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菲康联合得舒特、戴力新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疗效分析

2014-09-04 00:55苏永臣李世超王志军于海燕李素新武警唐山市消防支队新华医院消化内科河北唐山06000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北唐山06000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河北唐山06000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培菲康黛力新益生菌

苏永臣,李世超,王志军*,白 华,于海燕,李素新(.武警唐山市消防支队新华医院消化内科,河北 唐山 06000;.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北 唐山 06000;.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河北 唐山 06000)

·论著·

培菲康联合得舒特、戴力新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疗效分析

苏永臣1,李世超2,王志军2*,白 华3,于海燕2,李素新2
(1.武警唐山市消防支队新华医院消化内科,河北 唐山 063000;2.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北 唐山 063000;3.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河北 唐山 063000)

目的探讨培菲康联合得舒特、黛力新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78例,随机分成2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培菲康联合得舒特、黛力新治疗;对照组给予得舒特、黛力新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071,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紊乱、消化系统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培菲康联合得舒特、黛力新在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方面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肠易激综合征;生物疗法;疗效分析

肠易激惹综合征为一组以腹部不适、腹痛、排便异常、大便形状改变为主要表现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而且经常伴有神经功能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研究发现肠易激惹综合征的发生和肠道功能异常、肠道感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直接关系[1]。本研究采用培菲康联合得舒特、黛力新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治疗的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78例,采用国际认同的罗氏Ⅱ诊断标准,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内镜检查等确诊为肠易激惹综合征。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9例,男性18例,女性21例,年龄34~72岁,平均(54.26±2.12)岁;对照组39例,男性16例,女性23例,年龄32~71岁,平均(54.21±2.13)岁。2组性别、年龄、合并神经功能紊乱、主要临床特征(腹部不适、腹痛、排便异常、大便形状改变)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得舒特(苏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20080424)口服,每次50mg[2],每天3次;给予黛力新(丹麦生产,批准文号H20020474)口服,每次1片,每天2次。观察组给予培菲康(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S10970104)口服,每次2包,每天3次[3];给予得舒特(苏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20080424)口服,每次50mg,每天3次;给予黛力新(丹麦生产,批准文号H20020474)口服,每次1片,每天2次。

1.3 临床疗效评价:分组治疗3个月后,按照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疗效。优,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排便次数和排便形状恢复正常;良,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排便形状恢复正常;差,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者改善不明显,排便次数、排便形状没有明显改善。治疗疗效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患者总例数×100%[4]。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Uc=2.071,P<0.05),见表1。

2.2 2组神经功能紊乱和临床症状比较: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紊乱、消化系统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2。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39,例数,%)

表2 2组神经功能紊乱和临床症状比较 (n=39,例数,%)

3 讨 论

肠易激惹综合征是一种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累及整个消化道,可引起反复的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症状,其症状包括不同程度的腹痛、便秘或腹泻及腹部饱胀等[1]。该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而言,没有明确的解剖学改变,但是情绪影响、饮食习惯、药物、激素等因素可促发或加重这种高张力的胃肠道运动。部分患者有焦虑症、恐惧症、成年抑郁症和躯体症状化障碍。然而,应激和情绪困扰经常伴有症状的发作和反复。有些患者表现有一种获得性的异常病理行为,如他们倾向于将精神上的困扰表达为消化道的主诉,通常是腹痛。改善胃肠功能、调节神经等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缓解患者的病情发展[2-3]。得舒特能够对症治疗与胃肠功能紊乱有关的疼痛、排便异常和胃肠不适。黛力新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抑郁和焦虑、神经衰弱、抑郁性神经官能症、更年期抑郁等,能够改善胃肠功能紊乱[4]。

培菲康的主要成分为双歧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经临床实践发现,培菲康可以补充正常的肠道生理细菌,可以有效调整患者的肠道菌群,并且帮助清除肠道致病菌,有效提高机体对营养的消化、吸收,调节患者的免疫力,从而改善肠易激惹综合征的临床症状[5]。本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联合使用培菲康、得舒特、黛力新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具有组方简单、疗效高、起效快的显著优势,3种药物在服用后直接接触肠道黏膜,作用于肠道局部,对于胃肠神经及功能、菌群的改善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而且不会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高,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的首选联合用药方案。

实际上,首次发现因急性肠道感染所诱发的肠道功能紊乱(即使病原体已清除、肠黏膜炎症消退之后仍有相关症状),称之为“感染后肠易激惹综合征”[6]。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患病之后的1年内发生肠易激惹综合征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12倍。这似乎提示:急慢性炎症影响肠道免疫功能、传入神经、肠黏膜屏障,间接诱发了患者胃肠道高敏感——感染后益生菌生物拮抗作用减弱;致病菌通过产生某些有毒物质及内毒素等间接干扰正常肠道功能;肠道酵解异常(引起腹胀、腹泻或因肠内容物通过时间延长而出现便秘);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的炎性介质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相应受体,可致黏膜的敏感性增高,肠道平滑肌运动异常。有学者[7]证实肥大细胞活化分数与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呈明显正相关。而肥大细胞能够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等,导致患者相关症状。另外,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双歧杆菌减少,具有潜在致病性的肠杆菌过度生长,双歧杆菌/肠杆菌比例<1,即微生物定植抗力<1,肠道菌群失调很可能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相关[8]。说明肠易激惹综合征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联。

