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建大学校园树种规划研究

2014-09-03 08:43陈诗萌
四川建筑 2014年1期
关键词:水杉大学校园小叶

陈诗萌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0031)

21世纪以来,由于大学校园的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行为需求的不断改变,老校区的硬件设施已无法满足日常教学、生活的要求,于是新校区的建设陆续开始。成都市的各大高校也开始纷纷建设新校区。

良好的校园环境成为了关注的焦点,生态性校园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大学校园新校区的建设中,有不少校区提出了以植物造景为主的规划建设方式。植物是绿地的主角,稳定的植物群落、健康的植物状态,是形成良好绿地环境的基础。新建大学校园绿地中植物群落的形成本来就缺乏时间的累积,而且多数新建大学校园,由于校园规模尺度夸张、植物种类及规格选择不合理、群落配置不科学,加之后期管理的不到位,最终造成绿地系统无法充分发挥其美学功能、使用功能及生态效益。

1 校园绿地树种规划及其意义

校园绿地树种规划主要是通过对校园所在地大环境及小环境的分析,在对当地植被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树种分析评价、树种选择(包括骨干树种、基调树种等)、树种配比、植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以保证校园绿地植物群落的稳定、植物生长状况的良好,更好的发挥校园绿地的功能,创造良好的校园绿地环境。

2 成都市新建大学校园树种规划现状

本文所调研的5个大学新建校区均位于成都市绕城高速5 km范围内,属成都市郊区范围,分别位于成都市西南方向(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西北方向(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东南方向(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东北方向(四川音乐学院新都校区)。虽然5个校区都位于成都市周边,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但因地理位置的不同,小气候条件也存在微小差别,而正是这些微小的差别影响着校园绿地中对于植物的选择使用。另外,园林地形的不同会造成局部地区植物种植条件的不同,如地形会影响地表排水,从而影响土壤湿度,会带来阴、阳、缓陡等多样性环境,影响小区域内的阳光、温度等。因此,某些对于小气候较为敏感的植物及一些较为娇贵的植物,要有选择性的使用。如温度影响对于窄温植物的应用,极端高低温对某些敏感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日照影响对于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的选择等等。在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与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小叶榕的表现相当糟糕,几乎全部处于枯死状态(图1、图2)。而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和四川艺术大学新都校区,小叶榕的表现较为良好(图3、图4)。

图1 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的小叶榕桩景

图2 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的小叶榕桩景

图3 四川艺术大学新都校区停车场的小叶榕

图4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的小叶榕密林

小叶榕喜温暖,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 ℃~25 ℃。耐高温,温度30 ℃以上时也能生长良好。不耐寒,安全的越冬温度为5 ℃,温度低时会产生大量落叶。喜明亮的散射光,有一定的耐阴能力。不耐强烈阳光的曝晒,光照过强时会灼伤叶片而出现黄化、焦叶。也不宜过阴,否则会引起大量落叶,并使有斑纹的品种的美丽斑块变淡。

经过分析可知,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西二门的小叶榕桩景与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所种植的小叶榕,多处于毫无遮挡、阳光暴晒、小环境较差的地方,导致小叶榕几乎全军灭亡的后果。而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和四川艺术大学新都校区,小叶榕要么成密林状栽植,要么使用在群落环境较为良好的绿地中,所以其表现相对良好。

因此,对于小叶榕这类对温度和光照相对敏感的植物,在使用时要多加谨慎。可在其周边利用其他抗逆性强的植物作为先锋树种,建立良好的群落环境,以保证其良好生长。类似的植物还有羊蹄甲、蓝花楹、秋枫等,在使用时应多加谨慎。

图5 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

图6 四川艺术大学新都校区

另外,从图5、图6中可以发现,在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和四川艺术大学新都校区,像紫叶李、紫叶桃等喜阳性色叶植物,色彩鲜明,植株表现良好,而在其他校区却表现欠佳。分析后发现,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四川艺术大学新都校区位于成都市新都区,这两个区域相比于其他校区所处区域的年平均日照时数明显较多,充足的阳光使得紫叶李、紫叶桃等植物表现出了其应有的鲜艳颜色。而相比之下,其他校区的此类植物,色彩表现较为暗淡。

在大学校园绿地树种规划中,对于植物规格的选择也是影响植物景观的一个主要因素。如图7,是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的水杉林。水杉树干通直挺拔,高大秀颀,树冠呈圆锥形,姿态优美,是很好的观赏树种。其本身根系发达,生长缓慢,移植较容易成活。但在这里,几乎所有的水杉都需要用很多木棍进行支撑,导致整个水杉林中到处都是摆放杂乱的支撑棍,有的地方甚至阻挡了道路。分析后发现,这里的水杉普遍的胸径在15~20 cm,高度均在15 m以上,在短时间内,水杉的根系无法正常生长以保证树干的挺直,因此必须利用外部支撑;而“插葱式”的种植方式,使水杉的下层生长空间严重不足,导致水杉没有表现出其圆锥形的树形,极大的降低了其观赏效果。

