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及应用措施

2014-08-31 01:24陈君
河北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抗菌药不合理处方

陈君

·药物研究·

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及应用措施

陈君

门诊处方;抗菌药;不合理用药;应用措施

抗菌药物在我国临床的应用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1],随着临床新药的不断研发与应用,以及各类感染性细菌、真菌、病毒的变异和种类增多,抗生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含了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等方方面面[2,3]。但是,目前临床出现抗菌药滥用现象,造成耐药事件的增多和致病菌的变异,进一步加重了抗感染治疗的危险性。本文对我院2011、2012年门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应用意见,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门诊2011年1~12月间门诊处方共5 456张,其中包含抗菌药物处方2 232张;2012年1至12月间门诊处方共5 128张,其中包含抗菌药物处方1842张。

1.2 方法 我院自2012年1月起,参照卫生部出台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相关要求,制定和实施了门诊抗菌药使用的专项整治方案,进行抗菌用药的干预管理。分参照《意见稿》相关规定对抗菌药处方进行审核,确定不合理用药处方,回顾性分析和比较2年抗菌药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探讨抗菌药合理应用的措施与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菌药使用情况 我院门诊2011年抗菌药处方开具率40.9%,2012年35.9%,较前1年明显降低(P<0.01);不合理用药2011年占2.9%,2012年占1.1%,较前1年明显降低(P<0.01)。见表1。

表1 2年门诊抗菌药处方应用情况比较 张(%)

2.2 不合理用药原因 用法用量不当、用药种类不当、用药时间不当、给药途径不当和联合用药不当是造成抗菌药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2011年65例不合理用药中,用法用量和用药种类不当的比例最高,2012年21例不合理用药中,联合用药不当比例最高。见表2。

表2 2年抗菌药不合理用药原因比较 张(%)

3 讨论

3.1 门诊抗菌药处方不合理应用情况 抗菌药的使用安全有效,同时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这是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但由于医护人员对药物特性的了解深度不同、利益的驱使、新药的出现、工作量大造成操作不细致、患者自身依从性差等诸多因素,都可能造成抗菌药用药的不当,进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增强细菌耐药性和刺激变异[4-8]。有效抑制不合理抗生素应用需参照卫生部相关管理规范和标准,对门诊实施抗菌药应用的整治和创新管理。我院自2012年开始进行门诊抗菌用药干预,本文通过前后两年间处方情况的对比,即可发现抗菌药不合理应用的情况及原因。

在对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调查中发现,经干预管理后的2012年抗菌药处方比例较2011年明显降低,说明在2011年的处方开具中,可能存在患者无用抗菌药指征但医生给予用药的现象,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医药体质尚未分离,临床存在一定的利益驱使指导医生用药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部分医生自信心不足,过分强调预防感染而给患者开具抗菌药物处方。

对抗菌药处方不合理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不合理处方率2.9%,2012年降至1.1%,说明在2011年门诊处方开具过程中在合理应用抗菌药方面仍存在问题,经干预管理后获得较明显改善。当然,2012年仍存在不合理处方,这需要临床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3.2 门诊抗菌药处方不合理原因 本研究发现,用法用量不当、用药种类不当、用药时间不当、给药途径不当和联合用药不当是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主要原因。

3.2.1 用法用量不当:不同抗菌药具有不同特性,比如头孢菌素类用药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当用药浓度达到在MIC值的4~5倍时可起到较好的灭菌作用,因而该类用药一是要每日多次给药,二是最好先行静脉滴注,随后改用口服用药,以达到维持用药浓度在MIC值以上,充分发挥抗菌药物的药性和作用[9]。

3.2.2 用药种类不当:不同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的抗菌谱,临床用药应根据对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判断对应给药。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多以病毒性为主,而采用杀灭支原体或细菌的抗菌用药则有失合理[10,11]。再如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是饮食因素引发,而非病原菌,应用抗菌药对治疗无明显作用,反而可能搅乱患者体内正常菌群,造成菌群失衡和耐药菌株的出现。

3.2.3 用药时间不当:抗菌药用药时间关系到药效作用的发挥,因而用药时间不当也易造成用药的不当。比如连续给药的间隔时间直接关系到血药浓度在患者体内的维持情况,间隔过短可能造成浓度峰值过高,间隔过长可能造成阶段性的浓度不足,都对治疗存在影响。

3.2.4 给药途径不当:口服用药的作用是给药后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释放药性,血药浓度在机体内的波动性小,可有利规避部分药物超出血药浓度后产生的不良反应[12]。静脉给药可迅速提高机体中的血药浓度,对快速治疗、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有较好作用,但其药效维持时间短,且用药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滴注流速、药剂配伍等。但临床一些医生因对抗菌药自身药理药性的了解不深刻,不能按照患者机体和症征的需求选择合理的用药途径,造成抗菌药物应用的不当,抑制药效发挥。

3.2.5 联合用药不当:随着菌种的增多和耐药性的出现,联合应用抗菌药有助于更好的达到杀菌作用,但联合用药时存在配伍禁忌等问题,如应用不合理甚至可能引发医疗事故,比如胆碱药与胃肠道动力药同时应用可能产生拮抗作用[13,14]。不必要的联合用药也是用药不合理的一种因素,比如在一种药物可达到杀菌作用的前提下增加用药种类。

3.3 门诊抗菌药处方合理应用措施 开具合理的门诊抗菌药处方对于提高抗菌药应用效果、改善临床滥用状况、提高医院综合医疗水平等具有重要作用。门诊处方抗菌药使用应用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院内管理层对抗菌药合理应用的重视度,从管理制定、考核机制、奖惩方法等方面综合加强对抗菌药处方及临床应用的管理。(2)药学人员在提高自身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还应在院内进行药学知识的定期培训,使广大医护人员对常见抗菌药增强认识。(3)阶段性总结院内门诊及各科室抗菌药处方和临床用药的具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此为借鉴制定出合理的改进意见与方法,从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

1 赵文聪,藏全. 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审核不合理用药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53-54.

2 吴秀萍,刘冬梅,王夏林.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干预前后对照分析. 海峡药学,2012,24:220-222.

3 冯丹阳,王力明,张念茹,等.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分析.河北医药,2012,34:3002-3005.

4 何作瑜,吴子贵,谭惠璇,等. 浅析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的应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918-1920.

5 梁传军,袁珍娥. 门诊处方调查及抗菌药的应用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08-609.

6 张桂玲,李文慧,柴爱军,等.呼吸内科门诊抗菌药物三级管理干预措施的研究.河北医药,2012,34:2849-2850.

7 朱永红,张延华,黄晋红.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临床误诊误治,2012,28:75-77.

8 徐晓云.抗菌药物整治前后海南某医院门诊处方对比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022-3024.

9 赵红英,陈静. 2012年一季度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4750-4752.

10 沈燕. 某院2011年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的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581-582.

11 杨虹,张爽,张晓辉,等.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及合理化使用建议.解放军医药,2013,25:68-71.

12 赵东玲,张艳红,李小颖. 门诊病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2,9:37-39.

13 汤小兵. 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487-488.

14 张莹,刘训琴,高建萍,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176-1177.

10.3969/j.issn.1002-7386.2014.11.059

437100 湖北省咸宁市中医医院药剂科

R 969.3

A

1002-7386(2014)11-1735-02

2013-11-20)

猜你喜欢
抗菌药不合理处方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人间处方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兽用创新环保抗菌药的开发及其重要性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处方
14种市售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