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语言特点探析

2014-08-26 10:41陈建林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作品探析特点

摘要:任何作品都置身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中,文学巨匠金庸先生作为香港文学界的代表之一,将现代语言运用到他的文学

作品之中,弥补了中国大陆文化尤其是武侠小说的断裂,是高雅文学融入通俗文学的成功典范。金庸在作品中使用的语言很特殊,描写的是在古代,用的是现代汉语语言,传承、改革、发展和超越了中

国的旧武侠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呈现了复杂的文学、文化、社会、历史、宗教等内涵,创作出了世界闻名的新武侠文学。本文从语言与文化、金庸作品语言特点来探析所带来的社会意义和传承效果。

关键词:作品;特点;探析

中图分类号:H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2

一、金庸语言与香港文学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民族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香港的地理位置特殊,处在大陆与西方的交接地,有着西方文明与大陆文明的融合,受着双重文化的影响,因此,

香港文学是一种边缘性的文学。“边缘性”文化,主要是指相对于“内陆”(hinterland)的“边缘”(littoral)。这种文学融汇了各种思潮的特点。这里涵盖了殖民意识、文化认同、岛屿心态、商

业竞争和本土文学。

金庸作品的文化内容和语言特点就涵盖了香港文学的这些特点,同时也是通俗文学语言的突破和提升。1961年金庸创作的《倚天屠龙记》(以下称《倚天》),和其他14部作品一样,语言优美,可读性

强,是香港文学的典范之一。

语言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正如刘俊老师在《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语言衍变》中讲到的那样,“文学原本就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每一次突破和转型毫无疑问都会在语言上有所体现,反过来说

,语言的每一次衍变,也都必然地意味着文学的某种发展和变革。”①

二、金庸作品带来的意义

2010年9月,86岁高龄的金庸先生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以「唐代盛世继承皇位制度」的博士论文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文学巨匠金庸一直是我崇拜的偶像,在我心目中他是通俗文学领域第一人

。正如他本人在2009年获得“2008年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的颁奖典礼上的讲话:“如果说我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那么就是永远不停地学习。”

1,金庸作品与香港文学。金庸小说是香港文学吗?正如刘俊教授所述,香港文学始终与大陆文学密切联系,这与香港有史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息息相关。什么是香港文学?王剑丛认为“一种从狭义看,

认为由香港作家所写,反映香港的社会生活和市民心态,而又在香港出版或发表在香港的报刊上的文学作品,是香港文学;另一种从广义看,认为只要由香港作家所写具有香港特色,不管取材于香港或

取材于异域或取材于中国大陆,也不管是发表在香港或发表在香港以外的地区的文学作品都应该算是香港文学。” 刘俊老师在“《香港文学》与香港文学”中分析了王剑丛的观点,并认为“香港文学就

是在香港的世界华文文学”。②从这个意义上说,金庸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都是香港文学。

2,语言文学研究和传承。金庸的武侠小说,流传了五十多年,畅销全球。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说明语言修养是文学家最基本的条件。最好的文学作品是用美的语言写成的。在作品中

处处体现了他的语言功底及在文学中的运用。他的作品往往与历史联系密切,作为历史学者的他,随时可以运用历史故事贯穿其中,驾轻就熟,看他的小说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历史知识。他的很

多作品也收录在中国大陆初中、高中的语文课本中,如:《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雪山飞狐》的部分片段。北京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了“金庸小说研究”选修课,金庸小说系列讲座登上央

视《百家讲坛》,金学研究著作更是层出不穷。《天龙八部》片段入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笑傲江湖》被收录到《中国新文学大系》第四辑中③。其中《鹿鼎记》由两位世界级教授

翻译成英文,牛津大学1997年出版。《The Deer & the Cauldron》试行版(两回)1993年在澳洲国立大学学报《东亚史》④发表。最为奇特的是,金庸的每一部武侠小说都被搬上了银幕和荧屏,其中几部

武侠小说甚至被反复改编、拍摄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中国武侠小说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非常值得保留、学习,优秀的武侠小说甚至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应该继承发扬并代代相传。

3,弥补了大陆文化的断裂。语言无处不在,只要有人类的活动,就有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语言具有学习性、传承性、历史性和时代性。五四运动以

来,武侠小说受到很大的抨击和压制,甚至认为是封建迷信低俗的文化来评判,到上世纪40年代,在大陆这类小说几乎消失了。而香港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几乎成了武侠小说的避风港,尽管有百年的英

国殖民统治,但由于西方的影响,思维的开放,言论的自由,没有经历内陆的解放战争,没有直接受到文革的冲击,反而使香港具备了延续武侠小说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金庸的新武侠小说从某种意义

上讲正是弥补了中国大陆文化的断裂。同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也在金庸小说中有充分的体现。“语言观念随着社会的转换和历史的前行,一直在不断地进行着丰富、变化和发展。”③

三、金庸作品的语言特点

1,古典诗词的引用

金庸作品中对古典诗词、歌赋、联句都有所引用,被用来赋诗言志,借古说今,表达感情。

1)对联的联想:语言运用是语言与现实的桥梁。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在语言运用中实现的。金庸先生给自己十五部篇小说写的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横批“越女剑”,分别为

