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4-08-31 01:24窦靖王晓华杨丽娜
河北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系统化心功能心理

窦靖 王晓华 杨丽娜

·护理研究·

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窦靖 王晓华 杨丽娜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HCF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6-MWT)均较对照组增加,血浆脑利钠肽(BNP)较对照组降低(P<0.05);试验组干预后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对老年CHF患者实施系统化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生活质量;心理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各种心脏、大血管疾病引起心脏舒缩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老年CHF患者因器官老化、生理机能衰退等原因,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1]。在当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身心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对老年CHF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观察其对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150例老年CHF患者,诊断均符合 2005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修订的诊断标准,排除精神障碍、严重抑郁及临床资料不全者[2]。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5例。对照组:男37例,女38例;年龄70~82岁,平均年龄(76±5)岁;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5例,Ⅲ级40例;基础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27例,冠心病31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7例。试验组:男38例,女37例;年龄70~81岁,平均年龄(77±5)岁; 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6例,Ⅲ级39例;基础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28例,冠心病3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7例。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NYHA分级、基础疾病等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3]。

1.2.2 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心理护理。具体包括:①入院评估:患者入院后,根据临床表现及性别、文化水平、个性特点、生活环境等,评估其心理状态;倾听患者宣泄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应激能力,处理好护患关系[4]。②认知干预:护理人员积极主动、耐心、和蔼地与患者交流,采取恰当的方式引导,进行健康教育;详细讲解心衰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提高关于心衰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等方面的知识,消除顾虑,疏导不良情绪,建立信心以积极配合治疗[5]。 ③行为干预:让患者知晓情绪对心脏病的影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强化心理干预,保持大便通畅,教会患者深呼吸和放松训练,通过规律作息提高机体抵抗力,消除紧张心理,保持情绪稳定[6]。④社会与家庭支持:叮嘱家属对患者采用温和的语言和态度,鼓励家属、亲朋好友与患者交流,转移患者的关注点,减轻对自身病情的担忧及焦虑,缓解负面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 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EVF)、血浆脑利钠肽(BNP)、6 min步行距离评分(6MWT)。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包括总体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6个指标。

2 结果

2.1 2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对照组干预后6-MWT高于干预前(P<0.05),LVEF、BNP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LVEF、6-MWT均高于干预前,BNP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水平(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组别LVEF(%)BNP(ng/L)6-MWT(分)对照组 干预前41±4915±253241±33 干预后44±3825±196354±45*试验组 干预前41±4915±150242±35 干预后 53±5*# 531±213*# 436±48*#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各指标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干预后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n=75,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老年CHF患者症状重、病程长、反复发作,由于需要经常住院,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患者在消极的心理应激下,容易产生焦虑、忧郁等负面情绪,并借一定的生物学机制影响个体的生理平衡[7]。

6-MWT 是一种运动量较小的次极量运动试验,与运动峰耗氧量有很好的相关性,和LVEF都是评价心功能的重要指标;BNP是一种有心脏分泌的循环激素,在心功能不良时,其血浆浓度显著升高。SF-36生活质量量表是评价身心整体康复的重要指标,尤其适用于CHF等慢性疾病。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干预后LVEF(53±5)%、6-MWT评分(436±48)均高于干预前,BNP(531±212)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各指标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而以试验组变化更加显著(P<0.05)。结果提示:系统化心理护理能改善老年CHF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结果分析:(1)系统化心理护理通过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了交感神经张力和儿茶酚胺的释放,减少血小板的激活,从而发挥改善心功能的作用。(2)心功能改善后,心力衰竭症状减轻,配合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和行为指导,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使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3)在系统化心理护理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做到耐心、爱心、关心,否则心理护理很难奏效。

综上所述,系统化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老年CHF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和改善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曾利娅,秦银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0,7:128-129.

2 曹蓓.心理护理对8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692-693.

3 孙东梅.综合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37-138.

4 田凤英.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中国伤残医学,2013,21:358-359.

5 娄云霄,魏万宏.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22:4920-4921.

6 刘芳,方淑华,赵强,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护理研究,2009,23:2952-2953.

7 张富叶,郭银燕.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价.实用预防医学,2012,19:947-948.

10.3969/j.issn.1002-7386.2014.11.069

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窦靖、王晓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人民医院(杨丽娜)

R 473.5

A

1002-7386(2014)11-1753-02

2014-01-11)

猜你喜欢
系统化心功能心理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心理感受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