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4-09-15 09:32田间苗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培养小学语文

田间苗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靠教师有意识地去培养。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把每堂课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从心底里喜欢上语文课。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02-01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念,激起语文学习兴趣,时刻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小学语文学习兴趣指的是学生对语文学习本身的爱好,从而表现出一种自觉和主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欲望不强等现象。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已成为目前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只有具备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才会进行自主学习。语文学科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协调师生情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

教师和学生的感情对教学的成功起重要作用。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流的基础,而且是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的关键。教师应对学生有浓厚的感情,高度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消除感情的隔阂,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和学生既是师长,又是朋友,这种积极的态度应表现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学习成绩、性格等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诚挚的关注。学生期望教师注意并留下美好印象的心理若能得到满足,期望表现自己的愿望在教师的引导与鼓励下若能得到实现,那么学生将产生积极的思维、良好的心境,这是激发兴趣的重要条件。学生对老师的好感,往往会由此发展成为对这位老师所教课程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如果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并且共同解决和承担任务,那么这种相互之间的交往就会增进感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发法。语文习得研究证明:语文教学的重点不再应该是“我们该教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这些条件来开发学生的思维”。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

三、善于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

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刺激物,最容易成为小学生注意的对象。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直观性和具体性。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为文字配上线条清晰、色彩鲜艳的图画,就易于调动小学生的感知经验,建立新旧联系。由于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对一些词语的理解也就获得了表象的支持。另外,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现阶段就是指以电、光、形、声结合而成的记录储存、传输和 调节教育信息的教学手段。这种手段的运用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电教具有直观性,它可以集形、色、声于一体,直观地再现客观现象,具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强化注意的特点。其次电化教学能创设情境,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四、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必由之路,它可以搭建展示个人风采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众多的交流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语文实践活动的主阵地还是课堂。语文实践活动可分为四类:结合课文进行的活动,如辩论会、续写故事、课本剧、朗诵会等;综合性学习活动,如单元主体手抄报等;课前小活动,如即兴演讲、诗文诵读、趣味故事等;其它社会活动,如春游、义务劳动等。这时可让学生写随笔、写感受,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习作也就不再头疼了。语文实践活动以其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深受学生喜爱,使语文不再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敌人”“帮佣”,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和谐统一。

五、评价和激励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中低年级学生最喜爱老师表扬,适当的表扬使他们获得心理的满足,甚至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青年作家乔叶小时因相貌平平,性格孤僻,而被老师认为是令人头疼的“坏孩子”。但在小学三年级那年,却因一位新班主任意外地拿她的作文在全班宣读,并表扬了她,从此以后,乔叶改变了自己,一跃成长为青年女作家。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留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发现他们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及时给予适当表扬。笔者常想:少一次表扬,也许就会埋没一位“居里夫人”,少一位“乔叶”。的确,教师看似平常的表扬,却在孩子幼小心灵中能激起无穷力量,使他们学习兴趣保持很久。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增强责任感,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收集、积累教学资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让材料进课堂,高度尊重学生,转变观念,大胆求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让语文课教学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于福海.小学语文教育: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8).

[2] 刘 杰.走进小学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2002,12.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培养小学语文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