:《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这14部小

说的第一个字。

2)古句的运用:张无忌年幼一直受到玄冥神掌的折磨,在第十三回《不悔仲子逾我墙》中,金花婆婆见他英俊文秀,讨人喜欢,却受了这不治之伤,连说“可惜,可惜!”张无忌忽然心头涌起三句话来

,“生死修短,岂能强求?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新生乎?”这几句话出自《庄子》。这四句话意思是说:“一个人寿命长短,是勉

强不来的。我哪里知道,贪生并不是迷误?我哪里知道,人之怕死,并不是像幼年流落在外面不知回归故乡呢?我哪里知道,死了的人不会懊悔他从前求生呢?”

3)古曲的运用:在蝶谷医仙胡青牛逝世后,善良而懂医术的无忌开始救死扶伤,对死亡和生命有了新的体验和感悟。尤其是在光明顶地道中听到小昭所唱的小曲中的“展放愁眉,休争闲气。今日容颜,

老于昨日。古往今来,尽须如此,管他贤的愚的,贫的和富的”⑤时,更加认识了生命的意义,多次舍己救人,更加积极的面对生活,爱护和尊重生命,同时也使他自己的生命大放光彩。

4)古诗的运用:如在《倚天》中:第六回浮槎北溟海茫茫中,张翠山在石壁上写“武林至尊…”书中这样描写:“这一番石壁刻书,当真如李白诗云:‘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

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鬼神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雷,状同楚汉相攻战。”这是李白的《草书歌行》引用到这里非常贴切。

正如严家炎指出:“金庸武侠小说包涵着迷人的文化气息、丰厚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民族精神——这里涉及儒、释、道、墨、诸子百家,涉及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众多的文史科技典籍,涉及传统文学艺术

的各个门类如诗、词、曲、赋、绘画、音乐、雕塑、书法、棋艺等等。作者调动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深广学养,使武侠小说上升到一个很高的文化层次。”⑦

2,周易文化、佛学和现代汉语的体现

金庸作品独特的审美价值与《周易》的影响密不可分,小说中复杂的文学、文化、社会、历史,哲学、科学、兵法及艺术等,莫不依易经而衍生发展。武功中大家熟悉的“降龙十八掌”,其招式名称就

来自易经,如“坑龙有悔”“飞龙在天”等。《倚天》中武学的最高功夫《九阳真经》《九阴真经》《乾坤大挪移》和《太极功》都与《周易》有关,“伏羲画卦,开始於乾坤阴阳,而乾坤阴阳,又始

於太极。”太极理论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由两个相反相成的对立面“阴”与“阳”组成,这一思想在太极图中得以显示出来。太极图作为对宇宙运动变化的解释,象征着和谐、平衡和阴阳两极力量的和平

共存。太极是黄裳研究多种典籍后写成的武功秘籍,而“黄裳”是坤卦的六个密码之一,来自于《周易·坤·六五》:“黄裳,元吉。”《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

性也。”阴阳既对立又统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二者互相平衡、彼此调和,就可以称之为道。对应的武功要阴阳相济,刚柔互补,太刚太柔都不是最高境界。在布阵和机关设置上也有按照易经的伏

羲的六十四卦方位,如二十八宿大阵和桃花岛的布局等。强调的正如黄山道长所述“作易传彰影易理,统天人心物合一,体用而知行天道德性。”

金庸使用的语言很特殊,描写的是在古代,使用的是现代汉语,语言文字上传承、改革和超越了中国古典武侠小说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系统性。形象思维是文学问题,要通过语言来表现。如果用认知

语言学的观念来分析,金庸作品中有很多内容是从人们的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s)、识解(construal)、心理空间(mental space)、动态性(dynamicity)和虚构现实性(fictivity)来描写的

,金庸作品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立体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如《倚天》中,芷若由于遵照师傅的遗愿,千方百计得到了屠龙刀,但是也差一点害死了“蛛儿”殷离,没想到蛛儿没有死,她的现身出现之

日,也是面临着真相要被拆穿之时,这时的芷若就像见到鬼一样。“周芷若缓缓站了起来,微一侧身,脸孔向着东首,突然间脸色大变,叫道:‘你——你——你又来了!”(《倚天》110回黑衣少女

)。正如世界著名语言学家罗纳德·兰艾克讲的,这是“发生在人们的心理层面上,人们在心理空间中动态、虚构的扫描事件—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扫描(fictive scanning)。”“金庸则以纯熟的、规

范的现代汉语构筑起他神奇的武侠世界。”⑦

3,语法结构的对称美

从语法结构来看,在章节目录中使用了七言绝句,具有整齐的美和简洁的美,如:在《倚天》中第一章天涯思君不可忘;第二章 武当山顶松柏长;第三章 宝刀百炼生玄光等四十个章节题目。任何一部

