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发声功第一式
——哼声之舒肝气解郁除烦(按劲)

2014-09-06 11:24江苏沛县潘霜喜
少林与太极 2014年1期
关键词:身法目视肝气

江苏沛县/潘霜喜

少林发声功第一式
——哼声之舒肝气解郁除烦(按劲)

江苏沛县/潘霜喜

一、练习方法

(一)起式与左按劲式

虚领顶劲、沉肩垂肘、提裆收腹,双膝微屈,舌舐上腭,目视正前方,自然呼吸——无极式(图1)。

吸气,迈左脚于左侧方与肩同宽,右脚尖蹬地旋转,同时身法向左侧旋转,肩胯呈交叉相合式,双手在胸前逆时针画圆,右手在前、左手在后,重心在左腿,目视右手前方(图2)。

上动不停,呼气发哼声,右手下捋向后带于腰部握拳,同时左手下按有伏虎之意,身法随之向右旋转,重心在右腿,目视左肩侧前方(图3)。

以身法之缩合劲借地心引力向下按劲,势有下沉之意。

(二)右按劲式与左按劲式

接上式,吸气,左手顺势上提至眉前,右手置于腹部,身法随重心移至左腿,目视左手掌(图4)。

上动不停,呼气发哼声,同时左手向下捋手握拳抱于腰间,右手下按;速上左步身法右转,以右脚尖为旋转点,重心在右腿,目视左前方(图5~7)。

如此左右式交替可反复练习,一般以八遍为佳。

(三)收式

接上式,吸气屈膝上右步合于左脚,双手掌在胸前交叉相合,向下顺任脉下按至小腹前呼气——无极式(图8、9)。

初习者自然呼吸,待动作熟练后凡按劲时皆以呼气发声为主,中间运行时吸气。

二、哼声字意

鼻子发出的声音,为低音,音沉声响。

三、五行养生之道

哼声之舒肝气解郁除烦——肝属于木,木性柔和、可曲可直、枝叶条达,有生发的特性;肝在生理上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生发疏泄的功能。肝为刚脏,其病善怒。肝阳上亢、肝气不舒、肝火上炎,常致人性急善怒,出现心烦意乱、厌食等症状。哼声按劲的练习,有舒肝理气、解郁除烦的作用。肝者,罢极之本,即肝藏血而主筋,肝血充盈筋得其养,肢体轻劲有力,故能消除疲劳。唐·王冰:人动则血归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哼声按劲的练习有舒肝理气、解郁除烦之功。

肝以眼为穴,人眠则血归肝,眼受之而能视也。夫眠乃无名惑复之火,不可纵之使眠,亦不可不眠。若胆虚寒不眠,则精深困倦,志虑不安;肝实热眠过多,则慧镜生尘,善根埋灭,皆非调肝胆,伏睡魔之道也。举其要而言,勿嗔怒,勿昼寝,睡其形而不睡其神是也。盖睡之精,乃身之灵,人能少睡,则主翁惺惺,智识明净,不唯神气清爽,梦寐亦安也。若贪眠则心中血潮,元神离舍,不唯云掩性天,神亦随境昏迷。三丰有云:捉取梦中之梦,搜求玄上之玄,自从识得娘生面,笑指蓬莱在目前。此之谓也。《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灾害生,此又不可不知。

猜你喜欢
身法目视肝气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以另一种方式存在
少林黑虎拳(下)
肝气郁结是肝病吗?
大众武术健身之身法问题辨析
太极拳的身法与球体
眼神在六字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