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

2014-09-11 06:09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0期
关键词:峨山口病总数

云南省峨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峨山 653200

峨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

巴丽英

云南省峨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峨山 653200

目的通过分析峨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对该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控方法。方法从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将2009~2011年峨山县手足口病网络直报信息导出,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峨山县2009~2011年手足口病病例,时间分布主要在3~7月,4~5月达高峰;年龄分布以5岁及5岁以下患儿居多,其中又以1~2岁组报告病例数最多;性别以男性为主。结论峨山县2009~2011年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年龄和季节分布特征,对防控手足口病提供了依据。

手足口病;流行特征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脑水肿、循环衰竭等,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强、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等特征,为达到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对2009~2011年手足口病的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为我县制定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措施提供依据。现将峨山县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来源 2009~2011年峨山县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和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人口资料来自峨山县统计局。

1.2 分析方法 从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将2009~2011年峨山县手足口病网络直报信息导出数据库,然后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病例发生强度 2009~2011年辖区三镇三乡两个街道办事处均有手足口病病例发生,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499例,发病率为329.84/10万,重症病例46例,重症率为3.07%,无死亡病例报告。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时间分布 1499例病例中,主要分布在3~7月居多,共报告1106例,占病例总数73.78%;4~5月达高峰,共报告601例,占病例总数的40.09%。详见表1。

2.2.2 人群分布 男性827例,占病例总数的55.17%;女性672例,占病例总数的44.83%。最小出生2个月,最大25岁。5岁及5岁以下患儿居多,共报告1297例,占病例总数的86.52%;其中又以1~2岁组报告病例数最多,共报告621例,占病例数总数的41.43%;6~10岁177例,占病例总数的11.81%;11岁及以上年龄组25例,占病例总数的1.67%。

表1 峨山县2009~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时间分布及构成比

2.2.2.3 职业分布 1499例病例中,散居儿童975例,占病例总数的65.04%;托幼儿童400例,占病例总数的26.68%;学生121例,占病例总数的8.07%;农民、教师和商业服务各1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0.07%。

表2 峨山县2009~2011年手足口病地区分布

2.2.3 地区分布 辖区内三镇三乡两个街道办事处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病例分布双江街道办事处553例,小街街道办事处359例,化念镇82例,甸中镇101例,塔甸镇118例,岔河乡65例,富良棚163例,大龙潭乡58例。见表2。

2.2.4 重症病例分布 1499例病例中,重症病例46例,重症率为3.07%。重症病例性别分布:男性30例,女性16例,男女之比为1.87∶1;职业分布:散居儿童39例,占重症病例数的84.78%,托幼儿童6例,占重症病例数的13.05%,学生1例,占重症病例数的2.17%;年龄分布:小于1岁6例,占病例数的13.05%,1岁13例,占病例数的28.26%,2岁12例,占病例数的26.09%,3岁7例,占病例数的15.22%,5岁5例,占病例数的10.87%。4岁、6岁和11岁各1例,分别占病例数的2.17%。

峨山县2009~2011年重症手足口病病例,性别分布以男性为主,男女之比为1.87∶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重症病例数的84.78%;年龄分布小于3岁为主;46例重症病例,3岁以内患儿38例,占重症病例数的82.61%。

2.3 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3.1 EV71型是引起峨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 病原学监测表明,EV71型是引起峨山县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次为柯萨奇病毒A16型。实验室确诊病例91例,其中EV71型61例,占确诊病例数的67.03%;柯萨奇病毒A16型28例,占确诊病例数的30.77%;形成EV71型和柯萨奇A16型交替流行,各型病毒间无交叉免疫力,预防与控制难度增大。

2.3.2 峨山县手足口病的流行高峰发生在每年的4~5月 峨山县2009~2011年共计1499例手足口病病例中,各月均有病例发生,4~5月达流行高峰,累计报告601例,占病例总数的40.09%。

2.3.3 峨山县手足口病的年龄别发病率高峰在1~2岁组 峨山县2009~2011年共计1499例手足口病病例中,5岁及5岁以下患儿居多,共报告1297例,占病例总数的86.52%;其中又以1~2岁组报告病例数最多,共报告621例,占病例数总数的41.43%。

3 讨论

峨山县2009-2011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有明显的聚集性分布,主要分布在3~7月份,共报告1106例,占病例总数73.78%;4~5月达高峰,共报告601例,占病例总数的40.09%。而相对于广东(5月)、甘肃(6~7月)、济南(8月)等省市报道的高峰期时间早[1-3],可能与2009年以来本地区降水偏少,出现明显暖冬气候,炎热天气出现较早有关。年龄分布:以5岁及5岁以下患儿居多,共报告1297例,占病例总数的86.52%;其中又以1~2岁组报告病例数最多,共报告621例,占病例数总数的41.43%;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共报告975例,占病例总数的65.04%;重症病例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重症病例数的84.78%;年龄以3岁以内患儿为主,占重症病例数的82.61%;性别以男性为主,男女之比为1.87∶1。

病原学监测表明,EV71型是引起峨山县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与何雅青等[4]及李秀珠等[5]的监测结果一致,次为柯萨奇病毒A16型。形成EV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交替流行,各型病毒间无交叉免疫力,预防与控制难度增大。

目前仍没有安全有效的疫苗来预防手足口病,一旦发病也没有特异性的药物来治疗。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至关重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①正确认识手足口病疫情态势,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②进一步加强日常监测与报告,加强手足口病各项监测,掌握疫情动态,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及时规范地进行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有效控制疫情,同时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掌握相关知识,科学指导托幼机构做好防控工作,在流行季节注意及时发现病人,及时报告。③重点抓好托幼机构的防控工作,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凡患手足口病未愈者不得返园,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晒衣被,保持室内良好通风,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每天进行晨检。④加强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宣传,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黑板报、咨询、宣传资料等媒体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让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手足口病并自觉做好各项防控工作。⑤高度重视导致手足口病病例重症化的高危因素,EV71型病原、年龄小于3岁和散居儿童手足口病病例是导致峨山县手足口病病例重症化的高危因素。各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导致手足口病病例重症化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1]黄莹,李锐钦,邓浩辉,等.东莞市手足口病定点医院流行病学特点与疫情控制措施[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4):634-635.

[2]马文英,于德山,张勇,等.甘肃省2007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监测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2):99-101.

[3]许华茹,杨林,于秋燕.济南市2003年手足口病发病率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4,31(4):556-557.

[4]何雅青,杨洪,严志平,等.深圳地区1999年手足口病患儿中肠道病毒EV71型的监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1):14.

[5]李秀珠,胡家瑜,丁晓光,等.上海市手足口病患者肠道病毒71型的分离[J].中华计划免疫,2003,9(2):35-36.

R181.3+2

A

1007-8517(2014)10-0078-02

2014.03.25)

猜你喜欢
峨山口病总数
有眼无珠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峨山县总工会:召开八大群体入会推进会
峨山县总工会:开展妇女维权宣传月活动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我军歼敌总数及各年度的歼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