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减轻肥胖大鼠体重及对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2014-08-29 03:46杨海燕王萍
江西中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温胆温胆汤脂联素

★ 杨海燕 王萍

(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04)

温胆汤是临床常用的名方,中医主要用于与“痰证”有关的病证。由饮食导致的脂质代谢紊乱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温胆汤治疗因脂质代谢异常所致的“痰证”卓有成效。已有许多研究对温胆汤化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观察了温胆汤对脂联素水平的影响。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分子,与调整脂质代谢,抑制肥胖等有关。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SPF级SD大鼠,60只,雄性,60g±10g,购自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湘)2013-0004。

1.2 饲料 高脂饲料,由100g基础饲料中加入猪油15g,蛋黄粉10g,全脂奶粉15g,猪胆盐0.5g及浓缩鱼肝油适量等组成[1]。基础饲料由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制作成颗粒状,B级,许可证号:SCXK(湘)2009-0009。

1.3 药品与试剂 温胆汤(陈皮10g、法夏10g、茯苓10g、竹茹10g、炒枳实6g、炙甘草3g、生姜3g、大枣5g)各组成药物以中药配方颗粒剂进行配置,由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临用时把各颗粒剂放入容器中,加热水溶解,制成1g/mL生药浓度。

大鼠脂联素ELISA试剂盒,购于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方法

1.4.1 肥胖动物模型造模 SD大鼠60只,分为高脂饲料组48只、正常对照组12只。按核定量给予每组大鼠相同饲料量,高脂饲料组喂养高脂饲料,正常对照组喂养普通基础饲料。共喂养21d,称量体重,高脂饲料组体重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体重≧20%者为肥胖模型造模成功。

1.4.2 分组与用药 肥胖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即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另设立正常对照组6只。温胆汤中剂量为人临床生药折算剂量5.5g/kg,高剂量为11g/kg,低剂量为2.75g/kg。大鼠每日灌胃1次,干预30d。

1.4.3 肥胖指标观察 每一周称取体重一次。至药物干预结束后,用3%的戊巴比妥钠药液麻醉,解剖后完整分离大鼠肾周边、睾丸周边脂肪组织进行称重。

1.4.4 血清脂联素检测 大鼠麻醉后暴露心脏,用无菌5mL注射器从左心室采血约4mL,注入无菌采血管中室温静置6h,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具体方法依据说明书进行。

1.4.5 统计学分析 采用IBM SPSS 19.0分析软件,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的LSD检验,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造模评估 SD大鼠喂养高脂饲料21d后,高脂饲料组体型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从高脂饲料组和正常对照组中随机各选择6只,分别称取体重进行模型评价,两组大鼠的体重如表1。

表1 两组大鼠的体重比较(n=6,g)

经统计分析,两组大鼠体重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高脂饲料组平均体重与正常对照组平均体重比较重约20%(实际重19.7%),可以认为喂饲高脂饲料21d后肥胖模型造模基本成功[2]。

表2 温胆汤对各组大鼠体重的影响(n=6)

2.2 温胆汤减轻肥胖的效果观察 造模后(0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温胆汤高、中、低及模型对照组,各组体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组体重均在增加,见表2。至第4周末,温胆汤高、中、低三组的大鼠体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更轻,有统计学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温胆汤不同剂量组间体重无统计学差异。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体重仍偏重约7%,且有统计学差异。可见,温胆汤可以促进超重大鼠体重的减轻。但其剂量依赖性不明显。

若按大鼠增加的体重计算,每周与药物干预起始体重(0周)比较,如表3所示,在第4周末,高、中、低、模型对照、正常对照五组增加体重呈现依次增加的趋势。其中肥胖模型各组的增加体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少,具有统计学差异;另外,高中药物剂量两组的增加体重与模型对照组(未用药)比较更少,具有统计学差异。

表3 温胆汤对各组大鼠增加体重的影响(n=6)

