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油乳剂联合放疗治疗22例脑转移肺癌的临床研究

2014-09-09 02:5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鸦胆子副反应癌细胞

山西省汾阳医院肿瘤科,山西 汾阳 032200

鸦胆子油乳剂联合放疗治疗22例脑转移肺癌的临床研究

殷丽玲马小青

山西省汾阳医院肿瘤科,山西 汾阳 032200

目的比较鸦胆子油乳联合放疗治疗脑转移肺癌与单纯放疗的疗效差异、副反应及免疫功能变化。方法将脑转移肺癌患者43例.分成鸦胆子油乳联合放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治疗中(放疗2周)、治疗后(全程放疗结束时)进行消化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评价,以及治疗前、治疗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免疫学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查头颅MRI对比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CR+PR)无统计学差异,但鸦胆子油乳联合放疗组胃肠道反应及血液学改变与单独放疗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而且可以维持患者免疫功能,与单独放疗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脑转移肺癌放疗患者可以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具有减少副反应,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

鸦胆子油乳;放疗;脑转移肺癌

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谱与死亡谱的改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都位居全世界前三位,文献报道恶性肿瘤约20%~40%可发生脑转移,约50%以上为肺癌脑转移。而脑转移肺癌未接受任何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为1个月,接受激素治疗减轻脑水肿的中位生存期为2个月,近年研究表明全脑放射治疗可将生存期提高到3~6个月[1],但在放疗过程中和放疗后,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相关副反应,如何提高放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是我们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为使患者配合治疗,顺利进行放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们在2010年7月至2013年3月对我院脑转移肺癌放疗部分患者联合鸦胆子油乳进行静脉输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3月,我院经头颅MRI证实的43例多发性脑转移肺癌患者,均有病理资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41~83岁,中位年龄64岁。随机分为放疗+鸦胆子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放疗组),治疗组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病理类型:肺鳞癌4例.肺腺癌7例,小细胞肺癌8例,其它3例。对照组2l例,其中男13例,女8例;病理类型:肺鳞癌3例,肺腺癌6例,小细胞肺癌10例,其它2例。所有患者的Ec0G评分均为1~2分。两组治疗前做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均正常。两组病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无放疗禁忌症,全部患者均给予全脑放疗,治疗组全程加用鸦胆子乳注射液30mL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治疗中(放疗2周)、治疗后(全程放疗结束时)进行消化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评价,以及治疗前、治疗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免疫学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查头颅MRI对比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 (1)免疫功能状况:治疗前后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情况。(2)不良反应评定按照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分为0一Ⅳ度,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变化。

1.4 疗效标准 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以CR+PR计算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11.1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3 讨论

肺癌脑转移是临床常见而严重的病情,也是肺癌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小细胞肺癌在作出诊断时约有20%的患者已有脑转移,而在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死亡病例尸检中发现脑转移发生率高达8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病程中约有30%左右发生脑转移,其中以大细胞未分化癌和腺癌较多见,鳞癌次之。肺癌脑转移患者在放疗过程中较常见的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血液学改变,并可出现免疫能力下降,如何在治疗过程中使患者可以顺利度过放疗期,是肿瘤治疗工作者的努力方向[2]。本次结果显示,使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后,患者的有效率(CR+PR)与单独使用放射治疗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其胃肠道反应及血液学改变均与单独放疗组有明显差异,可显著降低其治疗副反应,而且可以维持患者免疫功能,与单独放疗组有明显差异。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是从中草药鸦胆子提取的新一代抗肿瘤药物,抗癌成分为亚油酸,系代谢性抗癌剂;国内大量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实验发现鸦胆子油乳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癌药物,可作用于癌细胞G0、G1、S、G2、M期,可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活性,抑制肿瘤细胞 DNA 合成、复制、转录、重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发挥抗癌作用;其与肿瘤细胞有特异性的亲和力,可直接进入癌细胞,破坏质膜系统和线粒体,使肿瘤细胞崩解、死亡,能明显诱导早幼细胞株细胞凋亡的作用;因鸦胆子油乳油滴与癌细胞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在癌细胞周围黏附较长时间,使抗癌药增加向癌细胞内渗入的机会,从而产生杀伤和抑制癌细胞的作用,却不伤害正常细胞,同时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促进作用;鸦胆子油乳能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促进和恢复机体免疫力,抑制或杀伤癌细胞,且对免疫干细胞亦有促进作用[3]。

综上所述,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于肺癌脑转移放疗患者,可以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少其副反应,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肺癌脑转移患者生活质量。

[1]许亚萍,马胜林,季永领等.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9,29(1):71-74.

[2]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出版社.2007:1200-1207.

[3]余寿益,田华琴,郎江明等.鸦胆子油乳剂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7):1037-1038.

殷丽玲(1974-),女,山西省汾阳医院肿瘤科。

R734.2

A

1007-8517(2014)05-0039-02

2013.12.16)

猜你喜欢
鸦胆子副反应癌细胞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鸦胆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
癌细胞最怕LOV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假如吃下癌细胞
动物免疫副反应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癌细胞最怕Love
探讨鸦胆子素 D 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与自噬的作用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鸦胆子素D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强制免疫副反应死亡补偿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