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乞讨急腹症患者误诊分析

2014-09-08 01:58王志伟高超英范岭
河北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误诊率流浪病因

王志伟 高超英 范岭

·论著·

流浪乞讨急腹症患者误诊分析

王志伟 高超英 范岭

目的对收治流浪乞讨急腹症患者误诊因素及诊断体会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诊治临床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流浪乞讨急腹症患者69例的临床资料, 对诊疗过程、误诊原因及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此外,收集同期诊治的一般急腹症患者,对2组患者病因、误诊率、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或肿瘤穿孔、消化道出血多见于流浪乞讨急腹症患者,其发病率分别为29%和37.7%;而急性胆道感染伴胆石症及急性胰腺炎多见于一般急腹症患者,其发病率分别为28.9%和26.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流浪乞讨急腹症误诊率明显高于一般急腹症组,分别误诊27.5%、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沟通障碍原因是流浪乞讨急腹症组最主要误诊原因,而未完善相关检查是一般急腹症组误诊最主要原因,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流浪乞讨人员生活环境特殊,沟通障碍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因素,对此类患者应采取标准化的临床路径,尽可能全面体检及辅助检查,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流浪乞讨人员;急腹症;误诊

流浪乞讨急腹症患者是急诊科常见的特殊急诊患者,多半会有高龄、精神病、残疾(如聋哑)等特征,且均无家属陪同,往往导致医生与患者沟通困难或无法沟通,难以获得准确的病史,因此临床误诊率较高,往往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本研究旨在对流浪乞讨急腹症患者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标准化的临床路径,尽可能提高这个特殊群体的诊断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间急诊科接诊的流浪乞讨急腹症患者69例及一般急腹症患者892例。其中流浪乞讨组患者男49例,女20例;年龄51~69岁,平均(58±3)岁,实验室及影像检查确诊39例,手术确诊30例;一般患者组男521例,女371例;年龄16~72岁,平均(45±2)岁,实验室及影像检查确诊589例,手术确诊303例。所有患者均为不明原因腹痛就诊。

1.2 临床表现及治疗 本研究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腹部疼痛,且原因不明,部分患者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头晕、腹泻等症状,其中15例为休克患者。所有患者根据实验室、影像检查及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判定后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或急诊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均在急诊留观或住院进一步检查后确诊。

1.3 统计学分析 回顾性分析流浪乞讨及一般急腹症患者临床资料,对其病因、误诊原因、误诊率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病因、误诊原因及误诊率组间比较均进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病因均通过实验室及影像检查、手术确诊;误诊原因及误诊率均有3位急诊科主任医师共同判定。

2 结果

2.1 治疗情况 本研究流浪乞讨急腹症患者69例,内科保守治疗39例,手术治疗30例;一般急腹症患者892例,内科保守治疗589例,手术治疗303例。

2.2 流浪乞讨急腹症组与一般急腹症组病因 消化性溃疡或肿瘤穿孔、消化道出血多见于流浪乞讨急腹症患者,其发病率分别为28.9%和37.7%;而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及急性胰腺炎多见于一般急腹症患者,其发病率分别为24.1%和26.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病因比较 例(%)

2.3 流浪乞讨及一般急腹症患者误诊原因 流浪乞讨急腹症与一般急腹症组分别误诊19例及59例,误诊率分别为27.5%、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沟通障碍原因是流浪乞讨急腹症组最主要误诊原因,而未完善相关检查是一般急腹症组误诊最主要原因,组间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误诊原因比较 例(%)

3 讨论

急腹症是一种各种原因导致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诊情况,其病因复杂多样,症状相互重叠,极易引起临床误诊、漏诊[1,2]。流浪乞讨急腹症患者生活环境特殊,虽然国家采取了多种保护性政策,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其临床误诊、漏诊率极高,往往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从而引发严重后果[3]。

