精神。”[4]因而,成语在句子的语用功能上基本上等同于词,然而在表

现力、感染力以及文化内涵等语用效果上却是词所远不能及的。在文章中,恰当地使用成语能够增加语言的表现力,收到良好的语用效果。在文学作品中用的恰当地成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言简意赅

成语一般是经过反复锤炼、高度浓缩而成的词语。其语言形式短小精悍、内容充实,能够在几个字里酝酿乾坤,表达出丰富的含义。语用过程中,在适当的时候选用成语会使得语言简洁精练且富有表现

力,例如:

寒雁初来秋影寒。霜林风过叶声乾。龙山落帽千年事,我对西风犹整冠。

兰委佩,菊堪餐。人情时事半悲欢。但将酩酊酬佳节,更把茱萸仔细看。

——黄庭坚《鹧鸪天》

例中的“龙山落帽”,语出《晋书》卷九十八《桓温列传·孟嘉》:“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

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5]在龙山上被风吹掉了帽子也不着急慌张,形容人气度恢宏,做事临乱不惊。重阳佳节里,作者重游故地,可惜

已是物是人非,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时,作者不长篇大论,而是借“龙山落帽”的典故及前后诗句形成的对比表现友人的豪迈情怀及自己的悲伤情绪。寥寥数字,即完整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

突显了作者的文采内涵,取得了言简意赅的语用效果。

2:生动形象

在语用过程中,用一些特定的成语表达某些特定的意思或指称某些特定的情景时,语言在字面上刻画的是一幅形象复杂的画面,但细细品味起来却使得要表达的形象丰满,细节生动,意境幽远,耐人寻

味,富有感染力。例如:

且说彼时捐例大开,各省候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例中的“鱼龙混杂”语出晋·王嘉《拾遗记·虞舜》:“南浔之国有洞穴阴源,其下通地脉,中有毛龙、毛鱼,时蜕骨于旷泽之中。鱼龙同穴而处。”[6]用“鱼”和“龙”比喻普通和高贵,能力的低

与高,身份的贱或贵马上就显现出来。生动地刻画了清末社会捐官、候补的人员之多,能力高下不一,同时,形象揭示了当时买官卖官、权钱交易的黑暗政府。

3:含蓄精辟

含蓄精辟,即表达简洁委婉、精深透彻、耐人寻味。在成语的使用过程中,含蓄精辟是其最为经典的语用效果之一。在文本中,一些成语表达风趣幽默,但字里行间却揭示了发人深省的社会现象,发人

深思。这些成语常常以以小见大的方式于无声处警示着人们的行为。例如:

乡村画家可能是依据不够,也可能是为了攀龙附凤,武则天的脸

画得酷似江青。可惜江青不到这个穷乡僻壤来巡幸,否则这个画家完全可能

破格提拔到文化部当一名专管美术事业的副部长。

——白桦《啊!古老的航道》

例中的“攀龙附凤”,语出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巽以扬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7]其原意是指依附有声望的人以立名。文中,用“攀龙附凤”的行为揭露文革时期异口同

声的赞扬四人帮,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荒谬行为。于幽默中揭示文革的罪恶行径,以及四人帮的罪行和人们麻痹的思想,既形象贴切,又含蓄精辟,同时也发人深省。

(四)结语

从文本语境中理解,是读者了解成语实际意义最为直接的手段,也是考察成语实际语义和语用最为有效的方法。从文本语境中考察“龙”参构的成语的语用,分析其语用功能和语用效果,探索其在具体

文本中的语用魅力,是我们对成语语言艺术鉴赏和挖掘的一种尝试和突破。

参考文献:

[1]祝敏青:《小说词章学》[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191

[2]熊晶:《论语境与语言交际的相互关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哲學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3]转引自:刘明东:《语境与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定》[J],《外语教学》,2001年第04期

[4]鲁迅:《鲁迅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716

[5](唐)房玄龄等修:《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4:2580

[6](晋)王嘉著:《拾遗记·虞舜》(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1:30

[7]梅萌主编:《汉语成语大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091

猜你喜欢
成语语境语言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拼成语
我有我语言
猜成语
跟踪导练(三)2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