2.3 温胆汤对脂肪重的影响 分别剥离肾脏周边和睾丸周边的脂肪,合并称重。结果如表4所示,模型对照组的脂肪最重;温胆汤高、中剂量组的脂肪重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表4 各组大鼠脂肪重量的比较(n=6)

2.4 温胆汤对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ELISA检测后,建立标准品浓度与OD值间的曲线关系(二次多项式拟合,r=0.99963065)。根据曲线及所测OD值计算血清脂联素的浓度,如表5所示。温胆汤高剂量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表5 各组血清脂联素水平(n=6)

3 讨论

温胆汤源于南北朝名医姚僧垣的《集验方》,转载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及王焘的《外台秘要》,由半夏、陈皮、竹茹、枳实、甘草、生姜组成。古今医家在临床应用中灵活变通,在温胆汤基础上加减化裁出许多类方,广泛用于胆郁痰扰所致的各科疾病,临床疗效确凿[3]。中医认为,许多与脂质代谢异常有关的疾病,如高血脂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等[4-7]均与“痰”有关,“痰”在这些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大鼠为模型,结果表明温胆汤可以减轻肥胖大鼠的体重,对体内脂肪的代谢有促进作用,其观察结果与临床应用效果相一致。

脂联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由脂肪细胞分泌,并在脂肪组织中大量表达。脂联素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调节糖代谢、脂代谢、炎性反应、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理功能,在许多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8]。Kern等[9]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程度的肥胖及胰岛素抵抗非糖尿病患者中,血浆脂联素水平与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水平高度相关,肥胖患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Cnop等[10]研究显示,脂联素血浆浓度取决于腹部脂肪含量,脂联素可能为联系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及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谱的内在因素。何红等[11]对肥胖者研究发现,肥胖症儿童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与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温胆汤高剂量组可以提高血清脂联素的水平。这一作用可能与温胆汤减轻肥胖程度有关联。

[1]王磊,陈虹.幼年雄性SD大鼠营养性肥胖模型的建立[J].中国药业,2010,19(17):6-7.

[2]Chandler PC, Viana JB, Oswald KD, et al. Feeding response to melanocortin agonist predicts preference for and obesity from a high-fat diet[J]. Physiol Behav,2005,85(2):221-230.

[3]连东辉.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肥胖性高血压病60例[J].河南中医,2012,32(7):913-914.

[4]陈建昊,徐凯.加味温胆汤治疗中青年高脂血症30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4):7-8.

[5]付婷婷.黄连温胆汤治疗早期肥胖型2型糖尿病浅识[J].中医临床研究,2012(22):86-87.

[6]关慧波,袁晓霞,于淼,等.黄连温胆汤治疗代谢综合征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2):88-89.

[7]张红霞.温胆汤加减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作用的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3):229-230.

[8]万春燕,刘芬,傅正伟.脂联素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9,31(2):163-168.

[9]Kern PA,Di Gregorio GB,Lu T,et al.Adiponectin expression from hu2 man adipose tissue:relation to obesity,insulin resistance,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2alpha expression[J].Diabetes,2003,52(7):1 779-1 785.

[10]Cnop M,Havel PJ,Utzschneider KM,et al.Relationship of adiponecton to body fat distribution,insulin sensitivity and plasma lipoproteins:evidence for independent roles of age and sex[J].Diabetologia,2005,46(4):459-469.

[11]何红,张雪姣,林惠林,等.肥胖儿童血清脂联素水平及代谢相关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7):1 296-1 297.

猜你喜欢
温胆温胆汤脂联素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十味温胆汤加减治疗气虚痰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痰火扰心型)的临床观察
经典名方温胆汤的研究进展
单兆伟运用温胆汤经验
温胆汤在现代医学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The Mechanism of Regulating Leptin Resistance in Obesity and the In fluence of Adjusting Methylation of OB-R,POMC Gene Promoter of Wendan Decoction (温胆汤)
脂联素生物学与消化系统肿瘤
自噬与脂联素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关系
脂联素、瘦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