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课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014-09-01 23:36孙志强,米振生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5期
关键词:专业课教学人文素养

孙志强,米振生

摘要:文章对高职护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解决路径并付诸实践,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考试评价及教师人格魅力等方面探索如何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把“授业”与“传道”融合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护理教育;专业课教学;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26-02

现代高职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专业技能即“做事”的培养,还要注重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培养。但长期以来,高职护理教育更重视知识和技能层面的训练,相对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的过程就是通过教师的影响和引导使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学识和修养的过程,并最终固定为个人的内在品质。以护理而言就是培养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无论从现实功利主义还是长远的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考虑,加强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都是很有意义的[1]。

一、高职护理专业课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1.人文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过分追求专业技能的培养会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素质结构的严重失衡,这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只有融入人文教育,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创新的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2.护理具有人文特征。护理学是关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一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互渗透的学科。护理的研究对象为人,服务的目标是提高人的生存质量。而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护理要面对的是生物的人、人文的人,护理与人文是有机统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人性化、个性化,护理教育只有强化人文底蕴,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护理人员。

3.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人员除了了解患者的病情,还应考虑患者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因素,对患者进行全面分析,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这无不体现了现代护理所提倡的高度的人文关怀精神。因此,护理与人文、社会科学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员,造福于人类的健康。

4.就业市场的形势需求。综合素质是用人单位评价的重要指标。毕业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外,还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热情的工作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这些评价指标恰好与人文素养的内容相吻合。所以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无疑会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二、专业课中渗透人文素养的教学实践

在护理教学中专业课占用了大部分课时,如果在教学中专业课不与人文教育相结合,那么在短短的两年时间想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将变得极为困难。因此,在专业课中融入人文素养是护理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当然,在人文教育中情感体验永远比理论讲授更具影响力。所以教师应多花心思设计各个环节,同时要结合用人单位、教研部门以及学生家长的建议制定教学标准、课程设计和考核指标等,以期达到既定目标[2]。

1.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护理道德。护理道德的养成与专业课的学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提高技能的过程,也是培养综合素质的过程。在讲授中教师应注重专业知识的历史背景,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在实践中教师应注意及时纠正,有效引导,加强素质养成。例如在护理操作时,有的学生为图方便,将用具放在模型人身上,全然不顾“病人”的感受;伤口消毒时,碘伏棉球太湿而污损患者衣服等等,虽然这些不会影响患者健康,但却是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外在反映。遇此情况我并不即刻指出,而是让学生和小组的其他成员评价这次操作,找出问题所在。让学生在讨论中反思并获得提高,最后加以点评。在理论讲授时,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经历(如自己的老师或身边的某位医德高尚的护理人员的感人事迹)使学生领悟到护理工作的神圣。

2.创新人文特色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现代护理教学要突出教学环节的育人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情景设置、小组讨论等,通过视频、图片等多样的教学手段为学生传授知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散性思维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改善学习效果。例如讲授颅脑外伤,可以使用《还珠格格》中紫薇从马车上摔下来后失明这一情节设问,激发学生查阅资料,寻找答案。这种问题导向式教学引发了学生的好奇与参与,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陶冶学生的职业情感。人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情感教育。护理操作并不是机械进行的,它包含着护士的态度和情感。如果学生缺乏对病人的情感体验,只见病不见人,即便护理操作是顺利的,也会给病人冰冷的感受。另外,学生由于心态不成熟,遇到事情不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受到委屈当场哭泣,遇到不满就要争执等等,这不利于护患的和谐相处。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可适时穿插身边优秀护士的模范事迹;在情境教学中,老师或同学可以扮演“故意刁难”的病人,通过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职业情感,提高她们的调控能力。

4.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大部分护患纠纷实际上是由于沟通不当导致的。因此我们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这并不单单是沟通技巧的问题,有修养、有内涵,真诚地对待病人,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笔者通常把每班分成6个小组,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组内讨论,组间竞争答题。在专业课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训练学生对相同疾病的患者因年龄、性别、性格的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通过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5.运用教师的人格力量。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的品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的职业素养往往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工作态度。例如同学间相互进行静脉注射,学生常因害怕而犹豫不决,如果老师身先士卒,那么学生也会以老师为榜样,勇往直前。这些无疑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可能会转化为一种动力,使学生能直面工作或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6.突出人文素养的考核。在理论和实践考核中,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核。如理论方面考核如何与病人沟通、如何进行健康教育等。实践环节考核学生的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

当今社会需要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但人文素养与知识、技能不同,它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这其中教师起到一种重要的桥梁作用,不仅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把“授业”与“传道”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需要很高的教学艺术,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苗富强.试论加强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35).

[2]丁科.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再思考[J].教育探索,2012,(1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探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zcj178),主持人:米振生。

作者简介:孙志强(1977-),男,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护理教育;米振生(1963-),男,山东聊城人,本科,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教育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业课教学人文素养
烹饪对口单招专业课教学研究
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电气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材料腐蚀原理伴随性作业的设计和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