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以江西省党校系统图书馆为例

2014-09-11 10:12李业根衷彩霞
地方治理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党校馆员江西省

李业根,衷彩霞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03)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以江西省党校系统图书馆为例

李业根,衷彩霞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03)

共建共享是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共建共享,建立区域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中心,合作馆协同建设,共享资源,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图书馆资源短缺、信息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图书馆事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资源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共同构成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体系,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党校图书馆担负着为党校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保障的任务。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中心工作,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水平的高低,对党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也是党校办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

当前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共建共享。通过共建共享,实现多个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资源有效流动,减少资源的重复配置,提高资源的覆盖面和保障率,有效解决单个图书馆经费、空间、人员不足等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文献信息需求。近年来,江西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做了不少尝试,但至今成果廖廖,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

1.最大限度满足读者信息资源需求。

从图书馆读者近年来使用信息资源的情况来看,他们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不再是单一的文献,而是多途径、多学科、多类型的信息资源和知识提问。由于单个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局限性,一个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已远远满足不了读者的信息需求。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使读者不再局限于一个图书馆选择信息,可以有更大的选择范围,使信息资源实现最大限度的共享。因此,通过网络化、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图书馆联盟,实现党校系统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须。

2.合理配置文献信息资源,节省图书馆经费。

从对江西省党校系统图书馆调研的情况来看,每个图书馆都收藏了具有一定学科特色、地方特色和馆藏特色的纸质文献资源,一些图书馆还采购了常用的文献数据库资源,总体来看,各个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上重复的内容较多,能有效和充分利用的资源较少,资金和资源上的浪费情况较严重。面对日益上涨的图书、数据库价格和多年固定不变的图书馆资源建设经费,每个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馆藏资源建设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构建全省党校系统图书馆联盟,可以集各馆之实力,优先发展优势资源,互通有无、互相补充,保障重点学科馆藏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各馆可结合自身需求,通过合作发挥规模效应,面对书商和数据库商进行联合采购,联合议价,减少文献资源的重复购置,提高馆藏资源建设的资金使用效率,使得资源配置更具经济性、合理性、全面性。

3.加强馆际协作交流,促进图书馆共同发展。

图书馆的发展不能闭关自守、各自为政。江西省党校系统图书馆之间应相互参观考察,多加强信息交流与经验交流,进一步提升党校图书馆体系的凝聚力,这样才能开展多层次、多途径、多方位的信息服务,才能创新发展。因此,构建江西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共建共享联盟势在必行。

江西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基本情况(2013)

二、江西省党校系统图书馆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

江西省下辖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市县一级党委都设有党校,省直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一般也设有党校。从调研情况来看,全省党校系统中机构职能完善和运转良好的图书馆只有13个,其中省级党校图书馆1个,市级党校图书馆11个,省直机关党校图书馆1个。

自1990年9月成立全国党校文献信息学会江西分会以来,江西省党校系统图书馆之间一直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与联系,在资源建设、读者服务、情报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合作与交流。2011年5月,分会在上饶市委党校召开了全省党校系统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制定了江西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十二五发展规划,在五个方面达成共识:(1)图书馆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快信息资源建设步伐;(2)图书馆必须加快转型,在转型中实现跨越发展;(3)信息资源建设必须体现党校特色,形成系统整体优势;(4)图书馆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必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5)图书馆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的投入。近两年以来,在加强数字化建设的同时,各党校图书馆也没有放松传统的图书报刊采购、读者咨询服务等工作。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尽量保证重要图书文献和报刊的订购种类和数量。对现有文献,通过精品图书推介、专题文献展览、文献综述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文献利用率。

2.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1)经费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党校系统图书馆资源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经费不足。近几年纸质图书、报刊的价格不断上涨,而下拨给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购置经费几年来基本保持不变,迫使图书馆削减文献采购的种类和数量。同时经费不足也影响到图书馆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大部分图书馆缺乏足够的计算机、打印复印扫描等设备,木质书架数十年没有更换,库容也没有及时扩充。经费不足使图书馆普遍落后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限制了图书馆文献收藏和读者服务的能力。

1995年和2013年部分市委党校图书馆经费情况(单位:万元)

(2)人员紧张,知识结构单一。

江西省党校系统图书馆现有职工人员83名,其中省委党校图书馆35名,其他12个图书馆只有48名,萍乡市委党校图书馆只有一名管理员。一方面,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数量上严重不足,退休人员岗位没有及时补缺,图书馆不仅难以发展壮大,甚至还有萎缩的趋势。图书馆从业人员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不多,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另一方面,现有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学历层次较低,无法完全适应现代图书馆建设的工作需要,更加剧了图书馆的人员困难。随着图书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图书馆工作技术含量逐渐增强,现有的图书馆人才结构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严重限制了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信息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向更深更广领域发展的能力。

(3)馆藏资源利用率不高。

党校系统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是党校内部的教职员工和党校学员。近年来党校图书馆读者数量没有明显增加,读者借阅册次增长非常缓慢,馆藏资源利用率仍然比较低,甚至呈下降的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信息获取渠道比以前增多,网络信息资源急剧膨胀,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也逐渐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的远程网络服务,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大部分想要的信息;另一方面,党校学员在校时间不长,对图书馆资源比较陌生,短时间内无法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所以很少进馆借阅图书。

