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场强MRI对急性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价值

2014-08-31 01:24王艳芝袁利民李娟冯文杰张红辰计宝庆
河北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脑沟蛛网膜下腔

王艳芝 袁利民 李娟 冯文杰 张红辰 计宝庆

·论著·

低场强MRI对急性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价值

王艳芝 袁利民 李娟 冯文杰 张红辰 计宝庆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对急性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断价值。方法65例急性少量SAH患者,所有患者在发病后72 h内行颅脑CT和MRI检查,观察所有的CT、MRI图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I FLAIR序列对急性少量SAH的检出率为98.5%,CT为69.2%,FLAIR序列对急性少量SAH的诊断优于CT(P<0.01)。结论急性少量SAH患者,CT检查可无异常发现,低场强MRI FLAIR序列对急性少量SAH敏感性极高,多轴面FLAIR序列观察,可以避免漏诊。

低场磁共振成像;液体反转恢复序列;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颅脑疾病之一 ,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一定的致残率。及时、正确的诊断对防治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CT是目前诊断SAH首选的检查方法[1,2]。但有报道,CT检查阴性的SAH病例并不少见,尤其少量出血[3]。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发展,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在临床上的应用,MRI对SAH的诊断价值被认可,并显示出其优越性,对急性SAH敏感性极高,能显示CT难以发现的出血[4]。笔者搜集65例进行低场强MRI与CT检查的急性少量SAH患者,回顾性对比分析其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7月至2013年3月北戴河医院收治的急性少量SAH 患者65例,自发性30例,外伤性35例。全部病例经症状、体征、CT或腰穿确诊为SAH。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2岁。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以不同程度头痛为主要表现40例,高血压12例,眩晕9例,一过性意识障碍4例,癫痫2例,脑膜刺激征14例,伴恶心、呕吐11例。所有患者在发病后72 h内均行颅脑CT和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FLAIR。CT和MRI检查时间间隔<24 h。经MRI或CT复查相应部位积血明显吸收或消失43例。1.2 检查方法 MR扫描采用GE公司生产的Signa 0.35T永磁型开放式磁共振扫描仪。使用头部线圈,常规扫描轴位SE序列T1WI(TR:400 ms,TE:15 ms),FSE序列T2WI(TR:4 000 ms,TE:120 ms),FLAIR序列(TI:1 900 ms,TR:6 000 ms,TE:120 ms),失状位SE T1WI(TR:400 ms,TE:15 ms),部分酌情加扫失状位或冠状位FLAIR序列。 层厚:6~7 mm,层间隔0.5 mm,共扫描16层,矩阵 248×256,激励次数4次。CT检查采用GE公司双排螺旋CT扫描机,常规轴位平扫,采用以OM线为基线向上扫描,层厚5~10 mm。

由4位有经验的磁共振及CT影像诊断医师阅读所有的CT、 MRI图像,CT显示蛛网膜下腔脑沟、池内高密度影,MRI常规T1WI、T2WI序列显示蛛网膜下腔脑沟、池内高于脑脊液信号,FLAIR序列显示蛛网膜下腔脑沟、池内异常高信号,诊断为SAH。

1.3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出位置情况 65例少量急性SAH患者中,位于大脑凸面27例,纵裂池15例,侧裂池10例,天幕区9例,基底池4例。

2.2 CT检查情况 CT检查阳性者45例,显示率为69.2%,表现为脑池、脑沟内局限条状或片状高密度,20例(31%)少量急性SAH病例CT平扫漏诊。

2.3 MRI检查情况 MRI检查FLAIR序列共显示64例阳性,表现为脑沟、脑池内局限条状或片状高信号,其中12例轴位FLAIR序列可疑颅底或小脑幕区病变,加扫冠状位及失状位FLAIR序列明确显示病灶,显示率为98%,FLAIR序列阴性1例,CT也未见显示,经腰穿证实为SAH。MRI T1WI及T2WI中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2.4 检出率比较 本研究MRI FLAIR序列对急性少量SAH病灶显示敏感,病灶范围较CT广泛,显示率高于CT(χ2=11.64,P<0.01)。见表1。

