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韵芬:把自尊踩在脚底下

2014-09-10 07:22累累
分忧 2014年5期
关键词:救护车

累累

夏韵芬,既没当过基金经理,也没在证券公司待过,甚至不是学经济出身,却成了台湾“理财天后”;她,不但自己赚到钱,还凭借自己的利嘴和文笔把经验传授给更多人,由此拥有众多粉丝,自己也成了畅销书作家和电视名嘴。

现任非凡新闻台“当代理财王”节目主持人、“解读基金密码”节目主持人。各电视媒体理财及消费性节目最受欢迎特别来宾。著有《从负翁变富翁》、《越花越有钱》等在大陆销到爆的畅销书。

2013年1月1日,夏韵芬和丈夫外出,遭遇车祸,丈夫受轻伤,夏韵芬却右大腿遭遇严重骨折,在忍受骨头里面打钢钉的非人折磨6个月之后,她竟然又遭遇第二次骨折,疼痛撕心裂肺。2014年1月9日,离这场生死劫发生整整一年,如浴火凤凰一般,夏韵芬重新走上电视,和公众聊起了自己这一年的生死劫,和它带来的意外收获。

“如果不是把自尊踩在脚底下,这一次,我活不过来!”

受伤和自尊有什么关联?住院3周后,夏韵芬不是就顺利出院了吗?为什么听她谈起去年这一年,泪光中感触无限,犹如开启一段重生的历程?

一切,都从救护车上的那尴尬痛苦的6小时开始。

虽然新年伊始就碰上意外,但毕竟大难不死,夏韵芬乖乖地开刀、复健,伤处也一天天地愈合。所以去年6月,一听说最好的朋友打算从法国回来看她,夏韵芬立刻兴致勃勃地规划了一趟小旅行,几个家庭相约在8月一起去台东玩。

出发当天,一切看来都很顺利。一行人先到成功吃海鲜,再到三仙台游览拍照。不过,说说笑笑中,就在夏韵芬站起身,准备对着朋友按下快门那一刹那,“啪”地一声,她只觉得一阵剧痛,身子跟着一软,跪倒在地,后来才知道,原先打在骨头上的钢钉,在这一瞬间,竟然断掉了。

她的大腿立刻怵目惊心地肿胀开。救护车紧急赶来,要把她送回台北。好强的夏韵芬不肯吃镇静剂,坚持保持清醒,但是6个小时的车程才刚上路,她就开始觉得尿急。先生和儿子坐在前座,身边只有一个男性护士,下半身被紧紧绑住的状态下,夏韵芬实在忍不住,开口问:“我该怎么办?”

“你就直接尿出来吧。”这是不得已中得到的答案。

“尿出来的当下,我很想哭,”即使已事隔半年,想起当时,夏韵芬仍难掩情绪起伏。

一直以来,她对自己都充满自信、带着傲气。世界新专编采科毕业后,考进辅仁大学社会学系,前两年又回到校园,进入政治大学EMBA就读。一路上,她拼命充电,补强不足,即使刚辞去报社记者职务时,只有零星几个通告,还没有常态主持的节目,她都好胜地对别人说:“我最开心的是,从此可以拒绝做我不想做的事。至少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老板叫我干嘛,我就要干嘛。”

这样不肯示弱的个性,却在膀胱放松,从下半身逆流湿到头发的短短几秒间,被彻底击倒。“我是个这么没用的人,”夏韵芬真真实实地感受到自尊、面子,全都丢掉了。她只能用仅存的倔强对护士说:“拜托你不要让别人知道我是夏韵芬。”

“你这个腿断的不会啦,人家是生孩子才会上报!”没想到,对方当时没有认出她。

“从来没有人能把我的自尊踩在脚底下,”夏韵芬说,但是,当这个人竟然就是自己,尝到生平难堪的极致时,夏韵芬却因此赫然发现,很多过去极度在意的、不容挑战的、不肯放手的、认为理所当然的,不管是坚持还是固执,似乎都不是这么必要了。

“这一泡尿,把我所有怨恨和不甘愿都尿光了,”她感慨地说。前半年,面对受伤带来的辛苦,她多少觉得委屈,也抱怨过。但身体再难受,都比不过救护车上那湿漉漉、浑身尿骚味的6个小时,仿佛赤裸裸般地检视自己、彻底觉得无地自容来得更煎熬。

