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配合局部冷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120例

2014-08-29 03:46晏宏伟吕慧何洁华
江西中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瘀斑耳穴踝关节

★ 晏宏伟 吕慧 何洁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门诊部 广东 广州 510421)

急性踝关节扭伤在临床较为多见,占身体各关节韧带损伤的首位。2010年1月~2014年1月间共收治12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分别采用耳穴贴敷王不留行籽或局部外用传统中药,同时配合冷敷的方法治疗,产生了不同的临床疗效。该研究通过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效果,前瞻性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骨伤科门诊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踝关节扭伤患者,男76例,女44例,共120例;年龄15~50岁,平均年龄21.07岁;病程全部在24h以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

1.2 诊断标准 急性踝关节扭伤后早期明确的诊断极为重要,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和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骨伤科学》[2]以及《耳穴诊断学》[3]确定诊断:(1)有明确的踝部外伤史。(2)损伤后踝关节即出现疼痛,局部肿胀,皮下瘀斑,不能行走或尚可勉强行走伴跛行并疼痛加剧。(3)踝关节局部压痛,若内翻位扭伤者,将足作内翻动作时,外踝前下方剧痛;若外翻位扭伤者,将足做外翻动作时,内踝前下方剧痛,伤后2~3d局部出现瘀斑。(4)耳穴视、触诊及电测出现阳性体征[3]。(5)X线摄片检查未见骨折、脱位。

1.3 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妊娠、哺乳期妇女,合并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者;X线片检查示结核、肿瘤、骨折及其他骨性疾病者;未能按规定完成治疗者;治疗期间接受其它治疗方法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就诊时局部均使用冰块、冰袋或者冷水进行冷敷20min,间隔10min,再冷敷20min,按此方式反复进行并持续1小时。口服“伤科三七片”(四川依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0117)每次4片,每日3次。

观察组:耳穴贴压法,参照《耳穴治疗学》[4]取穴原则,取踝关节、神门、交感、枕小神经、下肢后沟等穴位,双耳同贴,耳部局部消毒将“王不留行籽”贴于上述穴位,并嘱患者用手按压,以有酸、胀、痛、热感为度,每天按压3~5次,每次持续3~5min;3天后除去贴敷物,间隔2天再次贴敷;治疗观察时间最长4周,每7天为一个观测时点。

对照组:局部外用跌打镇痛膏(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何济公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Z44022504;主要成分为土鳖虫、草乌、马钱子、大黄、两面针、黄芩、黄柏、降香、虎杖、冰片、薄荷油、樟脑、薄荷等),每次一张直接贴敷,每日1次持续22小时,间隔2小时再次贴敷;治疗观察时间最长4周,每7天为一个观测时点。

1.5 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观测时点

1.5.1 临床症状、体征评分 (1)疼痛。按尺标法评分:0~9。完全无痛0分;疼痛无法忍受9分。(2)肿胀(与腱侧周径之差值)。0分:无;3分:轻度肿胀(<0.5cm);6分:中度肿胀(0.5~1cm);9分:重度肿胀(>1cm)。(3)功能障碍。0分:无;3分:受伤部位功能轻度受限,可从事正常活动;6分:受伤部位功能中度受限,生活可以自理,但不能从事劳动;9分:生活功能丧失,生活不能自理。(4)瘀斑。0分:无;3分:瘀斑面积<3cm×3cm;6分:瘀斑面积3cm~6cm×3cm~6cm;9分:瘀斑面积>9cm×9cm。(5)压痛。0分:无;3分:重压时疼痛;6分:中等力度按压时疼痛;9分:轻度按压时即感疼痛。

1.5.2 观测时点 观察组、对照组均采用每7天为一个观测时点,即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4周。

1.6 临床疗效标准[7]痊愈: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瘀斑、压痛等症状积分减少≥95%,关节稳定,踝关节活动正常;显效: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瘀斑、压痛等症状积分减少≥70%,<95%,踝关节活动不受限;有效: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瘀斑、压痛等症状积分减少≥30%,<70%,踝关节活动改善;无效: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瘀斑、压痛等症状积分减少不足30%,治疗前后无变化。

