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中临床护理路径流程的研究

2014-08-31 01:24姜玉荣苏云臧瑜
河北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外科胃癌流程

姜玉荣 苏云 臧瑜

·护理研究·

胃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中临床护理路径流程的研究

姜玉荣 苏云 臧瑜

目的探讨胃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中临床护理路径流程的内容、实施方法,以探寻胃癌围手术期的最简捷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10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明显提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流程应用于胃癌外科患者快速康复,可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胃肿瘤;临床护理路径流程;围手术期;护理

临床路径是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根据临床证据和指南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目前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已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专科疾病的护理中,对规范护理行为、技术操作,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强调对护理环节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规范,临床路径是为患者设计了一个最佳方案的治疗护理方法,变医院过去质量控制的终末管理为环节管理,是专业人员合作以控制质量和经费的模式,临床外科、麻醉、护理等多学科的合作是快速康复成功实施的有力保障,围手术期护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我科制订了胃癌外科快速康复的临床护理路径流程,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对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接受胃癌手术的100例患者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00例,其中男53例,女47例; 年龄32~80岁;平均年龄(47.0±2.3)岁。纳入标准:电子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准备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并且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其中胃窦癌55例,胃体癌25例,贲门癌20例;全胃切除28例,近端胃大部切除21例,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51例。按照入院单双日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观察组54例。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癌变部位、手术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流程实施护理。①术前1~3 d办理入院手续,介绍病区环境、医院规章制度,进行入院评估并协助完善术前检查。②术前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术晨禁食12 h,禁饮4 h。③术后指导:手术当天安置患者取低枕平卧位6 h,而后改为半卧位,监测生命体征,监测疼痛程度,协助患者床上活动,进行口腔护理。术后1 d协助床上坐起4~5次,每次维持20 min,嘱患者主动咳嗽,监测生命体征,监测疼痛程度,从鼻肠管注入流食50 ml/次,5~6次/d并进行口腔护理,鼓励患者扶床行走2~3次,10 min/次。术后2 d协助下床活动2~3次,20 min/次,监测生命体征和疼痛程度,从鼻肠管注入流食100 ml/次,7~8次/d并进行口腔护理,全天补液2 200 ml。术后3 d协助患者进行室外活动2~3次,监测疼痛程度,拔除胃管,经口进少量流食,从鼻肠管注入流食200 ml/次,7~8次/d,全天补液1 500 ml。术后4 d鼓励患者增加室外活动次数,经口进清淡的流质饮食100 ml/次,7~8次/d,全天补液1 000 ml。术后5~7 d鼓励患者增加运动量,但以不发生疲劳为宜,逐渐增加经口进食,逐渐减少鼻肠管注入量,全天补液1 000 ml直到不补液为止。术后8~9 d经口进半流质饮食,拔除鼻肠管,拆线。④患者出院前1 d进行出院健康教育,健康评定量表评分,并对快速康复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评价,办理出院手续。

1.2.2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术后不留置空肠营养管,肠功能恢复后嘱患者开始进食,胃管和尿管的拔除依据医嘱执行。

1.3 评价标准 比较2组患者在肛门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

2 结果

2.1 2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肛门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组别肛门通气时间(d)下床活动时间(d)平均住院时间(d)术后并发症[例(%)]对照组(n=46)4.5±1.44.2±1.211.1±2.33(6.52)观察组(n=54)2.9±0.8*2.3±0.7*9.5±1.2*2(3.7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发生吻合口瘘1例,切口液化1例;对照组吻合口瘘2例,切口液化1例。

3 讨论

临床路径在很多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美国大约60%的医院应用了临床路径[1,2]。临床护理路径可以选择最佳的护理模式,工作人员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患者和家属在听取护士的解释说明后能够预期所接受的照顾,同时有利于进行临床评价。临床护理路径流程通常是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检查、用药、护理、活动和饮食指导、患者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为纵轴,通过制订临床护理路径计划表,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3]。本研究中,由科主任负责胃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流程,该流程由医生和护士一起制定,护士能够参与诊疗的全过程,同时护理工作有严格的时间性和顺序性,护理措施是按患者的病情转归规律及个体的全身情况严格制定的,护理人员可主动地选择最佳时机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术后的治疗护理提前到位,提高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流程的宗旨,从而避免和减轻了患者痛苦,促进了患者康复。

临床护理路径流程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术前指导,病区环境介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手术方案告知,指导患者进行术后活动计划,增加护患交流,患者及家属可以预知所接受的照顾和预期的目标,从而增加患者的参与意识,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和护理转变为主动积极配合,并为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配合增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临床护理路径流程规定了护理工作的详细流程,可促使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临床护理路径流程规定了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每班应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质,若病情许可应尽早拔除引流管,减少引流管对患者的刺激,并定时进行疼痛监测,早期进行疼痛干预;减轻了患者因疼痛出现的痛苦。

临床路径流程可引导早期护理干预。为减少静脉营养的不良反应,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肠内营养,术后第3天停止静脉输液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同时督促患者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尽早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流程后,患者的肛门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通过多模式控制围手术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增加患者围手术期的耐受性,减少对生理机能干预,从而改善手术患者的预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以患者为中心,让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最大收益是其最终目的。将临床路径应用于胃癌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中,使得快速康复流程的要求得到实施,更有利于发挥快速康复外科手术的优越性,并将在外科快速康复中得以广泛应用。

1 Wilmore DW.From Cuthbertson to fast-track surgery: 70 years of progress in reducing stress in surgical patients.Ann Surg,2002,236:643- 648.

2 戴红霞,成翼娟.临床路径-科学、高效的医疗管理新模式.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08-210.

3 王国秀,徐晓霞,林娟.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外科快速康复流程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9,24:26-28.

10.3969/j.issn.1002-7386.2014.11.068

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普外科(姜玉荣、苏云);河北医科大学护理教研室(臧瑜)

R 473.73

A

1002-7386(2014)11-1751-02

2013-12-11)

猜你喜欢
外科胃癌流程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