三、江西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共建共享的主要障碍

(1)共建共享意识不强。

党校系统非垂直管理,党校之间的业务联系不多,江西省党校系统图书馆虽成立了全国党校文献信息学会江西分会,但分会成员之间一直未能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大部分图书馆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认识存在不足,依然坚持传统的“馆本位——书本位”的思想观念,对应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模式了解不多。另外,由于网络设备投资大,管理难,安全性低,在图书馆经费不足的条件下,一些图书馆既不愿也无法按照网络化的要求去考虑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数据库建设方案等新问题,这些都影响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发展。

(2)馆员整体素质偏低。

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共建共享应用的网络技术也不断更新,这对图书馆馆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图书馆馆员只有不断学习,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才能将其应用到共建共享工作中。但是,当前江西省党校系统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素质偏低,有计算机专业教育背景的馆员不多,对先进的网络技术不熟悉,使得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图书馆共建共享举步维艰。

四、图书馆共建共享的实现路径

1.提高图书馆馆员业务素质。

图书馆馆员素质的高低与图书馆各项工作的质量、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高素质的人才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工作中,图书馆馆员的现代信息素质将是一个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现代信息素质是一个人运用信息网络的技能、道德修养以及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只有拥有较高的现代信息素质,图书馆馆员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共建共享平台的设计制作,充分利用共建共享平台丰富馆藏资源和为读者提供更完善的信息服务。因此,江西省党校系统图书馆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培养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信息开发、服务的技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以加快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一方面图书馆要加强馆员职业技能教育,创造各种条件、开展各种活动,激励馆员参加学习和培训,提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图书馆要引进一批计算机技术专门人才,提高图书馆应对和解决复杂信息技术问题的能力。

2.增加资金投入,改进技术设备。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建立、数据库的开发等都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做后盾。在党校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信息资源建设经费应多渠道筹集。一方面积极争取党校及各级领导对图书馆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另一方面想办法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并对有限的经费做到合理利用。如大力宣传和强调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权利、义务、责任,按照“共同投入,共同开发,共同受益”的原则,吸引其他对信息资源有需求的党政机关的投资。全省各党校图书馆要从全局出发,加强联合协作,相互协调,尽可能减少重复订购,节约资金,并用以改进技术设备。

3.健全共建共享的保障机构,进行整体规划。

在全省党校系统建立信息资源管理职能机构,负责信息资源建设、布局、共享及优势互补的总体规划。组织各党校图书馆合理配置信息资源,对其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统一协调管理。对自动化、网络化建设与发展等进行统一规划和指导。要发挥全国党校文献信息学会江西分会的功能,协调和统一各个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减少重复投资与建设。为了协调各个党校图书馆之间的利益和职责,需要制定相应的共建共享制度,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经费保障、体制与运行机制、总体布局及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等作出明确规定;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版权保护、文献复制、传递、编目、检索、互借等,要制定规范完善的运作规则。

4.加强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的研发建设。

实现江西省党校系统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当务之急是建立功能强大、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的共建共享网络平台。考虑到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可以与专业的网络公司进行合作,通过技术引进达到快速实现网络平台建设的目的。但从长远来看,党校图书馆要将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的研发纳入到日常业务工作之中,使之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的重要内容。

5.加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宣传推广。

党校系统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只有获得大量用户才能实现其价值。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图书馆作为主要的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地位受到挑战,如果不加强宣传和推广,共建共享平台不为用户所了解,就会闲置浪费,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用。信息服务是一种独特的信息商品,加强市场营销是充分开发和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共建共享网络平台也需要市场营销,需要将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的信息资源产品推向广大的用户市场。具体来说,党校系统图书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推广工作:(1)深入调研信息市场,了解用户需求; (2)确定目标用户,尽可能涵盖多的用户群体; (3)进行市场竞争分析,了解图书馆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4)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宣传推销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的信息服务。图书馆要转变服务理念,变坐等用户上门的被动服务为面向用户的主动服务。可以采用电话、短信、电子邮件、主页展示、散发宣传页、运用公关手段、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等营销方式吸引用户,可以编辑图书馆信息服务业务通讯,积极参加各种会议,总结经验,把握一切可能的宣传机会来宣传图书馆的信息服务;(5)注意用户体验和意见反馈,不断改进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网络平台作为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的一种工具,只有在读者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因此图书馆要建立一个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充分重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改和完善共建共享网络平台。

6.开发特色数据库,创新共享模式。

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领导干部培训的特点,利用党校图书馆的优势,建立适合本地的资源共享模式。各地区可以分别开发特色数据库,如市情数据库、本地特色产业数据库,通过内外协作,为本校教研提供全面落实的信息保障服务。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和资源共享,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对文献信息资源库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数字化建设;二是加强资源共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建立“一卡通”体系。

五、小结

江西省党校系统图书馆人员、经费、资源都严重短缺。在现有条件下,要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满足党校教研人员和学员的信息需求,最好的办法就是图书馆之间共建共享。以省委党校图书馆为中心馆,建立全省党校系统信息资源中心,省内其他党校图书馆在经费和资源建设上各尽其力,协同建设,共同使用中心馆的信息资源。通过共建共享,完善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结构,提高馆藏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为全省领导干部培训提供更好的信息资源服务,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教学科研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王家芬

G250.73

A

1008-6463(2014)02-0072-06

2014-01-11

李业根(1977-),男,江西安福人,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信息服务;衷彩霞(1962-),女,江西南昌人,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读者服务。

猜你喜欢
党校馆员江西省
模拟成真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
实现党校科研工作“四个服务”目标的几点思考——以昌吉回族自治州党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