3.1 流浪乞讨急腹症患者病因情况 本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或肿瘤穿孔、消化道出血多见于流浪乞讨急腹症患者,而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急性胰腺炎多见于一般急腹症患者,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与部分学者研究结果一致[4]。这主要是因为流浪乞讨人员生活环境、个人情况均明显不同于一般急腹症患者,这个特殊群体多为单身,生活环境恶劣,长期有不洁饮食病史,而且部分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常有进食异物的病史,直接导致消化道溃疡、肿瘤及穿孔的机率明显增加,而一般急腹症患者多为暴饮暴食等原因导致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而就医[5,6]。因此,对于流浪乞讨急腹症患者就医,在病史不明确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完善消化道溃疡、肿瘤、消化道穿孔等方面的检查,以便尽早明确病因。

3.2 流浪乞讨急腹症患者误诊原因分析

3.2.1 沟通障碍:流浪乞讨患者往往没有家属陪同,同时还伴有言语障碍、精神疾病、残疾等,这直接导致医生无法与患者充分沟通,也不能得到准确的、完整的病史,此外,在询问病史的时候,部分患者收到自备心理的影响,往往故意隐瞒不洁食物或异物进食等特异性病史,导致急症医生诊断方向错误。本研究亦表明,沟通障碍是流浪乞讨急腹症组最主要误诊原因。

3.2.2 未完善相关检查:流浪乞讨患者多数没有经济来源,因此也没有就诊要求,虽然国家有一定的保护政策,但是资金有限,拖欠的资金往往需要科室承担,因此尽可能只做诊断相关的检查成为急症医生对待流浪乞讨急腹症患者的共识。但是急腹症病因复杂,症状重叠较多,很难正确判断病因的正确方向,这也是导致流浪乞讨患者误诊的主要原因之一。

3.2.3 医生主观因素:由于流浪乞讨患者生活环境特殊,往往个人卫生较差,接诊医生往往有较高的抵触情绪,体查不全面,往往流于形式,敷衍了事。且流浪乞讨患者主观要求较低,对医生的粗心大意不容易发现,也无法有效反馈给上级医生,这也助长了接诊医生的消极情绪,直接导致流浪乞讨急腹症患者误诊率上升。

3.3 对流浪乞讨急腹症患者制定标准化临床路径必要性:尽快有很多客观的原因导致流浪乞讨急腹症患者误诊,但通过标准化的诊断途径,能极大降低误诊率,提高临床疗效。(1)受限要加强医护人员的心理辅导,提高医护人员职业素质,让其清晰认识到对于医生来说,患者部分贵贱,应该得到一视同仁的重视。(2)对于沟通障碍的患者应该及时与送诊人员沟通,包括急救中心的人员或报案人员,了解事发时的地点、环境及患者当时的状况,从而为诊断一定程度的指明方向。(3)对所有患者行常规全腹部及盆腔CT检查,全面了解腹部实质脏器及腹腔、盆腔情况,优先排查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4)所有患者进行BCA等常规实验室检查,并根据CT检查结果完善诊断方向的实验室检查。(5)所有检查完成后依然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如危及生命应立即剖腹探查,如症状稳定需留院观察,不可轻易让患者自行离去。

综上所述,流浪乞讨急腹症患者情况特殊,除了常规诊断手段外,需要制定标准化临床路径,从而降低误诊率,提高临床疗效。

1 祁高勇.老年急腹症患者的外科处理.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24:103-104.

2 陆浩,龙仁平,李启荣,等.妇科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8例原因分析.临床误诊误治杂志,2012,25:45-46.

3 陈兰.32 例老年急腹症的护理体会.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0,17:115-117.

4 陈颂如.34例急腹症误诊临床分析.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758-759.

5 张继祥,戚久东,王中海.老年急腹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对策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32-633.

6 秦卫东,黄相,沈寿林.老年人急腹症62 例诊治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1,8:98-99.

10.3969/j.issn.1002-7386.2014.07.028

100075 北京市丰台医院

R 656.1

A

1002-7386(2014)07-1029-03

2013-12-03)

猜你喜欢
误诊率流浪病因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流浪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流浪的歌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电视的病因
流浪猫鲍勃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遇见一只流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