图7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的水杉林

3 成都市新建大学校园树种规划

3.1 校园绿地树种规划的原则

3.1.1 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但同时要注重物种多样性

校园绿地树种规划要建立在校园所在城市绿地树种规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校区内小环境、小气候的差异,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地适树包含两个层面,一是适宜小气候以保证植物健康生长;二是适宜区域内文化背景,以增加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

同时,要注重物种多样性,不但要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应考虑到其他物种的多样性,适当种植招鸟类植物,以吸引鸟类,为校园景观增添生机活力,更好的维护生态平衡。

3.1.2 树种规划不但要注重美化效果,更要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现代生态园林在注重园林的美化功能的同时,更注重的是园林的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的结合。因此,在校园树种规划的时候,要根据校区所在城市性质与校区具体地理位置结合园林树木的三大功能(美化功能、生态功能、生产功能)进行植物种类选择与规划。在树种选择时以乡土树种为主、以抗逆性强的树种为主,可适当选择果树及农作物;在植物群落建设中,遵循生态学原理,利用园林植物生态的、可持续的和自维持的方法和手段去适应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变化,实现理想状态下能量守恒的自我维护系统。

3.1.3 合理进行树种配比与群落构建,以形成健康而生态的群落结构

充分考虑树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地对常绿与落叶、针叶与阔叶、乔木与灌木的形态特征、个体大小、叶型、根系深浅、养分需求和物候期等方面差异较大的植物的种类、比例进行配置,就能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既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景观的复层群体结构。

在植物群落的构建初期,为了形成层次感,为了更快的形成景观,需要运用一些规格较大的植物以形成高度,建立丰富美观的植物群落;有时,为了形成大气而壮观的植物景观,也会运用到较大规格的植物,甚至会用到生货苗木。然而,过大规格的苗木,尤其是生货苗木,不但在移植过程中费时、费财、费力,在后期苗木的成活率也相对较低,为园林的后期养护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无法保证植物良好的生长状态,园林植物的功能发挥也必将受到影响。

各种树木的生长速度和生命周期不尽相同,速生树种生长快,可作为群落演替的先锋种,为耐荫树种的生长创造条件。慢生树种生长慢,寿命较长,经过若干世纪,它们依然生机勃勃,不仅成为“历史见证”、“活的文物”,而且对维持绿地系统稳定性有重要作用。还应合理选择树种规格,在形成良好植物群落的前提下,强调经济性原则,减少不必要的养护管理过程。

3.1.4 结合校园文化,合理选择基调树种及骨干树种

在校园绿地树种规划时,充分挖掘校园文化,选择具有文化内涵或积极精神内涵的树种(如桢楠:代表栋梁之才;松柏:代表君子的坚强;竹:代表真实与奉献等等)作为基调树种或骨干树种,可建立校树、校花,植物比德,以激励学生,陶冶情操,弘扬校园文化。

3.2 成都市校园绿地中行道树的选择与应用

在大学校园的新校区,校园规模不断增大,景观尺度难免超出宜人尺度,某些校区的道路系统完全是车行尺度,而忽略了人的使用舒适性。然而,校园的使用人群结构中,学生占绝大比例,学生的主要交通方式以步行和非机动车为主,因此,在大学校园行道树的选择与配置中,应尽量考虑以人为本,以弥补大尺度校园景观所带来的不足。

理想的行道树种选择标准:从景观效果要求出发,应该是春华秋色、冬姿夏荫、干挺枝秀、冠整形优、景观持久;从养护管理要求出发,应该是耐瘠抗逆、防污耐损、虫少病轻、强健长寿、易于整形、疏于管理。

在本文所调研的成都市5个大学校园的行道树使用中,表现较为良好的有:大叶樟、法国梧桐、刺桐、银杏、蒲葵、桢楠、四季杨、水杉、马褂木、黄葛树、栾树等。

推荐成都大学校园行道树还可选用:荷花玉兰、喜树、山合欢、羊蹄甲、乐昌含笑、大叶女贞、阴香、香椿、黄金槐、杜英。

3.3 成都市校园绿地中引鸟植物的选择与应用

在生态园林的规划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植物种群,也要考虑动物种群,这二者在群落中是不会分开的,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从目前来看,鸟类与昆虫是人工群落中最主要的动物构成。同样,要建设生态校园,对于动物种群的考虑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校园绿地的树种规划中,对于引鸟植物的选择与应用是不可缺少的。

[1] 王云才,韩丽莹,王春平.群落生态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王绍增.城市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3] 程绪珂,胡运骅.生态园林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4] 朱旺生.城市绿地系统树种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水杉大学校园小叶
水杉林餐厅
Positive unlabel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with multi-granularity linguistic information①
想象力
苹果小叶病的防治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小叶樟树下的遐思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小叶莲化学成分的研究
水杉母树林营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