健康人的肠道中栖息着约100万亿、400多种细菌,这占到了人体细菌总量的绝大多数。其中厌氧菌占99%,需氧菌仅占1%,这些细菌称为正常菌群,其参与了机体对食物消化和吸收过程,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且与衰老、肿瘤的发生和其他多种疾病有关[9]。胃肠道各部位定植的细菌数量和种类有所不同,胃内主要为链球菌、乳酸杆菌等,十二指肠、空肠内以乳酸杆菌、肠球菌等革兰阳性需氧菌为主,回肠存在大肠杆菌、拟杆菌,结肠拟杆菌、乳酸杆菌、梭状芽孢杆菌较为丰富[10]。人体肠道中的益生菌可改善宿主肠道菌群平衡,致病菌则可产生毒素、侵犯黏膜、激活致癌原或引起炎症反应。正常生理情况下,两类细菌之间具有微妙的制衡关系,共同维持着消化系统的稳态[11-12]。若随着肠道解剖学、胃酸分泌的变化,远端肠道菌群易位至小肠,则会导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这种疾病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有报道,但在老年人身上最为常见。由于微量营养素吸收障碍,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引起腹泻、腹痛、体质量减轻等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症状[13-14]。益生菌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益生菌在肠道中产生化学物质,抵抗致病菌生长、定植;益生菌与肠黏膜紧密结合,形成生物保护屏障;益生菌与致病菌竞争营养抑制致病菌增殖;益生菌具有免疫刺激因子的作用,以免疫佐剂角色调节黏膜免疫水平[15-17]。因而有人推测:培菲康能够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并能预防其复发,其主要治疗机制可能为调节各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等)间平衡、改善肠道免疫系统失衡状态。给予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补充外源性益生菌制剂(如培菲康)时,患者病情的变化伴有粪便中益生菌群的变化[18-2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得舒特、黛力新双药治疗相比,培菲康、得舒特、黛力新三药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紊乱和腹部不适、腹痛、排便异常、大便形状改变等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 张秋青,沈桂芳,王亚慧,等.联合用药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临床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32(2):54-55.

[2] 曹远景,周文森,黄坚,等.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肠激惹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6):959-960.

[3] 陈伦虎,赵华,罗寿军.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1,23(11):2164-2165,2167.

[4] 王鹏,魏刚.培菲康联合得舒特、黛力新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1,(4):81.

[5] 兰瑞英,吴海英,韩丽华.培菲康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6):2003-2004.

[6] 刘方,王承党.肠道感染和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8,28(1):23-25.

[7] 李小萍,王巧民.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2013,18(11):694-696.

[8] 殷燕,董蕾.肠道微生态与肠易激综合征[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6,26(1):43-45.

[9] 胡乐义,王巧民,姜彬言,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意义[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1):86-89.

[10] 张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定量分析与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9):94-96.

[11] 余颖聪,姒健敏,樊宇靖,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微生态对照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7):427.

[12] 张鸣鸣,姜敏.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24):2484-2490.

[13] 翁幸鐾,糜祖煌.人体肠道细菌群落与疾病[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23(7):662-666,669.

[14] 沈峰.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7):852-855.

[15] 莫文辉,郭传勇.微生态制剂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及评价[J].世界临床药物,2008,29(12):722-726.

[16] 杨欣艳,李世荣.微生态制剂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6,85(39):2802-2804.

[17] 徐雪梅,王巧民.益生菌和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8,28(5):361-363.

[18] 田树英,魏思忱,宋慧,等.培菲康对IBS-D患者外周血清IL-18/IL-10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2):165-167.

[19] 崔舒晟,胡颖.培菲康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相关肠道益生菌群变化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1):45-48.

[20] 刘克祥,李亚男.培菲康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4):61-62.

(本文编辑:许卓文)

2014-01-09;

2014-02-28

苏永臣(1969-),男,河北玉田人,武警唐山市消防支队新华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消化内科疾病诊治研究。

*通讯作者。E-mail:wzj300@163.com

R574.62

B

1007-3205(2014)06-0685-04

10.3969/j.issn.1007-3205.2014.06.022

猜你喜欢
培菲康黛力新益生菌
柴桂龙牡汤加减与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伴焦虑效果分析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益生菌别贪多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
联用黛力新、莫沙必利和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评价
中国益生菌网
思密达联合培菲康治疗新生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
消旋卡多曲联合培菲康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和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
培菲康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