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4-08-30 07:15陈怡若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胃管分泌物胃肠

张 瑜 陈怡若 谢 黎

近年来,胃肠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超过伤口感染、尿路感染,成为手术患者并发感染的首位原因[1]。术后发生肺部感染,不但会加重患者病情,也是患者出现多器官衰竭的主要诱因,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现对我科216例胃肠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收集我科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实施胃肠道手术的患者216例,其中男135例,女81例,年龄46~89岁,平均年龄73.2岁。手术类型:胃癌根治术42例,胃穿孔修补术26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修补术17例,结肠癌根治术39例,结肠包块切除术28例,结肠造瘘术15例,直肠癌根治术31例,肠梗阻手术18例。手术患者均为全身麻醉。

二、研究方法

对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胃肠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三、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咳嗽、咳痰、胸痛、肺部湿罗音等,结合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检查判定肺部感染[2]。

四、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216例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8例,感染率17.6%。年龄、卧床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呕吐、侵入性操作是胃肠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1。

表1 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讨 论

一、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

患者随年龄增大,心肺功能减退,肺组织萎缩,肺通气功能下降,小气道阻力增加,气道分泌物易于滞留,使老年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机率增大。研究表明,具有长期吸烟史,伴有慢性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机率增加[3]。同时,患者由于术后需要卧床,活动受限,使气道自洁能力下降,导致分泌物在气道内积聚,难以排出而发生肺部感染。留置的胃管极易损伤鼻腔内黏膜,也易导致口腔内的细菌进入气道。胃管留置时间过长、呕吐等,易引起消化道返流物的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因胃肠手术患者均为全身麻醉,需使用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导致呼吸道与空气直接相通,失去了鼻腔这一重要的生理屏障,使空气中的病原菌能突破机体防御,增加了机体感染的机率[4]。另外,患者由于手术后伤口疼痛,未掌握正确的咳痰方法,不敢咳嗽,影响痰液的排出,造成通气困难,肺不张而感染。

二、护理对策

1. 术前健康宣教: 术前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并对患者进行术前指导,讲解术前戒烟的必要性,教导患者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并坚持练习。正确有效的咳嗽、咳痰可以及时将气道内的分泌物排出体外,增强肺泡通气量,提高潮气量,能有效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2. 加强口腔护理: 术后患者身体虚弱,常留置胃管,禁饮食,口腔自洁作用有所减弱,可选用口灵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每日3次,并及时清除残留在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分泌物,破坏细菌的滋生环境。含茶多酚的口灵漱口液,具有除臭、抑菌、止痛的功效,且消毒力强,刺激性小,患者易于接受。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最有效的方法。术后应鼓励患者咳嗽,护理人员可采用翻身、拍背的方法协助患者将痰液排出体外。若痰液黏稠,可采用雾化吸入,从而降低黏稠度,让呼吸道内黏稠的分泌物易于排出。同时,应给予患者持续氧气吸入,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改善患者缺氧状态。

4. 采取正确、舒适的体位: 术后全麻患者应取去枕平卧位,若清醒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应尽早采取半卧位。半卧位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肺部通气量,有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同时,半卧位可减少腹壁张力,减轻患者的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应尽可能让患者感到舒适,避免患者因伤口疼痛不敢咳嗽,导致排痰不畅,痰液滞留,引起肺部感染。

5.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早期活动,并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患者认识到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主动配合护理人员。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不断增加活动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协助患者进行正确、有效地术后活动。

6. 留置胃管的护理: 术后留置胃管可有效降低胃肠道压力,减轻腹胀、腹痛,有利于消化功能的恢复。固定胃管时,应动作轻柔,固定牢靠,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误吸。若患者出现呕吐、呛咳,应及时吸痰,清除口腔污物,缓解患者症状。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量等,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尽早拔出胃管,减少胃管的刺激。

7. 保持病房清洁卫生: 良好的住院环境可以使患者心情舒畅,睡眠充足,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护理人员应加强探视人员的管理,保持病房安静,空气流通,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卫生。

综上所述,胃肠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侵入性操作、疼痛,合并肺部疾病等。因此,护理人员应熟悉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地护理措施,减少胃肠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参 考 文 献

1 管向东, 唐朝霞. 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处理[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1, 31(9): 874-876.

2 邢绣荣, 王 晶.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诊治[J]. 中国临床医生, 2011, 39(9): 15-18.

3 江山平, 李志莹, 黄莉文, 等. 胃肠手术后肺部并发症228例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4, 8(6): 331-334.

4 狄华君, 官正东, 徐春丽, 等. 麻醉与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4): 846-847.

猜你喜欢
胃管分泌物胃肠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油菜营养生长期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不同胃管固定法对急诊昏迷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影响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行胃肠减压的影响
胃肠病糊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