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患者治疗转归与基础代谢率的关系研究

2014-09-04 09:28王学明孟丽周桃花吴琳许香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3期
关键词:基础代谢率脑血管病脑梗死

王学明 孟丽 周桃花 吴琳 许香梅

脑血管病患者治疗转归与基础代谢率的关系研究

王学明 孟丽 周桃花 吴琳 许香梅

目的 分析研究脑血管病患者治疗转归与基础代谢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采取了调整基础代谢率的相关措施。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的康复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 给予脑血管病患者调整基础代谢率治疗, 可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脑血管;基础代谢率;生活质量;应用价值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急性脑梗死的致死率、致残率较高,且有25%~75%的脑梗死会在2~5年内复发[1]。脑出血的发病率则仅次于缺血性脑卒中[2], 其特点包括发病凶险, 有着较高的致死率与致残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某院于2013年1~12月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中选取了80例进行研究, 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中女18例, 男22例, 平均年龄(54.5±22.4)岁, 其中19例脑梗死, 21例脑出血;观察组中女20例, 男20例, 平均年龄(53.4±22.5)岁, 其中18例脑梗死, 22例脑出血。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对其基础代谢率进行了调整, 其相关内容如下所示。

1.2.1 调整患者体温方法 通过颅脑降温抢救仪, 确保患者的体温维持在34~35℃。

1.2.2 调整心室率 给予患者美托洛尔等药物, 使其心室率降低至原有心率的10%左右。

1.2.3 调整血压 给予患者长效降压药物, 使其脉压差降低至原有的10%左右。基础代谢率的计算公式为: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差)-111(Gale)。本院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Barthel)评分以及术后康复情况进行了记录与比较。Barthel评分主要分为严重依赖:21~61分;中度依赖:62~90分;轻度依赖:91~99分;独立:100分。术后康复情况则分为Ⅰ级: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恢复健康;Ⅱ级: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得到明显的缓解, 可独立生活或者部分恢复;Ⅲ级:患者的恢复情况一般, 且需要他人帮助或者拄拐行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分别为(26.7±6.9)分与(18.3±11.2)分;观察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分别为(27.1±6.2)分与(10.2±8.1)分。与治疗前相比, 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得到一定的改善;另外, 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x-±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评分分别为(8.24±15.14)分与(10.3±8.2)分;观察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评分分别为(8.36±14.73)分与(19.2±7.1)分。与治疗前相比, 两组的Barthel评分均得到一定的改善;观察组治疗后的Barthel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两组数据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比较( x-±s)

2.3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比较 对照组有5例Ⅰ级, 20例Ⅱ级, 15例Ⅲ级;观察组有6例Ⅰ级, 22例Ⅱ级, 12例Ⅲ级。两组患者的预后康复情况均相对较好, 两组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比较[n (%)]

3 讨论

所谓“基础代谢率”指的是人体处于空腹、安静休息的状态下, 可测得的单位时间内的人体能量消耗水平, 且一般是以氧消耗率作为指标。近年来, 我国成年人的基础代谢率产生了一些变化, 这主要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有关。就目前来说, 畜肉类、油脂类的消费往往过多, 而谷类食物的消费则偏低, 人们的脂肪供能比已经达到了35%左右, 且超过了WHO所推荐的上限。另外,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逐渐改变, 劳动强度的不断降低也对基础代谢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3,4]。就脑血管病的治疗来说,对患者的基础代谢率进行调整, 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积极影响。根据文中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 对照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分别为(26.7±6.9)分与(18.3±11.2)分;观察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分别为(27.1±6.2)分与(10.2±8.1)分;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 对照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评分分别为(8.24±15.14)分与(10.3±8.2)分;另外, 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均相对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调整基础代谢率在治疗脑血管病中的临床疗效较好, 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1] 申光勋,南光贤.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展.吉林医学, 2013, 34 (15):3022-3023.

[2] 彭斌.脑出血的治疗进展.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2, 19(3):164-166.

[3] 孙锐,勾凌燕,朴建华,等.我国北方男性青年基础代谢率.营养学报, 2007, 29(1):13-15.

[4] 刘健敏,孙锐,勾凌燕,等.中国北方青年女子基础代谢率的研究.营养学报, 2008, 30(1):31-34.

2014-08-12]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王学明 孟丽 周桃花), 心内科(吴琳 许香梅)

猜你喜欢
基础代谢率脑血管病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她们为什么“死吃不胖”
解读“大胃王”的秘密
她们为什么“死吃不胖”?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健康生活 提升基础代谢率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