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日常生活审美化”

2014-08-26 10:41甘红幸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

甘红幸

摘要:虽然90年代异军突起的文化研究与80年代确立的文艺学模式在研究意旨上背道而驰,但只有把文化研究作为克服文艺学因成熟而略显僵化的手段、为文艺学注入

理论活力、要求文艺学扩大研究对象、改变研究思路和方法时,文化研究与文艺学的龃龉才无法规避地显露出来。文化研究与文艺学之间的争论因“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命题的提出而浮出水面,所涉及的

问题极为复杂。本文将从文艺学学科内部的发展这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文艺学论争;文艺学边界;文学终结论

中图分类号:B834. 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大众文化的发展在传扬人的感性欲望的同时对调节大机器生产条件下人们的身心平衡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它的存在和发展有它的历史合理性。时值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以大众

文化的意义和局限必须放在这个历史背景上来量度。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对解构僵化的政治理性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它极易成为金钱和技术的附属。因为完整的审美从来不单是感

性的,它还是超感性和超理性的,这种超越性比它的感性作用重要得多。所以从审美角度而论,由于大众文化是一种缺乏反思和批判精神的世俗文化,它那种片面强调感性宣泄的做法已经映现出审美结

构上的缺陷。鲍姆嘉通说,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完善”二字其实已经涉及到了审美的超越性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那种交融了现实性和超越性的文学艺术才真正具备了完整的审美特征。

文学艺术是审美的最高形式和典范代表,它有一种引导人不断反思和超越现实、追求自由的品格,正是凭借它特有的审美和自由超越精神才在对社会现实的不断批判中改造和完善人的灵魂,推动社会不

断地进步。

“ 对于中国社会的整体状况而言,或者对于大多数中国人的生存现实而言,放言‘消费社会还为时尚早。”从而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研究取代文学研究也还为时尚早。90年代中国经济进入急速发展

时期,一线城市和东部地区消费主义兴起,审美活动远远逾越了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广告、时装、流行歌、电视剧等占据大众文化生活的中心。即使中国目前的经济格局尚存城

乡差别、东西差异,但90年代中国消费主义的兴起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事件,而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观念辐射和大众传媒传播综合作用的结果。文化研究者描述的消费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并不是真

正的大众文化,内质是新兴的城市中产阶级的小资文化和低级趣味文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即使是现实的,也未必是合理的——中国部分地区、人口确实进入了消费主义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客观存在,

这个目前在数量上没有优势的事物确也值得研究,但研究并不代表认同或赞美,即使要批判也必须建立在学术性的基础上。

文学理论建设不应该因为文化转了向,就把对审美、语言的研究全丢了。目前的文化研究者大多来自文艺学的学科内部,他们都公认应重建文学理论与公共领域的有机联系。而文化研究从根本上看是一种

批判性研究,是一个解放工程。文学理论家应自觉参与重大问题的讨论,并把讨论成果与自己的学术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种以学术研究为基础的公共领域。文艺学学者认为,文艺学的“边沿化”是

一种“常态”,而建国后到七八十年代文艺学处于社会的中心恰恰是一种“异态”,90年代以来文艺学度过的正是学科发展的常态期。而文学理论建设终究是一个累积性过程,人为建构的学科边界、研究

对象与方法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文艺学研究应该吸收文化研究的方法,但文艺学学者的越界研究并非文艺学研究。随着社会文化环境和消费方式的变化,文学逐渐边缘化是不争的事实,文艺学学者认为,

文化研究并不总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甚至完全不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与文学研究无关。这种公式化、简单化、只关注自身理论的局限性,并不能达到对文学的思想和艺术个性的解读,远离了文化研究人文关

怀的初衷。另外,审美是有层次的,即使当代日常生活存在可审美的因素,也是属于浅层次的审美活动,文艺学必须走出旧有的研究圈子,直面“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问题,进入更高的审美层次。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提出和讨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的持续进行必将推动中国当代学人对文艺学学科属性及其本质规律的深入思考”。但是我们遗憾地发现在讨论的过程中暴露出了日常

生活审美论者理论上的漏洞。首先,因为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对象不同,而且文化研究的方法和目的也不会与文学研究重合,所以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并不构成对文学研究的挑战。当然,如果一定要说跨

学科的文化研究存在着挑战性的话,那么它挑战的是人文学科之间固有的严重隔阂。其次,因为文学理论只是文学研究的子属概念,既然文化研究并不与文学研究过不去,自然也就谈不上对文学理论构成冲

击了,所以文化研究也不会对文学理论构成挑战。再次,因为文化批评属于文学批评各种范式中的一种,从总体上说文化批评无法越过自己的种属概念而去挑战文学理论,所以文化批评也不会对文学批评

构成冲击。最后,文化研究和审美型文学理论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们不在一个逻辑层面。

结语

正如杜书瀛先生所说:“在‘后现代、‘电信技术王国时代,出现了所谓‘艺术生活化和‘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向。有学者据此断定艺术与生活合一了。我的回答却是否定的: 它并没有使艺术与生

活合一。”笔者以为,大众审美文化可以成为文化美学、生活美学的对象,而只有文学才是文艺学真正讨论的范围。这之间有本质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当然这么说并不是代表文艺学就不可以对大众文

化进行某种角度的研究,关键是要看我们以一种怎样的立场对其进行研究。作为一个文艺学研究者,我们不是去直接地研究大众文化,我们要的是研究它怎样影响了我们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的存在本

身,看它对我们的作家和接受者有怎样的影响,作家和读者受其影响后又是带着怎样的一种审美前见去创作或接受一部作品的,只有这才进入了文学研究的内部。有学者表示,文化研究理论在西方已经

死亡。笔者认为,不管文化研究情况如何,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具有不同的学科属性这是可以肯定的。而只要关于人的审美情感表现和自由超越的内在需求还在,那么具有独特的审美场域和保持了“艺

术——生活特异化”特征的文学及以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艺学就不会终结。

参考文献

[1]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 期。

[2]陶东风,《跨学科文化研究对于文学理论的挑战》,《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3 期。

[3]童庆炳,《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人口》,《文艺争鸣》,2005 年第2 期。

[4]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文艺争鸣》,2004年第4 期。

[5]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秦立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雷蒙·威廉斯,《关键词: 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

[7]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金惠敏,《媒介的后果: 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赖大仁,《文学研究: 终结还是再生》,《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 期。

[10]金元浦,《重构一种陈述——关于当下文艺学的学科检讨》,《文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