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寻常疣的体会

2014-09-12 12:02于云和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5期
关键词:疣体戊酸皮肤科

于云和

寻常疣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疾病, 一般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寻常疣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绿豆大小的或更大的棕褐色或正常皮肤色的丘疹, 表面较粗糙和坚硬, 具有乳头瘤样生长, 可单发或多发[1]。寻常疣的治疗方法较多, 包括全身抗病毒药物治疗和局部药物治疗以及激光、冷冻、电灼等方法, 但疗效均难以肯定[2]。本科2003年1~6月采用针灸治疗寻常疣336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3年1~6月本院门诊皮肤科收治的336例寻常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12例, 女124例,年龄最小4岁, 最大62岁, 平均年龄28.5岁, 病程2周~5年。疣体数量从一个到数十个不等, 其中跖疣178例, 手部及甲周疣81例, 头面部疣 56例, 全身多发疣 21例。

1.2 治疗方法

1.2.1 针灸针具选择 目前临床常用的针灸针具规格较多,均可应用, 但本科采用的是0.3 mm×25 mm的无菌针灸针,长短适宜, 方便操作。

1.2.2 疣体的选择 通常选择较大的疣体或最早出现的疣体(俗称母猴)1~3个, 周围无红肿等感染现象。

1.2.3 消毒 治疗前, 通常采用75%的酒精或碘伏, 对疣体及周围组织进行常规消毒。

1.2.4 针刺手法和深度 以拇指和食指捏住针柄, 采用捻针旋转的方法, 缓慢刺入疣体, 可以垂直刺入, 或者斜插, 或者与皮肤平行, 每个疣体扎1~3枚, 深度以患者感觉疼痛时为止, 此时恰好刺到疣体基底部, 能够破坏疣体组织。

1.2.5 针灸周期 针灸平均1周左右1次, 可以5 d 1次,也可以10 d 1次;1次10 min~1 h不等, 5~10 min行针1次。

1.3 临床效果评定 临床效果评定为:①无效:治疗后疣组织无变化或部分出现坏死后又继续生长;②显效:以疣体开始干燥、固缩或跖疣患者感觉走路时疼痛消失为标准;③痊愈:以疣体完全消退为标准。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1~3周的针灸治疗后, 253例患者疣体开始干燥、固缩或跖疣患者感觉走路时疼痛消失, 12例患者疣体全部脱落, 有效率为78.9%。10次以上针灸治疗后, 所有患者均痊愈, 见表1。

表1 针灸治疗寻常疣的临床效果[n=336, n(%)]

2.2 不良反应 全部病例均未发生晕针、感染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寻常疣俗称“刺瘊”或“瘊子”, 通常是由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表皮赘生物[3]。寻常疣发生于足底部称之为跖疣,好发于足底部的跖疣由于易受力摩擦而引起破损, 所以常常会导致自身接种感染, 而且摩擦会造成表皮角质层增厚, 这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寻常疣的治疗方法较多, 也易复发, 目前临床上常用冷冻、激光、电灼、局部药物外用等方法;冷冻、激光、电灼适用于疣体数量少的患者, 但易产生瘢痕、发生感染、愈后复发等问题, 而局部药物外用, 疗效不肯定。

中医学认为, 寻常疣是由于气血失合或肌腠不密, 引起风热毒邪乘虚侵袭, 蕴阻于经络肌腠, 搏于肌肤, 凝聚而成;或因怒动肝火, 肝旺血燥, 筋气不荣所致。针灸治疗能温通经络、开门驱邪、散寒除湿、行气散毒。赘疣由邪毒与气血凝聚而成, 通过针灸, 血和气行, 邪毒祛解, 坚软结散, 使得赘疣消而新肌生。研究发现, 针灸不仅对母疣效果好, 还能通过神经体液的传递应用于子疣, 引起子疣局部部位缺血,使疣体变性直至坏死。

综上所述, 通过针灸法治疗寻常疣, 其效果令人满意,治愈率高, 无毒副作用, 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足之处是治疗周期长, 对患者不方便。

[1]王明, 叶发舜, 傅珊虹, 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疣的临床观察.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2, 41(7): 442-443.

[2]乔莉, 葛文娱, 甄彩娥, 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疣8例及跖疣12例临床观察.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26(1): 38-39.

[3]肖红丽, 林少健, 孙乐栋, 等.火针治疗寻常疣的临床体会.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27(5): 486-487.

猜你喜欢
疣体戊酸皮肤科
丙戊酸相关药物基因组学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尖锐湿疣的处理
尖锐湿疣的处理
皮肤科医生6招教你抗“冬痒”
液氮冷冻治疗跖疣面积变化及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基础医学
不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丙戊酸血浆药物浓度的影响
皮肤科原料药等供应消息
皮肤科原料药等供应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