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内径引流管用于老年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引流的疗效

2014-09-13 03:18陈治龙陈丽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20期
关键词:硅胶管管组管腔

陈治龙 陈丽华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

甲状腺次全切术的创面大、范围广,加之甲状腺组织血供丰富,一旦手术创面出现积血、积液或患者出现术后活动性出血,均会对气管产生压迫,进而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或窒息,危及生命〔1〕。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出血和缺氧的耐受性差,因此术后充分有效地引流对保证手术疗效和患者生命安全十分重要〔2〕。本研究对比了T管、硅胶管、脑室管在老年甲状腺次全切术后的引流效果,以期寻找最适宜的引流管。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行甲状腺次全切术的老年患者165例,年龄均≥65岁,排除接受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和术中使用止血纱布预防创面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T管组、硅胶管组、脑室管组,各55例。其中T管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65~76〔平均(68.24±4.68)〕岁,病程2~25个月,平均(8.2±2.7)个月,肿物直径1~6 cm;硅胶管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65~75〔平均(67.97±4.51)〕岁,病程2~24个月,平均(7.9±2.4)个月,肿物直径1~6 cm;脑室管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65~75〔平均(68.51±4.59)〕岁,病程2~27个月,平均(8.9±2.3)个月,肿物直径1~5 cm。三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平均病程、肿物大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T管组选用内径为20 F的一次性乳胶胆管进行引流,该引流管购于南昌市通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内径为6.8 mm,置于患者气管前,自白线和切口正中位引出,外接负压引流球;硅胶管组选用硅胶皮管进行引流,购于长沙康尔力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内径3.5 mm,在切口下部大约3 cm的位置,另做一个约0.5 cm大小的横口,将硅胶皮管自该切口处引出,远端连接负压引流球,近端对半进行剖开,在左右两侧甲状腺窝处分别放置半管;脑室管组选用一次性脑室引流管,购于北京馨航瑞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内径1.9 mm,置管方法与硅胶管组相同。

1.3观察指标 记录三组患者手术时间、置管时间;观察三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本次研究中均为Ⅰ类无菌切口,愈合等级分为三级:甲级为愈合优良,乙级为愈合欠佳,丙级为切口化脓。观察三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颈前不适、皮下出血、切口感染、切口积液、管腔堵塞。

2 结 果

2.1三组患者手术时间、置管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对比 T管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硅胶管组(t=2.204,P=0.039)及脑室管组(t=2.641,P=0.021);硅胶管组和脑室管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t=0.580,P=0.568)。脑室管组的置管时间明显长于硅胶管组(t=2.584,P=0.035)及T管组(t=4.451,P=0.005);硅胶管组和T管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2.061,P=0.568)。T管组有1例术后切口周围出现红肿,表面温度升高,在抗生素治疗和酒精外部消毒后治愈,硅胶管组和脑室管组患者切口均达到Ⅰ/甲愈合标准。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置管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对比±s,n=55)

2.2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T管组患者颈前不适例数(12例)明显高于硅胶管组(1例,χ2=8.692,P=0.004)及脑室管组(2例,χ2=4.831,P=0.029);硅胶管组和脑室管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2041,P=0.650)。硅胶管组(7例)和脑室管组(6例)患者术后均有皮下出血发生(χ2=0.005,P=0.891)。脑室管组患者管腔堵塞例数(8例)明显高于T管组(2例,χ2=4.483,P=0.039)和硅胶管组(1例,χ2=5.992,P=0.016);T管组和硅胶管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021 6,P=0.871)。

3 讨 论

由于甲状腺组织解剖位置较特殊且血液供应丰富,接受甲状腺次全切术的患者术后若发生出血,容易压迫气管进而引起呼吸困难,因此多数外科医生在术中放置引流管,以尽早发现患者术后出血并进一步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3〕。但有研究者认为引流管的放置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作用并不明显,同时易引起患者伤口感染,增加住院治疗时间等〔4,5〕。根据长期手术实践经验,本文认为是否放置引流管应当综合考虑患者手术创伤的范围、创面渗血量和渗液量的多少以及患者术前是否存在高出血风险。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明显降低,当出现呼吸困难时极易导致窒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同时甲状腺次全切手术的创面大、手术范围广、预前残留有较大的空腔,因此对于行甲状腺次全切术的老年患者术后必须常规放置引流管。

本次研究显示,三种不同内径的引流管用于老年甲状腺次全切术后的引流效果均较理想。其中20 F的T管的引流效果好,由于该引流管自切口处直接引出,不需要再作切口,因此手术时间和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另外两种引流管,同时无皮下血肿和管腔阻塞等缺点,但该引流管的管腔较粗,患者伤口局部反应性积液明显增多,导致术后患者有明显的颈前不适感,常由于疼痛感导致早期颈部活动减少,提高了术后粘连的发生风险,在引流管拔出时动作要轻柔,以避免由于将皮内缝合线带出而对手术切口的愈合产生影响。脑室管的管腔较小,患者接受度较高,同时无术后切口感染、积液,明显的颈前不适感等并发症,但其置管时间较长,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且易造成管腔阻塞。硅胶管弹性较佳,不存在皮内刺激,并发症明显少于脑室管患者,较少发生管腔阻塞,术后颈前不适感和脑室管组患者间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在老年甲状腺次全切术后引流管的选择中,硅胶管表现出更多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脑室管可用于对疼痛耐受性差的老年患者,但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管腔是否畅通;T管不适用于老年甲状腺次全切术患者。

4 参考文献

1陈治龙,牛 辉,陈光裕.结节性甲状腺肿116例再次手术临床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3(1):82-4.

2刘以举,慕玉莹.不同引流方法在甲状腺次全切术中应用的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3):64-5.

3丁 巍,蒋 燕,张 鹏,等.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切除术术式对术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4):2638-40.

4陈 巍,孙 辉.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血管处理和腺组织切除方法〔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4):122-3.

5马瑜瑾,姜宏卫,李利平,等.老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274-5.

猜你喜欢
硅胶管管组管腔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利用双层模型量化组织工程血管培养的应力与应变△
儿童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不同引流方式的比较研究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一种改良盲肠结扎穿刺致大鼠脓毒症模型的方法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自制r形硅胶管植入治疗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病例的疗效观察
单泪道外环路硅胶管插入泪小管吻合术
系统评价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硅胶管的应用对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