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泄泻4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4-09-08 08:26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肾阳虚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钦州 535000

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泄泻40例临床疗效观察

陈静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钦州 535000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80例脾胃虚弱、肾阳虚衰型慢性泄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中药饮片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诺氟沙星胶囊及蒙脱石散治疗,14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服中药饮片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肾阳虚衰型慢性泄泻较常规西药治疗疗效要好。

慢性泄泻;参苓白术散;四神丸;疗效观察

泄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泄泻的致病原因多样,常与饮食、情志、外邪等因素相关。临床上泄泻主要以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泄泻病程长,可迁延数月,且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久之则转为慢性泄泻。根据发病原因,目前治疗慢性泄泻的疗法较多,但临床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笔者应用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泄泻4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泄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符合慢性泄泻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1]的有关慢性泄泻诊断标准制定:①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每日3次以上,便质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每日大便量增加。②病程达2个月以上。③西医学中由于胃、肠、肝、胆、胰腺等器官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某些病症,诸如胃肠神经功能紊乱,急、慢性肠炎,结肠炎,肠结核等引起的腹泻均属于泄泻的范畴。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2]中久泻的脾胃虚弱、肾阳虚衰型标准制定:大便时溏时泻,食少,稍进油腻食物则加重,迁延反复数月或数年不愈,面色萎黄,肢倦乏力或黎明之前泄泻,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细弱。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0年;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中药饮片治疗:补骨脂25g,吴茱萸12g,煨肉豆寇12g,五味子12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白扁豆12g,薏苡仁12g,莲子肉10g,陈皮10g,砂仁10g,山药10g,桔梗10g,灸甘草3g。日1剂,水煎服,早晚两次温服,14天为1个疗程,2周后评定疗效;对照组患者给予诺氟沙星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蒙脱石散,每次1袋,日3次,温水冲服,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周。

1.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有关慢性泄泻的疗效标准。临床痊愈:每日大便量、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伴随症状、体征,如腹痛、乏力等消失,与泄泻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复查结果正常;显效:大便次数每日2~3次,接近成形,或大便便溏,每日1次。伴随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与泄泻相关的实验室复查结果显著改善;有效:大便的次数和性状有好转,伴随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有所减轻,与泄泻相关的实验室复查结果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疗效标准者。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4天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痊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患者临床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表(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泄泻发生的原因多见于多种疾病中,其中胃、肠、肝、胆等器官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某些病症最为常见,临床常见的器质性病变有急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功能性病变疾病有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两季多见。泄泻虽主要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但其原因很多,治疗局限,病程可迁延数月,且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病久则还可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目前西医主要针对不同的病因及对症治疗,如止泻、补液、调节电解质紊乱、抗菌等。但由于慢性泄泻患者需长期服用西药,有一定的副作用,故患者不能长期配合治疗,疗效有限。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泄泻往往能切中病机,且可长期使用纯中药调治,患者乐于接受,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传统医学认为泄泻病位在脾胃,多与外邪、饮食、情志有关,脾虚湿盛是其重要病机。慢性泄泻多由急性泄泻发展而来,急性泄泻久而不愈,因泻而致脾更虚,因脾虚而致泻更甚,因果循环,泄泻缠绵难愈,长期以往则使脾胃运化功能严重受损,伤及小肠,使水谷不化、清浊不分发为慢性泄泻。而慢性泄泻日久,又可致伤及肾脏,使肾阳虚衰,阳虚则不能温养脾胃,脾失于温煦则运化失常,积谷为滞,内生湿滞则下趋肠道,遂成泄泻。肾阳虚衰甚则水谷腐熟不能,可泻下完谷。中医辨证慢性泄泻多属本虚标实,本虚则为脾肾两虚,标实则为湿盛,故治疗慢性泄泻应当以健脾化湿为主,兼益肾温阳固涩。

参苓白术散为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名方,其组成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肉、缩砂仁、桔梗、薏苡仁、灸甘草10味药配伍而成,其配伍甚为严谨,虽为补益药,但药性较平和,具有补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主要用于治疗大便溏薄、神疲倦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等临床表现者。现代实验研究表明[4],参苓白术散能影响胃肠收缩功能,可发挥明显的止泻作用。张仲林等[5]通过实验还发现,参苓白术散具有双向调节胃肠运动的功能,可恢复胃肠的正常功能以治疗泄泻。丁维俊等[6]还通过小鼠脾虚模型实验证实,参苓白术散可扶植厌氧菌和抑制需氧菌以调整肠道功能,特别是通过扶植健康因子双歧杆菌、强烈抑制主要耐药性菌株肠球菌等,使肠道菌群调整。而四神丸由补骨脂、吴茱萸、肉豆寇、五味子组成,具有温肾阳暖脾、固涩止泻之功,可用于治疗久泻所至的命门火衰,形寒肢冷,泻下完谷等证。久泻之脾肾阳虚衰,重用四神丸可补命门之火,使肾阳足脾气旺,以复脾胃运化水湿,腐熟水谷、升清降浊之功。同时,实验研究表明[7],四神丸能有效对抗寒凉药物大黄的致泻作用,减少稀粪点数,故治疗慢性泄泻有效。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巧妙配合,辨证施治抓住了脾肾两虚夹湿的病机关键,故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肾阳虚衰型慢性泄泻能取得显著疗效。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9 -143.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45-25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10.

[4]韩海荣,宋观礼,胡申.参苓白术散对大黄引起的脾虚泄泻作用机制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15-16.

[5]张仲林,钟玲,臧志和,等.参苓白术散对动物胃肠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2):3151-3152.

[6]丁维俊,周邦靖,翟慕东,等.参苓白术散对小鼠脾虚模型肠道菌群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8):530-533.

[7]孙世晓,张韵娴.四神丸加味治疗慢性泄泻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1,29(2):13.

R256.34

A

1007-8517(2014)01-0071-02

2013.11.05)

猜你喜欢
参苓白术散肾阳虚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响应面法优化七味白术散总苷提取工艺
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
巴戟天及其炮制品对肾阳虚大鼠HPA轴功能的改善作用
基于“碳源”研究参苓白术散中药多糖对二株肠道拟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历代医家对参苓白术散的论述
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调节性T细胞免疫调节作用
《金匮要略》之白术散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血清孕酮、β-hCG水平的影响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