如果这样的关卡也能闯过,再没什么苦楚是吞不下的。当晚,夏韵芬就被要求不准进食,隔天立刻再度开刀。一年内两度进出手术室,任谁都想呼天抢地,但这一次,夏韵芬只是平静地迎接一切,不再对老天有什么不平与异议,直到一个月后终于出院。

右腿多出一条超过30公分的长长伤疤,不过,真正刻在夏韵芬身上的印记不是这个,却是那一泡尿。

见过了无能为力的自己,夏韵芬微笑着说,她反而觉得轻松、解脱、自由了,也惊讶地意识到,自己看待很多事情的角度,不再和以前一样。她开始慢慢找回了一些人生中曾经遗忘、曾经遗失的礼物。

采访这一天,她穿着洋装,一根外形时尚的登山杖,悄悄靠在身边。现在夏韵芬走路,仍然离不开它的协助。

以前她总是裤装居多,但受伤后反倒裙子穿得频繁。夏韵芬解释,在外面上洗手间,经常是忙着握拐杖,就来不及抓裤子,还不如穿裙子比较方便。这当然不是个容易启齿的理由,所以碰到有人好奇问她,她开始恢复一贯爽朗的语气说:“怕你们看不到我的高速公路啦!”这条“高速公路”,指的自然是腿上的疤痕。

第一次动手术时,她忍不住拜托医生“开漂亮一点”。可是现在,她选择正视眼前的自己,不用悲伤与自怜,而是自娱也娱人。“我不用再遮来遮去了,”夏韵芬说。

以往习惯人前人后都摆出一个强势、有能力的形象,但如今让她意外的是,脱下这些强悍的外装,她反倒能自在地回头看,一起和亲近的人分享心中的脆弱。

夏韵芬回想,有一天,她和儿子谈起救护车上的故事:“你娘都尿成这样了。”结果儿子回说,在前座看着救护车左闪右躲、全速前进,“你儿子都差点吓到趴下了。”两个人跟着一起哈哈大笑。“我从来没想过,我们竟然可以在笑声中谈这件事,”夏韵芬回忆,“我觉得,我的幽默感回来了。”

不只是她自己觉察到,身边的人感受更深。和夏韵芬在节目《理财生活通》中共事7年的伙伴费容说,夏韵芬比以前柔软了很多很多,“经常跟我说,要好好珍惜身边的人。”

于是,第二个重新回到她手上的礼物,是宽容。宽容地重新理解最亲密、也最熟悉的那个人。

夏韵芬承认,即使在婚姻中,她一直以来也是比较刚强的,总觉得另一半有些地方达不到自己心中的期待。车祸发生后,她和锁骨受伤的先生李哲宏同住一间病房。“每次医生巡房,明明他伤比较轻,他都会嚷嚷:‘我比她更痛,先来看我。’”夏韵芬说。刚开始使用拐杖还很生疏,一不留神就从手中滑下去,有时请他帮忙捡一下,还会得到一声没好气的回应:“你是脚断又不是手断,不会自己捡?”

“第一次听到真是恨死他了,恨不得跟他离婚。”然而,在她活灵活现的描述里,语气中丝毫不带纠结,倒像在说一个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笑话,讲起来只是既好气又好笑。

事实上,第二次开刀之后,李哲宏的父亲,也就是夏韵芬的公公生病,李哲宏必须在照顾妻子与处理家事间两边奔波。有一次,他和儿子外出,却忘记帮夏韵芬把饮水准备在身边。独自在家的她没办法下楼取水,就一个人忍了一整天。“换做以前的我,早就爆发了:‘你们到底有没有良心,有没有当我是人哪!’……”一边伸出食指作势比划,夏韵芬一边大笑着说。可是当天,她只是告诉自己:“救护车上那么难熬,我不是都熬过来了。”不想再增加先生的负担。

“原来的我,是个骄傲的老婆,只觉得对方应该照顾我、对我好。”她说。然而,在另一半成为“爱我的人”之前,他也是个“人”,其实没有什么“应该”或“不应该”。尤其之后公公过世,丧父带给李哲宏的疲惫与冲击,夏韵芬都看在眼里,我们至少仍能彼此相守,“还有什么过不去?”