表1 磁共振FLAIR序列与CT对急性少量SAH的检出率比较

注:与CT组比较,*P<0.01

3 讨论

尽管目前神经影像学检查已得到广泛应用,但SAH误诊仍很常见[5]。CT扫描是诊断SAH安全、快捷和阳性率较高的方法,但CT检查SAH阴性的病例并不少见。少量急性SAH患肯,常常临床表现不典型,通常一般情况相对较好,CT检查常无阳性发现,往往会漏诊[6]。这是因为少量SAH时,血细胞很快被脑脊液稀释、溶解,蛛网膜下腔中的少量血液的X线衰减值极小,以至于CT不能显示。而且对于后颅凹的少量SAH,由于骨性伪影的影响,CT也不易发现。

FLAIR序列保存了T2WI序列对病变检出敏感的优点,为自由水呈低信号的重T2加权像[7]。SAH时,血性脑脊液的蛋白含量增加,由于结合水效应及顺磁效应,使血性脑脊液的T1值缩短,补偿了脑脊液的反转时间,信号不能被抑制,T2权重增加,所以在FLAIR序列上表现为脑池、脑沟内高信号。且MRI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对于少量局限性SAH,FLAIR序列也可以清楚显示[8]。

本研究中CT对少量急性SAH的显示率为69.2%,20例检查阴性,低于报道[2,9]急性SAH的CT显示率80%~100%。FLAIR序列对少量急性SAH具有很高敏感性,20例CT显示阴性的病例,FLAIR序列发现19例少量急性SAH,均表现为局限脑沟内条状高信号,而且对颅底、小脑幕区可疑少量出血,进行冠状位及失状位FLAIR序列扫描,对病变进行多角度观察,综合分析,可以做出更明确诊断,对少量急性SAH显示率为98.5%明显优于CT(P<0.01)。

但FLAIR序列对SAH的诊断缺乏特异性,FLAIR序列中蛛网膜下腔高信号还可见于其他一些疾病,如重症化脓性脑膜炎、肉芽肿性脑膜炎、蛛网膜炎、脑膜转移性肿瘤、脑静脉血栓形成、皮样囊肿破入蛛网膜下腔等,吸人高浓度的氧,使用顺磁性的对比剂及脑脊液搏动伪影等也可使FLAIR序列上蛛网膜下腔内出现高信号,需要与SAH鉴别。结合病史,对不典型病例可行MR增强扫描及脂肪抑制技术有助于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少量SAH患者,CT检查可无异常发现,而低场强MRI FLAIR序列对急性少量SAH敏感性极高,当临床高度怀疑SAH时,CT检查阴性,需进行MRI检查,常规扫描FLAIR序列,多轴面FLAIR序列观察,可以避免漏诊。

1 Matsumura K,Matsuda M,Handa J,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ith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comparison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surgneurol,1990,34:71-78.

2 陈星荣,沈天真,段承祥,等主编.全身CT和MRI.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0-142.

3 闫春雷.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0例CT检查阴性分析.疑难病杂志,2008,4:237.

4 Noguchi K,Ogawa T,Inugami A,et al.Acute subarachnoid hemorrhage:MR imaging with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pulse sequences.Radiology,1995,196:773.

5 Mayer PL,Awad IA,Todor R,et al.Misdiagnosis of symptomatic cerebral aneuryam: prevalence and correlation with outcome at four institutions.Stroke,1996,27:1558-1563.

6 张露钢,朱希松,刘威,等.磁共振FLAIR序列在诊断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浙江临床医学,2007,9:1171.

7 Rydberyg JN,Hammodn CA,Grimm RC,et al.Initial clinical experience in MR imaging of Brain with a fast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pulse.Radiology,1994,193:173-180.

8 刘洪东,韩鸿宾.FLAIR序列在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6,28:141.

9 隋邦森,吴恩惠,陈雁冰主编.磁共振诊断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16-321.

10.3969/j.issn.1002-7386.2014.11.022

项目来源:河北省科技支撑项目(编号:122777132)

066200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MR、室放射科(王艳芝、袁利民、李娟、冯文杰、张红辰);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人民医院CT室(计宝庆)

R 445.2

A

1002-7386(2014)11-1658-02

2013-12-25)

猜你喜欢
脑沟蛛网膜下腔
脑沟间入路与皮层造瘘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皮层造瘘显微术与脑沟间入路显微术治疗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语言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脑沟形态分析*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额叶脑沟增宽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