优秀的文艺作品,其语言特色应当包括多方面。通常情况下,阅读时不仅仅是语言的字义在发生作用,同时潜在着语音节奏,也以其“抑扬顿挫”的声韵,让我们感到一部优秀作品的艺术魅力。如“倚

天屠龙记”里所遵循的武林争霸的宗旨;“武林至尊,宝刀屠龍,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称谓如“紫衫龙王;白眉鹰王;金毛狮王;和青翼蝠王。”由紫白金青四个字打头,均

以王结尾,都是“四字格”的对称形式,具有汉语文化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汉语文化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以偶为佳”是古人崇尚对偶的美学观,本质上也是认识

世界的哲学观。从音律上看,“四字格”大多能平仄相间,体现出汉语声调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从现代心理特点来分析,它能提高记忆的效率,朗朗上口,具有抑扬美、对称美和回环美,是汉语文

化的一种经典形式。

4,语言结构的逻辑严谨

王蒙在《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谈到“我想语法的许多东西和逻辑是分不开的,语法的发达和逻辑的严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语言的发展和逻辑学的发展、思辨的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语

言推动了思想和逻辑的发展。”

在故事中总是将主人公的命运放在历史大变革之中。对主人公的爱情心理活动描写的细致入微。运用戏剧表现手法来展现故事情节。《倚天》中张无忌身边的四个女性在金庸的笔下刻画的栩栩如生,矛

盾重重,正如无忌最后所言,“芷若,我对你一向敬重,对殷家表妹心生感激,对小昭是意存怜惜,但对赵姑娘却是……却是铭心刻骨的相爱。”具有极高的逻辑性。

金庸的作品结构逻辑性强,有因果交代,埋下伏笔,吊人胃口,留下悬念使人总想知道下一步以及结果。如《倚天》中从一开始的宝刀屠龙的出现,到最后张无忌终于领悟了武林至尊的奥秘。书中描写

道:张无忌却不接过,说道:“‘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这十六个字的真义,我今日方知。所谓‘武林至尊,不在宝刀本身,而在刀中所藏得遗书。以此兵法临敌,定能战必

胜,攻必克,最终自是‘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了”。正如冯其庸说:“金庸小说的情节结构,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我敢说,在古往今來的小说结构上,金庸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⑨

结语

我看“倚天屠龙记”电视剧是在20世纪90年代,那时电视普及了,刚刚上演这部电视剧,那时整个城市家家都在看。金庸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改编成电视剧,其特点有:故弄悬念;虚设险情;伦理矛盾

;突出侠义;跨越时空;涵盖面广;矫枉过正;节奏感强;荒诞娱乐;以假乱真;雅俗共赏。严家炎指出:“金庸的语言是传统小说和新文学的综合,融合两方面的长处,通俗而又洗练,传神而又优美

。”金庸作品打破了雅俗之间的界限,而又超越了这种文类的局限,自成一格,不断求新。是真正的中国传统小说之一。今天,多姿多彩的香港文学反映了新的历史现实。在新形势下香港的文学家将以

更为开放的观念、更为新颖的形式探索,为自己的作品不断增添现代主义的色彩。金庸的文学作品影响了一代人,今后更会影响几代人。尤其是他作品中的语言内涵丰富,给全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

富。

参考文献

[1]陈建林. 语言符号的文化内涵[J]. Research Communication,2007(12):P6.1-5.

[2]丁世忠. 金庸小说与《周易》[J]. 周易研究,2004(4):31-35.

[3]金庸. 倚天屠龙记——刘国辉评点[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8.

[4]李荣启. 文学语言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刘俊. 跨界整合—世界华文文学综论[M]. 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8.

[6]王力. 语言与文学[J]. 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3-8.

注释

①刘俊《跨界整合-世界华文文学综论: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语言衍变》10页

②刘俊《跨界整合-世界华文文学综论:<香港文学>与“香港文学” 》99页

③刘俊《跨界整合-世界华文文学综论: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语言衍变》14页

④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35~1936年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 第一辑 胡适、鲁迅、矛盾、郁达夫等;第二辑 叶圣陶、周扬、巴金、丁玲等;第三辑 1991年1月出版了第三辑(1937

-1949)。第四辑 1997年12月第四辑(1949-1976)共20卷。

⑤著名汉学家闵福德(John Minford)和幕后的霍克思(David Hawkes)教授花了十年时间翻译完成《鹿鼎记》,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The Deer & the Cauldron》试行版(两回),1993年在澳

洲国立大学学报《东亚史》发表。

⑥改编自关汉卿的《双调·乔牌儿》其中[锦上花]:展放愁眉,休争闲气。今日容颜,老如昨日。古往今来,恁须尽知,贤的愚的,贫的和富的。

⑦严家炎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1994年(原载香港《明报月刊》1994年12月号

⑧刘俊 论百年中国文学的语言形态: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9年4月 6页

⑨冯其庸: 《金庸笔下的一百零八将》序.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

猜你喜欢
作品探析特点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做优秀记者:如何从一般素材中“挖”重大新闻
对丁旭东音乐作品的探究和分析
简论20世纪的法国文学潮流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探析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