疗效定量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前两项作为有效率的计算。

1.7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总体疗效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及后第1、2、3、4周的疗效定量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疗效结果见表1、2。

表1 两组总体疗效观察表(n=60)

表2 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体征量化评分统计表 /分

3 讨论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是一种骨骼肌肉软组织损伤性病症,多发生于青少年,本研究的对象大部分为在校大学生,故平均年龄仅为21.07岁,且男性多于女性。

急性踝关节扭伤属于中医学伤筋范畴,其发病机理是由于外伤致局部血瘀气滞引起局部经络不通,筋肉络脉随即受损,瘀阻脉络,引起疼痛、肿胀等。临床实践中,对于急性踝关节扭伤要及时治疗,即应在24h内(最好是12h内)进行治疗,否则可能会影响疗效[5],所以本研究的病例,选择了病程在24h内者进行观察。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的耳穴贴压法源于耳医学理论,在《灵枢·口问》中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人体耳穴是耳部皮肤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百骸相互沟通的部分,也是脉气输注之所在。1957年法国外科医师Nogier提出了分布大致如一个倒置胎儿的耳穴分布图,使现代耳医学有了飞速发展,尽管耳穴和相应的躯体部位之间尚未发现确切的存在形态学上通路,但临床和实验的研究已经证实刺激不同的耳穴可引起相应躯体部位的反应[6],从而减轻疼痛和焦虑[7]。急性踝关节扭伤发生后,局部组织经气运行受阻,气滞血瘀是主要原因,因而导致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通过刺激耳穴相关穴位既可以防止急性期直接刺激患处加重临床症状,又达到了舒筋通络、调整脏腑、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目的[8]。本研究选用的耳穴的功能:踝关节是诊断治疗踝关节疼痛、扭伤的穴位;神门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交感具有止痛及良好的对血管舒缩调节作用;枕小神经是通经活络、止痛的要穴,也是五大活血要穴之一;下肢后沟可治疗踝关节扭伤。上述穴位贴敷王不留行籽并嘱患者定时按压,可以使经脉气血运行加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实现“通则不痛”[9]。本研究的结果也充分证明了用耳穴贴王不留行籽配合局部冷热敷治疗踝关节扭伤,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治愈率、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能够明显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较传统方法效果更加显著,特别是南方或气候炎热地区的患者,避免了局部用药由于出汗过多等原因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且方法简便可行,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4.

[2]王和鸣.中医骨伤学(新世纪)[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289-291.

[3]黄丽春.耳穴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05-147,237.

[4]黄丽春.耳穴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120-129.

[5]许小志,徐志强,方耀忠,等.中药外洗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7):42-43.

[6]Ceccherelli F,Gagliardi G,Seda R, et al. Different Analgesic Effects of Manual and Electrical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f Real and Sham Auricular Points:A Blind Controlled Study with Rats [J].Acupuncture and Electro Therapeutics Research,1999,24(3):169-180.

[7]David Alimi,Carole Rubino,Evelyne Pichard-Léandri, et al. Analgesic Effect of Auricular Acupuncture for Cancer Pain:A Randomized,Blinded,Controlled Trial[J].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3,21(22):4 120-4 126.

[8]张桂香,闫玲.针刺耳穴治疗急性疼痛87例[J].中国针灸,2000,20(6):358.

[9]王梁超.耳穴贴敷法治疗踝关节扭伤63例[J].陕西中医,2005,26(10):1 095.

猜你喜欢
瘀斑耳穴踝关节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优质护理干预采血者穿刺点按压情况对血肿、瘀斑的预防效果
喜疗妥联合红外线照射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皮下瘀斑的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现瘀斑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三七伤药片外敷预防罂粟碱肌注后皮下瘀斑及硬结的疗效观察
中医康复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