夏韵芬不是只对别人好强,对自己更是。“我喜欢工作,我也选择了我喜欢的工作,”她说。所以受伤后,身体一有好转,她就吵着出院,坐着轮椅到中广主持节目,依旧笑脸迎人。如果只从空中听她的声音,完全感受不到她身上发生的巨大变化。

不期待别人安慰的夏韵芬,如今却学会了怎么安慰人,而且这安慰不是泛泛的表态,是由衷地传递出勇气。

去年年初开完刀后,夏韵芬有过几次想要大哭的冲动,因为下床后跨出的每一步都很痛,复健更是累人。她曾经满脑袋都是负面思想,同学发短信问她还好吗?她回复说:“有如雨中芭蕉,夜间风雨。”

可是9月二度出院后,即使有时在节目上访问来宾,不经意触动心情,她也能很快地转换带过。在费容的观察里,下半年,夏韵芬从没有在录音间里掉过眼泪。

有一回,作家王文华上她节目,说起自己的脚趾骨折,很痛。夏韵芬马上回答:“我知道。”讲完以后她突然发现,透过“我知道”这三个字,可以带给听的人很大的慰藉,因为她“真的知道”。

“我发觉,我的悲惨可以安慰别人,这个剩余价值还蛮高的,”讲到这里,夏韵芬忍不住回到她的“名嘴本色”,调侃自己。

嘻嘻哈哈的背后,藏着她对“勇敢面对”的另一层体会:“原来我释放了自己之后,也可以释放别人。”有个邻居曾因为苦于臀部上的炎症,只能站不能坐,找她诉苦。“起码你能走,我还不能走,”夏韵芬回说。结果邻居一听就笑了。

自主,而非被迫去直视每天的生活,让彩色渐渐赶走了她心中的灰色,而且每个细节都变得可贵。有一天她练习走路时,看到阳光,突然非常快乐,“我以前的人生太rush(匆忙)了,”她说,“从没有注意过这些小小的幸福。”顿了一下,她补上一句:“没想到了50岁才学会承担。”

承担,多简单又多沉重的两个字。对于上天丢下的这门功课,到底她从作业中得到了什么?夏韵芬沉思了几秒钟,这么回答:“得到一种与之共存的能量。”她慢慢学会,与生命中所有的错过、遗憾和不完美共存。

去年车祸前夕,她正准备和朋友相约去跑马拉松,装备都开始准备了,却因为一场事故,这个梦想被无限延期。医生说,可能以后不能跑步了,这个事实,必须接纳。

与之共存的,不只身体的苦,还有心理的苦。5年前最贴心的小儿子因意外丧生,这才是夏韵芬心中永远难以磨灭的伤痛。从前,她总是将这里层层包裹住,无法承受任何人哪怕轻轻碰一下,例如问她:“你有几个小孩?”

现在纵使仍泪流满面,她可以哽咽地说:“我有两个孩子,一个在身边,一个在心里。”

其实,行动不便的这段期间,几乎都是夏韵芬20岁的大儿子背着她在住家、单位上上下下。一开始,夏韵芬觉得有点丢脸,而且儿子还逗她:“我都背年轻漂亮又瘦的女生,没有背过像你这么老的。”

可是背着背着,夏韵芬却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身边一直以为的那个小孩,已经真的长大了。于是,她放心享受着儿子的照顾,而且再也不抱挑剔的态度:“曾几何时,有过这么好的亲子关系?”

每一个重新找回的礼物,都有着数不清的泪水痕迹。一年后首度对外分享心路历程,2个小时的采访中,夏韵芬笑过了哭,哭过了笑,少了以往谈理财的犀利明快,却多了另一种让人动容的沉淀光彩。

“人生如果是场盛宴,那么我酸甜苦辣都吃过了,”她说。不管好不好吃,吃完了总要说声“谢谢”。百般滋味,到头来都要懂得视作人生的祝福。

带着这样的领悟,她会更从容地迈向人生下半场。

责编/昕莉

猜你喜欢
救护车
为何国外救护车车头上的这个词反着写
救护车一天空跑124次
拦救护车,韩国司机惹怒50万人
决定减肥
救护车的一体化设计
更安全的红绿灯
英救护车呼叫奇葩理由多
留学生吐槽在美不敢叫救护车 因私营太贵
黑救护车肆虐谁之过?
救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